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位贤相,竟然把帝王放逐到爷爷的坟墓里三年

南松聊过去历史 2025-01-29 14:16:34

老子《道德经》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国家和做菜一样,材料、火候、时机、佐味缺一不可。

这个典故的出处,说的是比老子还要早近1500年的伊尹,协助商汤灭夏建商的开国名相。

做为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圣人和贤相,伊尹堪称“一专多能”:

一专,是指他精通上古帝王的施政之道;

多能,是指他会炒菜、会占卜、会医术、会打仗、会音乐......,几乎没有不会的。

一、为了得到伊尹,商汤甘心做小国的女婿

伊尹从小就是有莘国的奴隶,凭借祖传的本事做得一手好菜,被称为厨师之祖。

又因为精通上古的帝王之术,专门给王子们讲课,所以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之师。

商汤听说后,准备请伊尹出山,让彭氏之子驾车,亲自前往。

彭子说:“伊尹只是个奴隶,下道命令让他前来就是了。”

商汤很生气,说道:“伊尹就是我的良药,必须亲自去请他,你给我上一边儿去吧。”

于是商汤把彭子赶下了车。

不成想,前后去了五次,都被伊尹拒绝了。

商汤却并不沮丧,心生一计,求娶有莘国的公主,然后在公主出嫁时,把伊尹做为陪嫁奴隶一并打包送到了商国。

有莘国是个实力不强的小方国,就出过两个名人,一个是大禹的母亲女喜,另一个就是伊尹。

商汤立刻召见伊尹,却见他背着一口锅来了,一通忙活后,给商汤端上了一碗热情洋溢的天鹅蛋汤。

就在商汤津津有味地喝汤时,伊尹开讲了:

“这个治理国家嘛,就像做这碗汤,材料要正,火候要精准,什么时候急,什么时候缓......”

商汤仰着脖子,舔干净碗中最后一滴汤后,对伊尹说:“你就做我的尹(相当于宰相)吧!”

二、史上第一位间谍

为了消灭夏朝,伊尹主动请求深入敌人内部,到夏居住了数年,搜集了满满的情报回来。

可能感觉这样还不够,伊尹不知道凭借了什么本事,又去和夏桀的宠妃妹喜勾搭上了,全面了解了夏桀的个人资料。

在那个母系习俗尚存的远古时代,伊尹已经知道搞情报、搞离间了,夏桀不死都不行了!

公元前1600年,商汤提着斧子,准备了70辆战车和6000名士兵,以伊尹为助手,在山西鸣条大败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三、差点儿把商汤给点喽

商汤活了100岁才死,在他90岁时,商国境内连续6年大旱,伊尹说是老天的惩罚。

商汤组织了多次祭雨,却都没有成效,然后又问伊尹:“到底该咋办啊,伊挚大人?”

伊尹没说话,只是凝望着商汤。

然后,全场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商汤身上。

气氛都烘托到这了,商汤明白了:

这是要拿我当牺牲祭天才行啊,没问题!

说干就干,老头把自己的头发和指甲好好修理了一番,又美美地泡了个澡,换上洁净的衣服,一屁股就坐到柴火堆上,然后命令大臣:“点火!”

就在这时,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一场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商汤哭着从柴堆中爬下来,哈哈大笑。

四、关了商汤孙子三年

商汤死后,伊尹又顺利辅佐了两任,当第四代商王、商汤的孙子太甲继位时,出事了。

太甲继位头两年还行,接着就装不下去了,开始腐败。

伊尹见状,就把太甲抓了起来,说:“到你爷爷的坟里先改造几年吧。”

太甲只好垂头丧气地收拾行李,搬到了商汤的墓宫里。

直到三年后,太甲的灵魂重新被洗涤干净,伊尹才把他接回宫中,继续做商王。

不过,这件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出自著名的离经叛道之史书《竹书纪年》,史载:

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这是说,伊尹把太甲关了七年,期间自己成了商王。太甲偷偷从爷爷的墓宫中溜回来,杀了伊尹,立伊尹的两个儿子为相。

因为这个原因,后世把很多权相都比做伊尹,如霍光、董卓、曹操、司马昭、杨坚等等。

《竹书纪年》也是正儿八经的出土文物,在西晋时被发现的,成书时间至少不比《史记》晚,很多史实多有重合。

但书中也记载了一些不符合儒家之道的事情,比如说伊尹自立为王,所以慢慢的,正史基本不会参考此书了。

权力大到可以把帝王随便放逐的地步,伊尹究竟是圣人还是权相,只在一念之间吧。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伊尹对于商汤,相当于姜太公对于周武王。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