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坑"10亿美元过路费?假消息!瓦良格号航母过境土耳其真相

盖说社会 2025-02-09 13:34:40

曾几何时,网络上盛传出了,中国为运瓦良格号航母回国,曾向土耳其掏了,10亿美元过路费的传闻。

并且,事情细节和原委,还都还说的有模有样的。

那么,这10亿美元的事,中国到底有没有掏过?又是否真被土耳其摆了一道?

辽宁号的“凄惨”前世

时间回溯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为了增强海军实力,在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开启了“订单106”的建造任务,而这便是瓦良格号航母的诞生起点。

1985年12月4日,瓦良格号在造船台上安家落户,作为苏联第三代航母的代表,它在建造之初就承载着,苏联海军的雄心壮志。

然而,世事难料。1991年,苏联解体,这个庞大的国家分崩离析,而瓦良格号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折。

由于建造工程尚未完成,哪怕分家之后由乌克兰继承了瓦良格号。可深陷经济困境的乌克兰,根本无力承担,瓦良格号剩余32%的建造费用。

于是乎,这艘尚未完工的航母,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孤零零的待在了造船厂。

此后,俄罗斯也曾与乌克兰商谈赎买瓦良格号,但由于乌克兰提出的报价过高,才导致谈判最终破裂。

1995年,瓦良格号被乌克兰以偿还债务为由正式接收。随后乌方就开始在全球寻找买家,盼着早日将这个“烫手山芋”转出去。

恰逢此时,中国对航母的渴望日益强烈。

1998年,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成功购得瓦良格号。

但对外,公司宣称要将把它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

尽管花钱买了下来,可如何远跨重洋的将其运回来,却是费老了力气。

艰难的回国之旅

1999年,瓦良格号在荷兰拖船的牵引下,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然而,当它抵达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却遭遇了土耳其的强硬阻拦。

并且,土耳其还给出了,看似充分的理由。

他们声称,瓦良格号船体过于庞大,犹如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巨型岛屿。

在通过海峡时,会严重影响其他船只的正常航行,这就像是一个巨人,在狭窄的小巷中行走,必然会阻碍他人的通行。

而且,瓦良格号当时处于半成品状态,自身没有动力系统,在托运过程中就好像是一个失去控制的巨人,极容易失控。

一旦触发海峡暗礁,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会对自身造成巨大的损害,还会给海峡的航运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尽管土耳其方面给出的理由,乍看头头是道,但明眼人都清楚,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政治因素。

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长期受到美国的影响和控制。而美国一直对中国的发展保持警惕,尤其是在军事领域,始终极力阻止中国获得,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技术。

而瓦良格号对于中国海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自然不愿看到它顺利回到中国。

于是,美国便隐藏在幕后操纵土耳其,对瓦良格号的通行进行百般阻挠。

之所以猜测美国在背后作梗,其实还有其他的证据。

那就是,早在中乌就瓦良格号进行交易时,美国就曾按捺不住,频频向乌克兰施压,妄图阻止这笔交易的达成。

甚至于,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无所不用其极。

一方面,它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对乌克兰进行威逼利诱,试图让乌克兰放弃与中国的合作。

另一方面,美国还在国际上散布各种谣言,试图抹黑中国购买瓦良格号的意图,误导国际舆论。

中方的努力与突破

只不过,面对土耳其的无理阻拦,中国并没有选择退缩,反而是积极展开外交斡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其中,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姚匡乙就与土耳其总理和政府高官,进行了多轮艰难的斡旋。

在斡旋过程中,中国敏锐地捕捉到了,土耳其军方内部的矛盾。

原来,土耳其军方内部,空军和陆军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利益冲突。

空军由于长期受到北约的扶持,在军事资源分配和发展机会上占尽优势,而这让陆军深感不满。

于是,中国果断抓住这个机会,向土耳其陆军伸出了橄榄枝。

2001年7月,中国邀请土耳其陆军司令访华。

并在访华期间,双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也签订了一些列武器出售合同。

这些合同的签订,不仅增强了土耳其陆军的实力,也让陆军在与空军的竞争中,有了更多的底气。

陆军司令回国后,对中国的实力和诚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立刻向土耳其总理提议,放宽对瓦良格号的限制。

