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迪士尼相信都是大家耳熟能详同时也十分向往的地方,然而在餐饮界,也有个和被称为“餐饮界迪士尼”的招牌,它就是文和友。
曾经文和友最火爆的时候,排队的数量直接飙升到7万桌,取到的排队号码更是有几千位,而如今的文和友仿佛是走到了末路一样,店面冷清,这是什么原因呢?


文和友的创始人叫做文宾,2010年,在长沙的夜市街头,文宾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而他手里仅仅只有5000元的起始资金。
然而他却将其中的1000元拿了出来,用于设计他的招牌,而剩余的钱则是全部投入了食材中。

在别人还在买炸串的时候,他另辟蹊径,搞起了犀利排骨,凭借独创的三种蘸酱,让他瞬间爆火于当时的夜市摊,更是在之后创造了月收入30万的传奇记录。
然而他的野心却不仅仅限于此,面对日复一日的工作,他渐渐产生了厌倦的感觉,于是打算联合好友打造一个大品牌。

2011年,他拉上了自己的好友,将龙虾店,炸臭豆腐,烤香肠等多个品牌联合在一起,让他们去掉其他的食材,只专注与一种榨制食材,靠着极致的差异化,迅速席卷了长沙的所有夜市摊。
随后的时间里,这些品牌摊位迅速发展,2018年,文宾靠着这些年所挣的钱,投入大量资金,在长沙海信广场建立了一座7层楼高的“超级文和友”。

近两万平方米的空间里,完全复刻了80年代的视觉体验,这里面构造完美的呈现了80年代的老街巷、褪色的霓虹灯、斑驳的砖墙被原样复刻,甚至连晾晒的旧衣裳和墙角的小广告都栩栩如生。
在这两万平方米的空间里,文宾汇聚了100多家不同的小吃摊,除此之外,还在其中引入了理发店、游戏厅等店铺,进去之后让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80年代的气息。

也是因此文和友彻底火了起来,不仅席卷长沙,甚至知名于全国,一年接待的游客更是高达千万名,很多顾客进入这里后都对其中的布置赞不绝口。
还吸引了许多外地的旅客,专门到这里拍照打卡,而后各路明星知道后都相继来到这里体验参观,毫不夸张的说当年的文和友被称为:“一个文和友,半个娱乐圈”。

这也更让他坚信,只要保持现在的发展状况,后期文和友必然会成为餐饮境内真正的迪士尼,这也就达成了他的目标。
在看到文和友的发展以及潜力后,各路大佬相继投资,高瓴、复兴、远洋等巨头都选择了对其注资。

在资本的加持之下,文和友在省内已经走到了巅峰,于是他开始踏上省外扩张的道路,那时的文和友也是放出豪言:“5年内在全球开10家超级文和友!”


文宾从这些年赚取的资金中,斥资2亿,准备打造第一个省外文和友克隆体,首个目标便投向了广州太古汇。
2020年,第一个文和友省外商圈打在完成,近5000平方米的空间中,依旧是80年代的复古风,在完成前期的一系列运营和宣传以后,广州文和友获得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开业效果也没让文宾失望,当天的排号就突破了2500桌,总体的经营情况也是可圈可点的,然而本以为文和友会保持如此这般的发展趋势一路高歌猛进,但遗憾的是,每两年就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在广州太古汇的文和友,广州的顾客很快就对其失去了兴趣,表示小龙虾湘味太重,不符合本地人的口味,在之后为了迎合广州当地人的口味,推出了招牌粤菜的项目,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而在深圳开设的文和友更像一场行为艺术表演,为了迎合本地文化,文和友将场景改成渔村码头,引入光明乳鸽、沙井蚝,甚至请来电影置景团队打磨细节。
在深圳设立了文和友,这也算是文和友最巅峰的时期了,开业之时,出现了万人空巷的景象,就连排队的数量都达到了7万桌之多。

然而在热度褪去之后,问题也随之而来,当地的游客们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换了外衣的美食广场,食物贵不说还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伍,相关社交平台上也很快推出了“避雷指南”。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文和友走向下坡路呢?


其实问题显而易见,那就是文和友只注重景色外观的文化,却忽略了味道才是市井夜市摊的灵魂。
在长沙发展,因为臭豆腐等食物都是长沙本地人内心生出的回忆,再加上80年代的建筑风格,瞬间勾起了众多成年人内心的回忆,因此大受欢迎。

而在广州深圳等地,无法放弃湘菜的文和友,注定只能是一时的红火,无法满足当地人的口味需求,发展道路必然受到阻碍。
除此之外,内部经营的问题也是导致文和友走下坡路的重要原因,2022年初,一场内部裁员透露超60%的员工被裁,有人控诉公司拖欠工资,而相关管理层对此并没有回应。

不仅如此,随后就有3名高管贪污案被曝光,核通过虚开发票、吃回扣等手段侵吞百万元,直接动摇了团队根基。
并且在得到多方融资后,文和友便不再研究菜品,而是沉迷于数据游戏,通过排队的人数来制造爆红假象,用网红打卡来掩盖菜品平庸。

消费者在体验中发现,88元一份的辣椒炒肉和街边排档没有任何区别,这时候的怀旧情怀便立刻变成了智商税,醒悟过来的群众便不再来体验,至此文和友在省外彻底走向没落。


它的失败,给所有追逐“迪士尼梦”的餐饮人敲响警钟:文化可以包装,但胃骗不了人,在长沙,文和友依然是人头攒动的打卡圣地,但走出这里,它的魔法似乎失灵了。
当然,想要真正做成一个长青的品牌,文和友仍然面临严峻考验,能否让商业内核与城市情怀实现共振,找到不同地域特色与文和友品牌调性之间的平衡点,是获得消费者认同和未来能够走远的关键。

如果能够换一个思路稳扎稳打,或许文宾和文和友都会迎来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是跌落神坛,还是扶摇直上,时间自会验证结局。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 2022-03-01:文和友“褪色”:裁员、商家撤退、扩张停滞,研发火锅西餐

钛媒体 2022-03-13:从排队5万桌到大裁员,顶流文和友怎么了?

界面新闻 2023-11-09:深圳文和友闭店,餐饮界的迪士尼故事还能讲下去吗?

新浪财经 2025-04-13:翻车、闭店、撤场!曾一天排队2万桌的顶流怎么了?

春阳财经 2022-12-25:“餐饮界迪士尼”也卖不动情怀了?曾排队7万桌,如今无奈裁员离场


人家随便挣点钱 一天几百万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