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稷,又名田稷子,战国时期齐国人,学识渊博,有德有才,深得齐宣王信任,被齐宣王拜为相国。当时,齐国国富民殷,在诸侯列国中是国力很强的大国。齐宣王任用田稷为相,政治清明,官吏廉洁。人们都把这一功劳归于田氏家教。
任职三年后,田稷回家探望母亲,并献上诸多的金银财宝。俗话说:“知子莫如母”。田稷的一言一行都瞒不过母亲,田母见状问到:"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财物?"田稷答道:“是我的俸禄。”
田母说:“为相3年,就是不吃不喝,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银子,你说,这些不义之财从何而来?”
田稷见母亲脸色突变,只好如实交代,这些财物是下官贿赂的钱,让孩儿睁只眼闭只眼,平时的工作马虎点。
田母听后大怒,做人不可不讲孝道,为官不可不讲廉洁。不义之财绝不可取。赶快把这不义之财拿回去。
田稷受到母亲的指责跟谆谆教诲,顿觉心中惭愧,立即返京,将贿赂的钱财如数的退回,并上书齐宣王,请求按国法执行判自己的罪,做到以儆效尤。齐宣王对于田稷的做法很是欣慰,也是略加惩罚,整肃官场。同时也是对于田母的教育表示大赞,深感田母是个贤能深明大义之人,对田母的教子廉洁奉公肃然起敬,于事,宣王降旨,宽恕田稷,并将那些个贿赂之财赏给田家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