1946年,国民党高官痛骂毛主席,伟人:全军转载,奇文共赏!

正如历史说 2024-11-06 03:54:55

1946年的华北局势真可谓是“扑朔迷离”,战役已然打响,可令人感到诧异的是,明明有着巨大优势的解放军却选择了“避其锋芒”,没有与敌傅作义部发生正面冲突,而眼看着我军“畏首畏尾”的样子,傅作义怎叫一个庆幸了得,他甚至还产生了共产党畏惧自己的错误幻想。

不仅如此,为了将自己的“功绩”昭告天下,傅作义还特地命令心腹文官阎又文撰写了一封痛骂毛主席的文章,本以为见此情形定会气的伟人七窍生烟,可事与愿违,看到内容后毛主席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是哈哈大笑了起来,更有甚者,在这之后不久他还命令《解放日报》将其转载,希望全军上下一同欣赏。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阎又文到底写了什么,毛主席又为何会不怒反赞呢?

绝密特工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阎又文此人的身份开始说起。

与世人想象的情况不同,阎又文虽然表面上是傅作义的心腹手下,但实际上他却是一名我党安插在敌人内部的绝密特工。

1914年,阎又文出生于山西省万荣县,少年家贫的他曾几度辍学,所幸家人不愿放弃,他本人也算争气,这才半工半读,在十九岁那年考上了山西大学法学院。

毕业后,阎又文本想直接报效祖国,但怎料就在此时,日寇的铁蹄突如其来,直接威胁到了华北腹地,可反观国民党政府呢?却是节节败退、避战不前,再加上几年前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以及其悍然抓捕抗日青年的荒诞做法,此时此刻,阎又文对他们便彻底失望了。

为此,没有任何犹豫,阎又文果断跟随一众同学去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希望能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对抗日寇,在延安期间,也的确如他所愿,组织上对这样一位爱国青年格外重视,直接就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不说,更是对其展开了全方位的培训。

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后,1939年,阎又文已然成为了陕甘宁边区保安处一名出色的情报侦查人员,而他的任务也很快来临,无他,正式进入国民党西北军马鸿逵的部队中任职。

当然,这也只是为了“镀金”而已,很快获得敌人信任的他就再度改换门庭,加入了较为亲近我党的傅作义将军麾下,至于为何选他也很简单,只因阎又文与傅作义乃是同乡,且傅作义麾下正好急需政工人员,接触起来自然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自打来到傅作义身边后,阎又文就得到了对方的亲睐与赏识,先是担任贴身文书、秘书,随即更是先后升任少将新闻处长、奋斗日报社长、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政工处副处长。

起初时,阎又文也的确按照指令,定期向组织上传递情报,可好景不长,就在前线战局愈演愈烈之际,蒋介石非但不思考如何退敌,反倒是再一次掀起了反共浪潮,为此,他更是数次密电傅作义,希望他能够清缴西北军中的共产党人,虽说傅作义最终拒绝了老蒋的提议,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所以为了保护阎又文的安全,以便其未来起到更大的用处,组织上也只能下令将其雪藏。

而在这之后,阎又文便处在长期与组织断联的状态,既然没有任务,他亦是只能尽心尽力的辅佐傅作义,无论是政务还是军务都是如此,有这样一位大才在旁,傅作义着实是省心了不少,他对于阎又文也是愈发信任,甚至一度将其视为了左膀右臂,疑人不用疑人不用,二人的情谊更是成为了残酷战争中的一段佳话。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眼看着国民党反动派正在筹划内战,组织上为了应对拥兵数十万的傅作义这才被迫唤醒了这枚“暗子”,情报部门特地派出了王玉同志赶赴归绥联系上了阎又文,时隔多年再次得到组织上的消息,他的心情无比激动,甚至不顾周遭敌人环绕,直接大声的喊出了一句:“多少年了,我一直都期盼着这一天啊!”

不过话虽如此,阎又文的行动也依旧要保持高度机密,在敌我态势尚未明朗之际,他只能继续隐藏在敌人内部,充其量也只能和王玉,以及李克农、罗长青等高级领导单线联系,知晓他身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就算加上毛主席和周总理,一只手也完全能数得过来,当然了,这也就是后续傅作义让阎又文撰写痛骂毛主席文章之际,他内心万分纠结的原因所在。

大骂毛主席

令许许多多国民党人没想到的是,傅作义的心腹手下阎又文竟然是我党早年间安插下来的卧底,并且还不单是敌人内部,就连我党之中知晓他真实身份的人都是屈指可数,而这也正是傅作义令其痛骂毛主席时,他内心万分纠结的原因所在。

道理不难解释,一方面,让一个共产党员去公然辱骂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无疑是强人所难,另一方面,阎又文的身份属于绝密,一旦他真的开骂了,势必会成为同志们的众矢之的,未来即便能够顺利回归组织,相信许多人也会对此耿耿于怀,这让他怎能不犹豫呢?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放后阎又文的预言也果真一语成谶,尤其是在那段特殊时期,虽然他早已去世,可他的孩子们却依旧受到了波及。

当然这也都是后话了,彼时,在无可奈何之下,阎又文只好冒险将事情原原本本的汇报给了上级,并最终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本以为对此,教员定会出言否定,但实则不然,毛主席竟直接下达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命令,那就是希望阎又文不但要接下这一任务,还要大骂特骂,最好是人神共愤的那种,至于为何也很简单,一来,此举能够让阎又文的位置更加稳固,今后好为组织上做出更多的贡献,二来,他的言辞越是激烈,就越能煽动起广大解放区军民们的情绪,为了替毛主席报仇,他们打起仗来也会更加卖力。

