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终于能出门了。我趁着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骑车骑出去老远,来到一个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看到有些小店终于开门了:
心想不能让老板白开门,一定要进去买点东西。想来想去买了一根原装充电线,辛苦我的手机和pad了,在疫情期间它们陪伴我的时间要远超日常。
图/作者供图
跟老板也聊了一会,他说关门期间社保照样扣,一个没留神账上钱就没了,再不让他开门,他要跳楼了。
我跟他开玩笑说,千万别跳楼,哪怕跑路也别跳楼,那是最愚蠢的做法。
转过街角,更惊喜地看到一个开着的咖啡店,这可是两个月没见过的稀罕东西,赶紧跑进去准备坐下,结果被店员赶了出来,说不允许堂食只能外卖,我可以买了坐外头喝。
好吧,外面就外面吧,哪怕坐地上喝呢,也是一杯现磨咖啡,不是吗?
图/作者供图
外面已经零零散散坐了不少人,共同特点是人手一杯现磨咖啡,大家虽然没有聚在一起交流,但我能感觉到手捧咖啡,都是愉快的。
上海复工复产的影子,终于不仅仅在新闻发布会里看到了。
01人民有挣钱的意愿,也有正常生活的强烈诉求,我想这就是超越经济数据的力量,真正能够让上海复工复产,舔好伤口的力量。
随便上网一搜,关于上海复工复产的资询已经很多了:
▲近日的上海街头,开始恢复了人气(摄影/陈季冰)
好消息确实不绝于耳,当然我在路上骑车的时候,看到的人和车辆,依然不是很多。复工复产和静默不同,后者只需要一纸命令,而前者要启动则是任重道远。
我跟几个在上海做企业的朋友聊过这个话题,他们的说法,也随着静默的时间而不断变化。
最开始是着急上火,每停一天都是损失。谈好的客户,接了一半的订单,正在洽谈的合作都戛然而止,而成本每天都在发生,怎么可能不着急?
后来是麻木,一副逆来顺受,大不了破产关门的麻木。现在快复工了,他们又开始焦虑了。
焦虑的是,那种麻木终究要面对现实。那个做供应链的朋友跟我说,下面如果收不到客户的钱怎么办,总不能把人逼死,可是客户不付钱给他,他又拿什么付给工人和园区?电费水费又快到一个账期了,眼看就是六月份,该付的钱从哪里来。
另外一个开了几个幼儿园的朋友则淡定得多,她跟我说哪个房东要租金,哪里就不开了,如果几个幼儿园的房东都要租金,那就都不开了。手头的现金是宝贝,不能随意再乱动。
当然,她也就是开玩笑,哪有幼儿园说不开就不开了的啊。
用我的话说,静默的上海好像是伤处打了封闭,解封固然是好事,然而那种凝固住的痛楚,马上就要发作出来了,所以面对复工复产的前景,我的几个企业家朋友居然都有了萎缩的感觉。
02这些中小型企业有面对资金链压力的紧张,而大企业则有未必一下能完全复产的难题,今天我看到某大企业给员工的通知如下:
6月10号前复岗要求:
1.每部门原则上1-2人,不超过2人;2.员工居住地是否可以跨区流动;3.员工每日出行后,是否能正常返回居住地;4.员工必须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具体操作按即将下发的公司复工复产工作指南执行,先按以上要求统计名单,并于明天下班前发总经办OA。你看,大企业也不容易,而且要求员工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乘坐的话要错峰进行,还要确保上了班能回家,还要员工自己持有72小时核酸证明。
摄影/陈季冰
我理解大企业的难处,毕竟出了问题是要承担责任的。不复产最多亏点钱,万一出问题亏的就不止是钱。而且,要配合所在地的管理。上海居委会一时间,拥有了无上的权力,他们可以决定哪些人能上班,哪些人不能。
这就是复产面临的第二个问题,这些肠梗阻如何打通?刚刚有个朋友跟我说,他们小区所在居委会还在讲,如果发现阳性,还是要封小区。
从博弈论角度来看,我也能理解居委会的做法,要求复工复产是上面的要求不假,但出了阳性责任算谁的,这个事不说清楚,基层也只能按照尽量规避责任的方向去做。
世上并无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因此要完全的复工复产,还是首先要给基层解除这样的责任。
03最后,就是信心和信念的问题了。
静默两个月,不仅企业家处于无可无不可的状态,就是普通员工也会有各种精神方面的症候。
我们说产后易发抑郁症,因为产妇在产后要坐一个月的月子,现在上海的普通人已经坐了两个月。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在家的日子,陡然让他们恢复原状也是蛮不容易的。
