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点年味(三)
文/鲍玉峰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噼里啪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剁馅子,二十六炸丸子,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馍包包子,三十晚上不睡觉,等到初一放鞭炮。
这是多么美好,年味又多么缭绕啊。如今,小家小户过年可没那么繁锁了,你瞧,过年的各种仪式感也没有以前老道严肃了,一切风俗规矩也都该免就免了。比如,过年时,年轻人给长者拜年,对方回应,一说就到免了,给您磕头行礼,对方说不兴这了免了,给您拿大馍吧,对方说不兴这了免了,诸如这些陈规陋习也就这样被无情又无耐的慢慢的给一一破除了。但有一样礼节不能免,那就是压岁钱,压岁钱不但不免,送钱的数额正逐年加大,这一点无不令人咋舌。现在过腊八,吃的随便些粥也不熬不喝了,过祭灶也不打又黏又粘牙的祭灶糖了,二十八更不去起早发面了,二十九也不去麻烦着蒸馍了,一切都照旧的过日子。
时代在变,人的过年意思也在变。依笔者分析,造成这样的"年味淡"不是哪些人谁能左右的,而是新时代的大势所趋。比如,蒸馍,市场上到处都有卖的,加上这一代人对蒸馍缺乏意思和技术,能不蒸就不蒸了,买着吃多方便呢。现在过年啥都有卖的,缺啥置啥吃啥买啥,市场上一切都给你预备周全了,哪还轮到你再去亲自登场动手呢?所以让人感到,每家不去杀鸡,每户不去宰羊,家家不去发面蒸馍就好像就没有这年味了,没有这个气氛了,感觉不到热闹了。假如,扔给你个活鸡活羊让你亲自去宰杀拨毛开膛破肚,那你岂不又干瞪眼呢?
作者简介:此作者为大豫出书网特约作者。
版权声明:转载首发于大豫出版(ID:dayuchuban)。大豫出版,专注出书服务二十年。转载文章请联系 大豫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