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肥猪挤地铁”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一只肥猪大摇大摆地躺在地铁座位上,鼾声如雷,周围乘客或惊讶或无奈。然而,经调查发现,这并非真实事件,而是AI技术与地铁场景合成的虚假内容。
AI合成的“肥猪挤地铁”视频过于逼真,部分网友信以为真,纷纷质疑:“宠物猪怎么能上地铁?”甚至有人对公共管理表示不满。实际上,这类视频是创作者利用AI素材拼接而成,目的是博取流量。类似“肥猪能不能不要……”为标题的视频在多个平台泛滥,加剧了虚假信息的传播。
新规将至:AI内容需醒目标识我国《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实施,要求AI生成内容必须标注清晰标识,避免误导公众。律师也指出,平台有责任通过技术手段标明AI视频,让用户具备判断依据。
反思:娱乐与真实的边界尽管“肥猪地铁”事件充满喜剧色彩,但其背后反映的问题是严肃的——当AI技术能轻易制造以假乱真的内容,我们该如何辨别真伪?如何在娱乐与真实之间划清界限?
作为观众,我们应保持理性,对网络热传内容多一份质疑;作为创作者,则需遵守伦理,避免滥用技术制造误导性信息。毕竟,地铁再挤,也不该让“信任”成为被挤掉的那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