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特别会来事,往往是在背后算计你

李舟 2025-02-27 19:24:30

资料来源:《资治通鉴》汉纪 太祖高皇帝五年

冒顿刚坐上宝座不久,东胡那边就按捺不住了,派来个使者,笑眯眯地说:“听说你们前单于有匹千里马,我们想借来玩玩。”

冒顿一听,眉头都没皱一下,转头问大臣们咋办。

大臣们一个个急得直跳脚:“那可是咱们的镇国之宝啊,不能给!”

冒顿却大手一挥:“邻里之间,何必为一匹马伤了和气?”

于是,千里马就这么被送走了。

没过多久,东胡又眼馋上了冒顿的皇后。

这次,大臣们火冒三丈:“这也太过分了,咱们跟他拼了!”

冒顿却故作深沉:“哎,为了和平,一个女子又何足挂齿?”

就这样,皇后也成了东胡的囊中之物。

东胡王得意忘形,以为冒顿是软柿子。

这时,两国边境有片荒地,东胡使者又来挑衅:“那片地儿,我们要了。”

大臣们这次意见不一,有的觉得无所谓,有的觉得该反抗。

冒顿一听,脸色骤变,把那些说“送”的大臣全给宰了,吓得全场鸦雀无声。

随后,冒顿一跃上马,向全国发布总动员:“谁要是敢拖后腿,不跟我打东胡,格杀勿论!”

一时间,匈奴大军如潮水般涌向东胡。

东胡那边呢,因为之前两次得手,根本没把冒顿放在眼里,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最终整个东胡国被冒顿一锅端了。

1、权谋。

第一次,东胡使者索要单于的千里马,不久,东胡得寸进尺,竟要冒顿的皇后。

第三次,东胡看上了两国边境的一片荒地。

这时,大臣中出现了分歧,有人开始揣摩冒顿的心意,讨好地说:“那片荒地,给了也罢。”

殊不知,这正是冒顿设下的局。

他怒目圆睁,把那些说“给”的大臣一一斩首,吓得众人瑟瑟发抖。

原来,冒顿早已看出这些墙头草的本质,趁机清除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同时立威。

东胡被冒顿的连连退让蒙蔽了双眼,以为他是个怂包软蛋,毫无防备。

而冒顿呢,却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最佳时机。

终于,东胡放松警惕的那一刻,冒顿率军突袭,一战成名,东胡覆灭。

这场战争,冒顿用示弱掩盖实力,让东胡放松戒备,最终一击毙命。

他深知,使用权谋要根据形势变化,示弱并非软弱,而是策略。

2、冒顿如何用的捧杀术?

第一、隐藏实力:

冒顿在面对东胡的挑衅时,选择以千里马、皇后为代价,换取东胡的暂时满足和放松警惕。

这种看似软弱的退让,实际上是在隐藏自己的实力,等待最佳的反击时机。

在商业竞争中,这种策略同样适用,通过暂时退让,让对方放松戒备,从而在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

第二、伺机而动:

冒顿在连续退让后,并未停止观察东胡的动态。

他通过东胡的反应,判断出对方的松懈和骄傲,从而找到了反击的最佳时机。

在职场或生活中,也应该学会观察和分析,从对方的言行举止中寻找破绽,为自己的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清除异己:

冒顿在决定反击前,借东胡的挑衅之机,清除了那些墙头草般的大臣,为自己的行动扫清了障碍。

这种策略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还为反击提供了有力的内部支持。

在任何组织或团队中,清除异己、巩固内部都是确保成功的重要因素。

3、总结。

在人际交往上,捧杀这一招往往能出奇制胜。

简单来说,捧杀就像是给对方戴上一顶华丽的高帽子,让人不自觉地想要去维护那份被赞誉的形象。

比如,你想让某位富翁捐款做慈善,如果只是一味强调他多么有钱,恐怕效果平平。

但换个方式,夸他是个有爱心、深谙社会责任的人,这顶“爱心大使”的高帽一戴,他往往会为了不负盛名,而慷慨解囊,用实际行动接住这份吹捧。

毕竟,谁也不想在公众面前摘下那顶闪闪发光的帽子。

所以啊,那些八面玲珑、特别会来事的人,对你千依百顺,甜言蜜语不断,这时你可得千万小心。

这样的捧,往往不是真心的赞美,而是背后算计的序曲。

他们可能正一步步将你引入预设的陷阱,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棋盘上的棋子。

面对捧杀,要学会分辨真伪,保持清醒的头脑。

真正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它让人感到温暖和鼓舞;而虚假的捧杀,则像是甜蜜的毒药,让人在陶醉中失去方向。

在这个世界,我们既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真诚地给予赞美;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被虚假的捧杀所迷惑。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