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一个孩子在湖南永州出生。
孩子家境贫寒,孤苦无依,又恰逢三国乱世,风雨飘零,生活艰辛。即便如此,孩子依旧对自己的命运抱着深深的不甘心。
少年时期的黄盖,居无定所,漂无所定。他的出身,与三国时期我们熟知的许多大人物不同,他没有强硬的家庭背景,也没有亲友帮助,就是千千万万的我们。
公元190年,黄盖终于得到了命运的眷顾,他迎来了人生最大的贵人:孙坚。孙坚在这一年大举义军旗帜,黄盖得知孙坚的壮举后,二话不说加入了孙坚的队伍。
孙坚为啥愿意一直把黄盖留在身边呢?毕竟黄盖对孙坚来说,作用并不大。大概率是孙坚刻意关照黄盖,在明知道自己出兵会取胜的情况下,只要把黄盖带在身边,黄盖多多少少可以直接白嫖他的经验。就这样,孙坚取下一次次胜利后,心甘情愿让黄盖蹭他经验,在打败董卓后,将黄盖提拔为军官。
正是因为孙坚对黄盖连番照顾,所以在孙坚死后,黄盖顺理成章跟随了孙策。孙坚的死,至今看起来,依旧让人觉得匪夷所思。黄盖对孙坚这位贵人的恩德,也从不敢忘。
孙策带着这些人,将势力一步步向着江东发展。孙吴建立之初,同样是风雨飘摇,好在孙策这人很不错,很会用人,凡是他找来的人,基本全都成了孙吴日后大名鼎鼎功臣。
周瑜、朱治、张昭等等,全都是孙策一手提拔。在这期间,东吴阵营新加入了许多人,但也走了许多人。毕竟大家对这种不稳定的局势,都抱着不乐观的态度。而黄盖的立场,从始至终都没有发生过任何改变。
凭借着对东吴的忠心,凭借着一次次征战沙场的经验,黄盖总算是在东吴站稳了脚跟。
孙策朝着江东发展的时候,还有一些硬骨头隔三差五带头闹事,总是不愿意归顺东吴。最让孙策头疼的就是严白虎等人带领的各种部落山贼势力,想要啃下这些硬骨头,很难很难。
在这时候,孙策把平定山贼势力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黄盖。黄盖身为武将,对公务这些一窍不通,但他还是被赶鸭子上架,强行接下来这个任务。
可见啊,黄盖这人真的很好。能跟着这样一个领导,当真是无比幸福,既不需要担责,又没有任何危险,只要干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就行,简直就是神仙领导。03可惜的是,这两个人,并不懂得珍惜这么好的一位领导。因为黄盖长相严峻,神情严肃,而且大家都知道他是武将,打架很厉害。没人敢招惹他,这两人因此对工作恪尽
职守,丝毫不敢马虎。黄盖觉得这两人很不错,对待工作很认真,就把公务这方面的事情,完全放给了这二人。随着二人与黄盖相处的越来越久,二人发现黄盖甚至连外地传来的文书也不看,对他们十分宽松。
就这样,二人对待工作越来越敷衍,他们认定黄盖仁慈,不会管理那么严格。结果呢,好巧不巧,有一天黄盖无事,刚好查看了一下文书,再对比一下工作,竟发现二人竟然在投机取巧。
黄盖得知后大怒,但黄盖脑子很灵光,他并没有直截了当的指出来,而是假装不知道,这就导致二人更加懈怠工作,黄盖因此得到的证据越来越多。不久后,黄盖觉得时机成熟,设宴把全县的官员邀请过来,酒过三巡,大家全都悠然自得。
全县的官员见到这种状况,依旧不为所动,他们全都一致认定黄盖是个好说话的人,大不了多说几句好话,此事定会不了了之。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黄盖竟然直接把二人处死,并对着二人尸体说:“我对你们宽松,并非没有前提条件。我早就告诉过你们,只要认真工作,你们想怎么闹,我都不会管,一旦被发现不认真工作,就不是鞭笞那么简单,你们却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黄盖这一招,直接把其他在场官员全都吓了个半死。大家才知道,平日里对待他们宽松的黄盖,竟然如此较真,从此之后,所有官员都不敢懈怠工作,在黄盖的治理下,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把区域内的山贼部落管得服服帖帖。
这一战,黄盖同样功不可没,若不是他献出计策,若不是他以身犯险,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这场大战,曹魏一败涂地,而黄盖也在这场战斗中险些丧命。
周瑜等人,还以为黄盖已死,全都伤心落泪。等到黄盖醒来,浑身顿时传来剧痛,昏迷中他大声呼喊:“韩当,韩当啊!!!”刚好韩当路过,听到黄盖的声音后,非常震惊,不可思议的说:“天啊,这不是公覆的声音吗?难道他还活着?”韩当立马跑进茅房,才发现黄盖已经面目全非,在韩当的紧急施救下,黄盖这才捡回一条老命。
黄盖公正无私,对下属极为关爱,在战场上但凡有危险的事情,他永远冲在下属前面。正是因此,黄盖这个名字,不仅被东吴人人惦记,也同样被后世代代相传。就连陈寿也对黄盖极为称赞: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