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他以684分的高考成绩叩开清华园的大门;8年后,他作为精密仪器系博士研究生,在清华大学第十三届"魅力之光"核科普暨君品对话活动中,用一句话点燃全场:“我们这代人的时代使命,就是科研报国!”

庞众望的成长轨迹,恰是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熔铸进国家需求的缩影,Z世代年轻人了不起!
此次报道是由人民政协网和中核集团共同完成,庞众望毕业以后必定成为报效祖国的中坚力量。

2017年,庞众望一度被认为是感动全网的寒门贵子。河北沧州农村出身,母亲瘫痪,父亲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自小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庞众望和姥爷一起剥玉米
5岁做饭,课后就去捡废品,一路品学兼优。即使生活困难重重,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抱怨过父母。

现在流行一个词:天崩开局!

从左到右:庞众望及其母亲、姥姥、姥爷

15岁的庞众望,入围河北省青少年自强之星
显而易见,原生家庭窘困的庞众望就是大家口中“不应该出生的小孩”,但如果了解过他与妈妈的故事,就能明白庞众望是真正的承载了全家的希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庞众望的母亲已然拼尽全力了,操劳一生,现在已经去世了。

4月13日的清华园,庞众望与两院院士、核工业前辈同台对话。他的诚挚发言也鼓舞了现场的很多年轻人。

60年前,老一辈科学家在戈壁滩用算盘推演氢弹原理;如今,庞众望这一代青年正用精密仪器优化核能系统设计。从"草稿纸上的方程式"到"云端实验室",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刻入民族血脉的报国基因。

当部分年轻人困于"考公热""金融潮"时,庞众望等人选择了一条"冷板凳"赛道。

从农村少年到清华博士,他证明了:真正的"逆袭",不是逃离原生环境,而是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将个人奋斗嵌入国家发展的齿轮。

当越来越多的青年像他一样,在精密仪器的微米刻度里丈量报国理想,在核能创新的深蓝海域中锚定人生坐标,我们终将迎来一个"科研报国"的星辰大海。

庞众望和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