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白崇禧向蒋介石献出一策:大陆已难保,可入越剿灭胡志明

双好的是乐 2025-04-13 03:15:38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49年蒋介石败局已定,他回乡最后看了一下母亲的坟墓,便匆匆上了车,打算逃去台湾。

“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却心有不甘,于是他向蒋介石进言:“我有一策!”

白崇禧说,自己手上还有不少兵力,可以转向越南灭了胡志明,必然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从而为日后反攻大陆打下基础。

按道理来说,白崇禧的提议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蒋介石后来为何放弃了这项计划呢?

溃败的国民党军队

1949年经过3大战役后,国民党的军队开始节节溃败。南京国民政府开始摇摇欲坠,蒋介石也没有办法。

他在元旦时宣布下野后,便和宋美龄回了趟浙江老家,独留李宗仁做了代总统。此时的形势基本明朗,可蒋介石不甘心,在广西的白崇禧更不甘心。

原本自己拿到实权完全可以所向披靡的,可由于国民党内部的排挤和猜忌,白崇禧这么多年一直都没办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就是因为他与李宗仁并非黄埔嫡系,所以他每次想出征的时候都被蒋介石叫停。可以说一身的军事才华不能完全发挥实在是一件憾事。

毕竟作为新桂系的军阀,白崇禧前期在军阀混战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就算是毛主席当年都表示白崇禧阴险狡诈,实在难弄。

最后蒋介石在淮海战役中还没听他的话在蚌埠与徐州之间设防,本来自己可以独揽指挥权,但蒋介石身边的亲信就这么华丽丽地被派来督战。

分散了兵权不说,好多行动自己还不能做主。白崇禧无可奈何却也无计可施。自己刚想指挥一下,一旁督战的“钦差大臣”就开始吱哇乱叫。

所以在1949年的时候,整个大陆局势基本定型。白崇禧也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大陆大部分地区已经变为红区。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白崇禧给蒋介石发了一个电报。告诉他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还声称这是最后的希望。

最后的一个希望

白崇禧在计划中就提出剩余留在大陆的部队都往滇南和桂西地区靠拢,然后直接南下进入越南。

白崇禧想先将越南政权消灭,毕竟当时的领导人是胡志明,他们的政权信仰是共产主义。所以打掉他们,就能找到一块立足地点,从而成为国民党在东南亚的一块跳板。

要说阴谋诡计还得看白崇禧,毕竟当时留在大陆的国民党残余势力也只剩两广地区在周旋,上次白崇禧与四野交手的时候就明白无论从兵力还是战术上国民党军队都已经打不过了。

此时将西南的部队都集结到越南休养生息的话还是有可能反攻的,因为越南的密林特别多,要是解放军想正面突破的话似乎不太容易。

再说了,当时的越南局势也相当混乱。当时的胡志明也在与法国的殖民者打得如火如荼,这掺上一脚,胡志明未必能扛住。

多一块地区就多一份希望,比全军都留在台湾一个岛强。所以一开始的时候,蒋介石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个计划。

其实蒋介石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白崇禧的军事才能远在自己之上,又心思细腻。反正自己也身在台湾岛,用不着自己的嫡系部队去打仗,耗一耗白崇禧的军队也好。

再者说了,胡志明政权是共产主义,实在这仗打不下去了,很可能美国会介入帮自己一把,所以说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于是蒋介石点头后,白崇禧开始着手准备了。可白崇禧在研究了越南地图后连连骂娘,因为越南的地势实在太复杂,强龙也压不过地头蛇的道理他也是懂的。

尽管白崇禧绞尽脑汁地把计划给做出来了,可蒋介石的军费始终拿不出那么多,后续的军需也跟不上。纵使白崇禧计划得再好,恐怕就算打下了越南,自己也未必守得住。

此时的白崇禧两眼一闭:算了,去台湾安享晚年。蒋介石真的不值得自己卖命。所以最后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股势力也放弃了抵抗或转移的计划,直接跟着白崇禧跑了。

参考资料:1·国防时报-《白崇禧率部逃往越南的美梦是如何破灭的》

2·腾讯网-《流亡越南的国民党军》

3·凤凰网-《1949年黄杰3万败军逃到越南 被法军投入了集中营》

4·观察者网-《张皓:为什么桂军怎么撤逃,都摆脱不了被消灭的命运?》

5·中国军网-《大迂回追击歼敌的广西战役:共歼敌17.3万余人》

0 阅读:36

双好的是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