有许多人甚至患上了社交恐惧症,突然又要面对不想看到但过去已经习惯看到的人,要立刻恢复到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需要大量的心理疏导和调节,否则即使复工了,工作效率也不会在状态。
▲往日的上海街头(图/图虫创意)
加上供应链的问题,复工复产不是单纯的一时一地,而是整个产业链是否都能正常开工,物流是否畅通,原来的客户还在不在,有没有转移等等难题。
与静默不同,这些难题都需要一一化解。我们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更多的智慧。
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经济心脏,心脏从停摆到复苏,可能需要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很多。
延伸阅读
年度最强骗子 男子装富豪在上海顶奢圈混吃混喝2年半
作者丨闫如意 编辑 |米利暗
无论是卖茶叶还是卖房子,各行各业的销售都极其害怕碰上一种人:扮有钱人装阔的“假大哥”。
倒也不能全怪销售们“势利”,他们也只是害怕自己被赤裸裸地按在地上拔羊毛罢了。
三天两头就有这样一个白嫖的假大哥找上门来。头衔往往吹得特别诱人,“新贵”“有钱”“大方”。而且大哥专挑饭点见面,屁股刚碰到椅子,就开始承诺给你开大单。
网络图
当你暗自窃喜生意来了,热情招待大哥好吃好喝过后。大哥却突然画风一转,生意谈黄了,不仅让你白忙活一整天,还白白搭进去一笔不菲的招待费。
然而,最近上海奢侈品销售圈流传的究极进化版“假大哥”故事,不仅吊打这种传统上全靠厚脸皮蹭吃蹭喝的假大哥,就连《虚构安娜》《Tinder诈骗王》,这种大家津津乐道了一整年的诈骗反转剧,都不如这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让人三观震撼。
两三年间,这位大哥硬是从私人飞机、游艇、豪车再到名表,把上海的奢侈品牌几乎全部撸了个遍。一分钱没花的情况下,在上海吃喝玩乐,白嫖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00多平的办公室3个月……
完成这一切,全靠一张嘴。
这位假大哥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被假大哥忽悠瘸了
“公布一个骗子,92年,永远一身nike,骗卡地亚3.9亿说要买珠宝,巴黎世家带着他逛整层楼,Dior被他玩了四个小时,劳斯莱斯被他骗协议,公务机上去拍照,假装买游艇要事成……”
这是抖音博主@DCtown大为 在社交平台看到的一则“悬赏”告示。
被忽悠过的销售、老板们通过朋友圈和社交网络聚集了起来,组建了一个“受害者联盟”群。大为转述了其中一位表行老板被“假大哥”忽悠的全过程。
当时假大哥带着刚签订的公务机合同,去他的表行,声称要买表。一口气敲定了3块名表,每块都上百万,其中还有一块没有现货。
大哥大手一挥:调货,我加价。
壕,是真的壕。
老板没有大意,让大哥先付个定金。大哥也很爽快地掏出了自己的外国银行卡,刷卡自然是显示失败了。大哥又掏出了一张美国芝加哥的支票。
正经中国人谁用支票啊。
但大哥不一样,大哥的人设可是产业主要在俄罗斯,公司全球化,正打算进军国内的国际化顶级富豪啊。随手签支票,正说明他常年经营国外生意,这人设合理。
老板又谨慎地托人问了一下,支票是真的(但能不能兑出钱就另说了)。
两次试探后,老板终于放下了戒备,以为自己遇上了顶级富二代,当即决定结交这个小兄弟。
不仅垫钱为大哥定了一晚上海半岛酒店的总统、5晚和平饭店的江景房。还开着自己的劳斯莱斯幻影,充当大哥的司机,带着大哥吃喝玩乐一整周,唱歌住宿加蹦迪,前后花了得有40多万。
网络图
要知道,到这一步为止,大哥只付出了一张还不知道是否能兑现的支票而已。
但大哥足够沉得住气,他安抚老板,等跨国转账钱到帐了,这都给你报销。
结果,老板没能等来跨国的转账,也没能等来支票兑现。
他也许是第一次如此形象地理解,什么叫空头支票。
好在,老板最终还是追回了15万,剩下的全都只能不了了之了。
最开始,假大哥伪装顶级富豪,也许就只是想蹭吃蹭喝搞点钱,但很快,随着他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开阔,大哥干了票大的。
他在广西注册了一家公司,注册资本最开始是8000万美金,后来又提升到了50亿美金。