当然了,阎又文担心的那些事情毛主席也早就想好了对策,届时只要他亲自开口解释原委,还怕同志们不能理解吗?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亲自许可下,阎又文的心里总算是有底了,他的笔也迅速开动了起来,9月20日当天,一篇文采熠熠、惊世骇俗的“讨毛檄文”亦是横空出世,全文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甚至都没有脏字便将毛泽东与我党我军贬的一文不值。

对此,傅作义和国民党高层怎叫一个满意了得,第一时间就让《中央日报》转载了这篇文章,而接下来也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闻听此讯,战士们群情激奋,纷纷想要替毛主席讨个说法,反倒是毛主席本人淡定自若,不怒反赞,一边大加赞赏阎又文的文笔,一边下令让《解放日报》也将其转载,供全党全军一同欣赏。

而伟人此举也果真取得了成效,我军士气高昂,阎又文也愈发受宠,当真算得上是一箭双雕,仅仅用自己的“骂名”就换来了大局,毛主席的胸怀也着实是海量,在这般领袖的带领下,我人民解放军又怎能不胜呢?

时间来到1948年11月底,战场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东北解放,百万东北野战军亦是秘密入关,对华北傅作义部完成了包围,面对眼下的态势,傅作义面临的选择只有三个,要么殊死一搏,携全部国军将士与我军死战到底,要么是全力突围,至少保证自己的安全,可要是不跑也不战,那就只有和平谈判争取起义投诚了。

傅作义心里清楚,不管他怎么选都将会对解放战争的大局起到决定性作用,他很纠结,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而反观我党这边也是一样,由于北平特殊的地理、军事、历史价值,党中央和毛主席自然是希望能够兵不血刃将其拿下的,奈何蒋介石那边逼的太紧,我们根本就没有见缝插针的余地,可要是硬拼的话,损失就太大了,先不说城内的几十万守军战斗力有多强,单单是一个北平城就够我们喝一壶的了,一个是城防坚固,一个是城内遍布名胜古迹,在不能用重炮的情况下,想要强攻根本就不现实。

可以说,此时此刻傅作义和我党这边都很犹豫,而就在这一关键时刻,阎又文的作用就被无限放大了,还未接到中央指示,阎又文便暗中引导起了傅作义,希望他能够放下面子与城外的解放军和谈,而在得到组织上的承诺后,他就更加能放开手脚了。

阎又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顺带还为傅作义讲解了投诚起义人员的待遇,久而久之,傅作义的内心也有了些许松动,他距离妥协也就只剩下临门一脚了,如今就看阎又文该如何操作了。

北平和平解放

在傅作义身边潜伏多年,阎又文早已深得对方的信任,尤其是大骂毛主席一事,更是让他直接成为了傅作义的绝对心腹,而这一地位在北平解放事件中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经过反复暗示,傅作义的内心已然动摇,如今就差临门一脚了!

话接上文,在阎又文的建议下,1948年12月17日,傅作义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双方的第一次谈判却并没有取得成效,甚至反倒让他差点放弃了起义投诚的想法。

见此情形,阎又文顿时大惊失色,为了挽回局面他只能借助外力,而这个外力不是旁人,正是早已暗中入党的傅作义女儿傅冬菊!

在二人的合作下,很快傅作义身边的那些主战派便被赶了出去,就只留下二人昼夜不停的看守、开导,随即时时刻刻将傅作义的想法汇报给组织,再由党中央针对实际情况酌情用兵,争取早日击碎傅作义的心理防线。

事情果真如阎又文所料,到了1949年1月5日,傅作义终于是扛不住压力了,直接就将他叫到了身边,而在他的再次警告下,傅作义也总算下定了决心,这才最终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可以说,这座六朝古都、千年古城之所以能够完好无损的留存到现在,解放军之所以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将其拿下,阎又文当属头功!

不过很遗憾,即便如此,由于种种原因阎又文的身份也并未公开,继续在隐秘战线工作的他再度投身各大战役,甚至还去过朝鲜,算得上是立下了赫赫战功,鉴于这样的表现,1958年他亦是被特批“入党”,闻言,傅作义甚至还对阎又文表示了祝贺,殊不知这一切全都是做给他看的,他面前的这位谋士其实已经是一位党龄二十多年的老党员了。

1962年,阎又文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八岁,按理来说人死债消,他英雄的身份也应该公之于众了,但答案却依旧是否定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只因组织上担心年事已高的傅作义受到刺激,这才选择了继续隐瞒。

本来按照设想,组织上是打算在傅作义死后再公开阎又文身份的,只可惜时机不对,1974年的国内依旧动荡,组织上实在是没有这个精力去处理该问题,而这也就酿成了许多悲剧,例如阎又文的大女儿因出身问题无法入团,阎又文的三儿子虽然毕业于哈工大却只能当起了一名维修工人,还有阎又文的二女儿被调离公安队伍,阎又文的小女儿提干失败等等都是如此。

一家人因为父亲的身份问题受了太多太多的委屈,还是直到阎又文去世三十年后,也就是1993年时,在王玉同志的帮助下,阎又文的档案才终于解密,阎家也总算是平反昭雪了。

相信见此情形,身在九泉之下的阎老也能够安息了吧!

1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