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5年4月2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正式发布《2025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标志着艺术类人才选拔机制进入“精准化、规范化”新阶段。新政旨在响应教育部“优化艺术人才选拔,强化文化素养基础”的指导方针,通过细化专业分类、平衡文化课与专业考核、强化招生透明度,构建更公平、科学的艺术类人才选拔体系。
此次改革是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21〕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制定的,旨在规范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提升艺术教育质量。

1、专业统考类别扩容,戏曲类首推省际联考
六大统考升级:音乐、舞蹈、表(导)演、播音、美术与书法六大省级统考全面覆盖,其中音乐类首次细分为“音乐表演”与“音乐教育”双方向,考试内容差异化设计。例如,音乐教育方向增设“教学案例分析”环节,强化师范素养考核。戏曲类纳入跨省联考:为破解地方戏曲生源不足难题,江苏省联合浙江、安徽等长三角省份建立“戏曲联考机制”,考生可跨省报考,成绩互认,推动传统艺术传承。舞蹈增设流行舞种:顺应市场需求,新增街舞、爵士舞等流行舞种选项,考试内容涵盖即兴编舞与风格化表演,鼓励多元化艺术表达。考试方向细分:音乐类分为“表演”与“教育”方向;舞蹈类新增流行舞种;表导类允许戏剧影视表演与导演方向兼报,成绩互认。2. 录取规则:文化课权重提升,校考门槛收紧
差异化投档公式:平行志愿投档分按“文化成绩×占比+专业成绩×占比”计算,不同专业文化权重显著提升。例如:音乐类:文化分占比50%(表演方向)→ 教育方向占比60%;美术类:文化分占比40%→50%;表导类:文化分占比40%维持不变,但要求语文单科不低于105分(满分150)。校考文化“底线”明确:独立设置校考的高校(如南京艺术学院)须要求考生文化成绩达到江苏省普通类本科批次线70%,杜绝“专业强、文化弱”的失衡现象。校考专业需文化课成绩达到普通类批次线,且校考成绩仅适用于相关高校。
3. 全流程监管:舞弊“零容忍”,招生过程透明化
AI技术防作弊:统考全程启用“智能监考系统”,通过人脸识别、行为分析、跨考场数据比对等手段,实时筛查异常行为。查实舞弊者,取消当年所有艺术类考试资格,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影响未来考研、公考等生涯关键节点。高校招生方案“双审一公开”:各高校艺术类招生简章须经校党委会议审议、省考试院备案,并于官网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未公示或违规调整录取规则的高校,将削减次年招生计划。考生应对策略与时间节点关键日程提醒
省统考报名:2025年11月1日-10日(音乐、舞蹈等类别分时段报名);专业统考时间:2025年12月5日-20日(具体类别安排详见考试院公告);校考资格线公布:2026年1月15日前,考生需凭省统考合格证申请校考。备考建议
文化课强化:针对新政文化分占比提升的趋势,建议考生每日分配至少3小时巩固语文、数学等核心科目,尤其是校考目标院校对单科成绩有特殊要求的科目。专业能力“精准突破”:例如,表导类考生若兼报表演与导演方向,需针对性训练“即兴台词”与“场景调度”两类差异化考核内容,避免备考精力分散。适用人群2025届艺术类考生及家长需密切关注省统考时间及校考资格要求,合理规划备考方向,确保在新规下顺利升学。此次改革为艺术类考生提供了更明确的升学路径,同时也对高校招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助于推动艺术教育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权威声音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李明华表示:“此次改革不是简单提高文化门槛,而是引导艺术人才‘专业与文化并重’,避免‘速成应试’倾向。未来,我们还将联合高校建立‘艺术生学业追踪系统’,动态评估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优化招考机制。”
信息获取渠道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咨询电话:025-83235888(艺术类招考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