当然,认缴的意思在于,并不是真的给了,而是说“我会给”。
营业执照
公司注册了,还得有个办公场地。
大哥看上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一间1011平米的办公室,月租金41万5。
图中酒瓶起子造型的楼就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在中介的协助下,大哥以广西公司的名义与业主签了约,就差打款。但大哥称,自己的资产都在国外,国内公司刚刚成立,账上还没有钱,而外国公司往国内打款,则需要15个工作日。
简言之,现在没钱。
商业写字楼的租赁中介费用一般是1-2个月的租金,通常由业主承担。中介当然不想错过这至少40多万中介费的“大单”,于是向业主担保;再加上这么大的办公室本身就比较难租出去,业主也不想错过客户。
最终,大哥精准地抓住了人性的弱点,一分钱没交,连押金都没付,就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了自己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还留着上一任业主留下的一些办公设施,大哥,真·拎包入住。
硬件搞定了,再配备软件。
大哥决定为自己的产业配备助理。
从中介手上尝到甜头的大哥,又打算从猎头身上揩油。
助理要招4个,分别管理大哥的金融、地产、大宗贸易、珠宝四个方面的生意。每位助理月薪4万5,大哥还一并打包了猎头公司一些其他的招聘需求,价值共计上百万。
这么大的单子在面前,猎头在没收一分钱的情况下,帮大哥招来了4名美女助理。
也难怪招聘这么顺利,工作地址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年薪50多万,知名猎头公司背书,这条件哪个打工人看了不迷糊?
然而,从去年11月入职至今,小半年过去了,不仅一分钱工资没发,4位助理还垫付了不少钱。
打车、消费甚至大保健,都要大哥助理们掏钱垫付。
“回头去找财务报销。”
如今,有助理都加入了维权群,大哥还稳如老狗,镇定自若地告诉她:等通知。
公司声明
连坑两家大公司后,大哥决定为自己的人身安全考虑一下。
他联系上了抖音网红保镖,曾经在伊拉克当雇佣兵的白晓保,人称白大侠。
大哥要他为自己的办公室设计一套“静动态安保方案”。
白大侠应邀带着团队到现场测量,结果大哥现场提出了一个要求:
“我要把办公室所有的窗户都换成防弹玻璃。”
最终,在大哥的要求下,白大侠给大哥的办公室,配出了一套价值500万的安防方案。
当然,依旧是一分钱没付。
但在这之后,大哥逢人就说自己的保镖是“中国第一保镖”,伊拉克兵王,工资160万一个月,还对助理声称自己要给白晓保配一辆大G。
最终,白大侠不仅没见到大G、没收到工资、没看到安防设计费,甚至还被大哥反借了16800元……
借条
高手,这是真的高手。
他是怎么做到的?
不得不说,大哥虽然是假的,但他真的很懂有钱人。
别人装有钱人,假名牌穿一身,多少会因为虚张声势,露怯吧?
但假大哥不这样。
爆料的博主@DCtown大为 第一次见这位大哥,大哥穿着一身朴素的运动服,背着一个没有牌子的包,就这么走着去了停满豪车的店里。
见面寒暄,问他是怎么来的,大哥一脸坦然:坐地铁啊。
有钱人也有千千万万种形象,如此理直气壮低调,也不能说完全不合理。
进店坐罢,大哥从不知名的小书包里掏出了两份合同,在桌上摆开。
一辆科尼赛克:
图片来源:科尼赛克中国官方网站
一辆帕加尼:
图片来源:帕加尼中国官方网站
这两款,都是价格数千万级别网上的豪车。
正常人谁没事带着合同出门啊?
但他精明就精明在,他选的这两辆车,既不算一眼假的超级限量款,又能让人瞬间明白他的实力。
一句话,假得很有水准。这就是大哥的智慧。
大哥甚至装到了付款这一步。他拒绝了大为提出的打折和一半定金的要求,豪气地表示,我付全款,你好好干。
但随后,果然,境外信用卡刷卡失败,没能支付成功。
大哥把付款不成功的尴尬归咎于:我的钱都在境外,转账兑付需要时间。
一招鲜,吃遍天。这个借口大哥在不同场合里用了无数次,屡试不爽。
再次在其他地方提到自己的豪车的时候,大哥已经不用再甩合同了,而是口头描述了自己的豪车储备,说近期会安排从国外运回国内。
他还当着销售的面,打电话给浙江赛车场,要订酒店、包赛道。
吃一堑长一智,手段不断升级,忽悠水平与日俱增。
在跟销售沟通的过程中,大哥还介绍了3个模特给科尼赛克。
“我签给你们,签约费我来出。”
大哥免费介绍模特
说起来是免费送模特,科尼赛克占了便宜。
但仔细一想,这可是科尼赛克!
