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中共中央正在庐山召开会议,议程安排的很紧,时间也很长。
为了让大家在最少的休息时间内得到最大化的放松,江西省副省长汪东兴特意举办了舞会。
江西省农垦厅文工团的女演员邢韵声邢韵声就是这样来到庐山的。
因为和毛泽东的大女儿李敏长相相似,毛泽东对她多了一份亲切和疼爱,邢韵声也多了其他女演员没有的机会,她可以同毛泽东散步、吃饭,亲如父女。
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近一个月的庐山会议很快就要结束了。邢韵声意识到,自己离开庐山后,可能就见不到毛泽东了,想到这,她趴在床上大哭一场。
她想去跟毛泽东告别,几次在毛泽东居住的“美庐别墅”旁的林荫小道上徘徊,都没有鼓起勇气。
终于有一天,毛泽东的警卫员敲响了邢韵声宿舍的房门:“跟我走,主席今天就要离开了,他说想见见你……”
邢韵声赶紧爬起来,简单梳洗了一下便跟着警卫员来到毛泽东的房间。看见毛泽东,邢韵声小声喊了句“主席”,眼泪马上进了眼眶打转。
毛泽东招手让她来到自己身边:“小邢,过来。”
邢韵声坐到毛泽东身边,哽咽着问:“主席,您……今天……就要走了啊……”
毛泽东点点头:“小邢啊,你是我的好朋友,我知道你会来送我的……”
邢韵声更难过了,眼泪擦也擦不干,她无意识地看向毛泽东的办公桌,上面放着一只连刻度都模糊不清的手表。
这只手表是毛泽东在江西瑞金作战指挥时用的,因为感情太深,他一直舍不得换。
之前聊天的时候,邢韵声就看到了这只表,她好奇地问毛泽东为什么不换一只,毛泽东当即像护崽的母亲一样把手表护了起来:
“换是换不得呦,这表跟了我几十年了,它可是为我立了很大功劳呢。”
邢韵声把眼神转换到自己手腕上,她也有一只表,这是母亲去年从上海花200多元买的“英纳格”,新潮昂贵,比毛泽东的“高级”多了。
想到这,邢韵声把手腕上的手表取了下来:“主席,您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了,现在要分别了,我没什么东西送给您,这块表送给你留个纪念吧……”
毛泽东没有伸手接表,他好像愣住一样没有动作。邢韵声轻轻地把表放在桌上:“主席,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您到了北京,不要忘了我这个……江西老表”。
邢韵声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表……不要……忘了上弦……”
眼看邢韵声越哭越凶,毛泽东赶紧拿起手表放进口袋:“不会的,我会每天上弦,你看,我把它放到口袋里。”
见毛泽东一副哄孩子的样子,邢韵声破涕为笑,毛泽东也跟着笑了:“你是个好大方的人呦,我也不能小气。”
他翻了翻桌上的书法作品,从中挑出一副《七律·长征》:“把这首诗送给你吧。”
邢韵声郑重地接过诗稿,将它对折放进衣服口袋里,毛泽东看见半张纸还露在外面,赶紧说:“这样不行。”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手绢,将诗稿包好重新交给邢韵声:“拿回去放好,不要让大家看见,我是作为朋友送给你的。你有,大家没有,人家会妒忌的,将来对你不利。”
邢韵声没有毛泽东考虑得这么周到,她点点头:“主席,我记住了。”
时隔几十年后,有人出高价想要买她的《七律·长征》,邢韵声严词拒绝,用心保管着这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