拿下科尼赛克的独家签约合作,模特的身价陡增。多少模特倒贴都想要的机会,就这么以“给你恩惠”的语气说了出来。
要是真能把这事儿敲下来,大哥空手套白狼足够精明,转手收模特公司一笔中介费不算过分吧?
假大哥,可以说是资源整合王者了。
当然,到了付款阶段,还是一样的套路:信用卡肯定是刷不出来的,支票、打款单都是真的,但钱也永远都不会到账。
社交平台截图
总的来说,假大哥的套路就是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据说假大哥在英国聘用了一位律师,一位会计师,来帮他处理合同事宜。
他利用这两位联系波音公司说要购买公务机。
上来就要两架:波音737BBJ,达索8X。
两架飞机的价格都在6000多万美元,加起来人民币要8亿多。
但对于大哥来说,签约不重要,重要的是签约之后。
拿到合同,大哥一方面开始找游艇公司,预备用来停自己的两架飞机。
游艇不买则已,要买就买最大的,不然可停不下自己两架大飞机。
“大哥”要买游艇
另一方面,大哥立马找到了国内的公务机管理公司,把自己的两架还在合同上的飞机托管了,并顺带从公务机托管公司的销售口中,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资源和信息。
要知道,公务机几乎是奢侈品金字塔的顶端了,公务机托管销售日常接触的,都是能买得起上亿公务机、付得起每年百万的维护费用的顶级富豪。
大哥就凭两纸合同,就获取了他想要的资源。
而这些信息,大哥在跟其他奢侈品行业销售聊天的时候,不经意透露一些,顿时就站住了“顶级富豪”的人设。
这就是降维打击。
假大哥,到底赢在了哪?
很多人都在问:看起来,这位大哥也只是得到了一点蝇头小利,他这么费劲打造人设,刻意伪装,卖力周旋,活着不累吗?他图啥啊?
低端一点,大哥可以得到免费的招待。而且由于不直接涉及金钱,销售为了促成订单达成的“牺牲”没办法向法律索要保护,更别说付出的时间和金钱了;
而高端一点,只要每个人都信了他的故事,整合资源,形成闭环,这事儿就算做成了。
有网友感慨,要不是因为疫情,这盘子也许真能让他盘活!
网友评论
可惜没有如果。如今大哥已经声名远扬,至少在上海顶奢圈子里,只能吃瘪了。
回过头再看,假大哥的把戏,真的很高明吗?
也许未必。
大哥确实足够聪明,他深谙人性中的一些可利用之处,处处给人那么一点希望,运用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差,总是能挽狂澜于既倒。
“你明知道他可能在忽悠你,但又好像有点实力。”
也许这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顶级富豪呢?与他也许能带来的巨大利益相比,眼前的一点退让,好像也无伤大雅。
一个令人难过的事实是,这个世界正在奖励有钱人。
前段时间,央美一位女大学生做了个社会实验,她假扮名媛,在北京生活了21天。
这21天,她拎着假爱马仕,戴着18块钱的戒指,浑身黏腻却也要保持妆容光鲜,收获了无数善意。
女大学生假扮名媛
她一口气吃掉了拍卖会上准备的所有小点心,工作人员却安慰她没关系,可以让后厨再上;
她假冒房客进酒店健身房免费洗澡被识破,谎称是没能续上房间的顾客,希望能在约会前洗漱补妆,于是工作人员顺利放她进浴室,休息到餍足;
还有“不想努力了”的展厅保安,对她嘘寒问暖,主动关心;
甚至出了展厅还能结识一同从展馆出来的陌生人,免费送她回家……
她确实靠着这些原本提供给有钱人却无人问津的“过剩物资”生存了21天,但大家不约而同地发现,这个实验根本没有可复制性。
因为“过剩物资”的交换是有代价的,商家愿意提供它,是为了卖出更昂贵的商品或者服务。
网友们说,她的这一场实验,没有证实这个世界更好,却反而证明它更糟了。
因为它证明了虚张声势是有用的,因为已经有钱的人,就更容易获得大家的信任,得到更多的资源。
善意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你得足够有钱。
老子在《道德经》中感慨: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这是人性的低洼之处,也是骗子的精明之处。
由于大哥一直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虽然受害者众多,但报案后都很难立案。
5月7日,四名助理之一发布视频称,自己收到了上海警方的来电,将重新评估立案可能性。
我们永远无法对人性中最低洼的地带抱有过高的期待。
这也许就是我们需要法律存在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