与此同时,中国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合作方案。

中国主动承诺,将推动两国在旅游、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开放旅游市场。

而这对于当时经济发展面临困境的土耳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在一系列积极举措的推动下,土耳其政府的态度终于开始转变。

他们逐渐认识到,与中国合作不仅可以带来经济利益,还能提升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而这种态度的转变,也为瓦良格号的通行,带来了一丝曙光。

10亿美元的真相

事实上,传言中所谓的10亿美元,并非是土耳其明目张胆索要的过路费,而是被设定为了风险保证金。

土耳其方面表示,博斯普鲁斯海峡地形复杂,暗礁众多,瓦良格号这样的庞然大物在通过时,确实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为了降低这种潜在的风险,土耳其要求中国缴纳,10亿美元的保证金。

如果瓦良格号能够安全、顺利地通过海峡,这笔保证金将会在两年后,原封不动地归还给中国;

但倘若在通行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状况,这笔保证金将被土耳其没收,作为对其损失的赔偿。

只不过,中国政府深知,一旦缴纳了这笔保证金,就意味着将自己置于,一个极为被动的境地。

如果在运输过程中,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导致瓦良格号出现意外,那么不仅这10亿美元将付诸东流,就连中国的航母梦,也将遭受沉重的打击。

就在中国政府为这笔巨额保证金,犹豫不决之时,希腊却是挺身而出,成为了扭转局势的关键力量。

希腊与土耳其是邻国,在历史、文化和地缘政治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纠葛。

而希腊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对中国的友好情谊,决定以国家信誉为中国担保,抵消这笔10亿美元的保证金。

就这样,在希腊的帮助下,中国终于摆脱了保证金的困扰,也为瓦良格号的通行,扫清了最大障碍 。

后续航程与辽宁舰的诞生

2001年11月1日,在解决了土耳其的阻拦问题后,瓦良格号终于成功通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随后又顺利穿越了达达尼尔海峡,进入了爱琴海。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这艘承载着中国航母梦想的巨轮。

11月3日,当瓦良格号航行至爱琴海时,突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风暴。

狂风呼啸,海浪汹涌,就像一头头凶猛的野兽,无情地冲击着瓦良格号。

连接它与3艘拖船的拖缆,在狂风巨浪的肆虐下,相继被刮断。

失去了拖船的牵引,瓦良格号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失去了控制,横冲直撞,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但万幸的是,希腊海事救护直升机迅速赶来救援,将船上的7名水手安全救走。

随后,3艘拖船和1艘希腊船只冒着巨大的风险,用拖缆固定住了瓦良格号,在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努力后,终于成功控制住了这艘失控的航母。

2001年12月11日,瓦良格号驶过非洲的好望角,穿越整个印度洋。2002年2月5日,瓦良格号驶入马六甲海峡,随后进入中国的南海 。

2002年3月4日,经过长达627个昼夜的漫长航行,瓦良格号终于抵达了中国大连港口。

回到中国后,瓦良格号并没有停下它的使命。

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号被交付给大连造船厂,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改造工程。

中国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们,拆除了航母上不必要的设施,换装了先进的动力系统、武器装备和电子设备,对航母的内部结构,也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经过多年的努力,2012年9月25日,瓦良格号正式更名为辽宁舰,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为中国第一艘现代航母。

后记

瓦良格号的回国历程,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挑战的奋斗史诗,它不仅是中国海军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崛起的生动见证。

在那个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时代,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的重重压力和阻碍,但始终没有放弃对航母梦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房兵."瓦良格"号的前世[J].国防, 2012(2):4

李大光.中国首艘航母:"瓦良格"号[J].生命与灾害, 2011(9):4.

李晨."瓦良格"号的传奇往事[J].国防科技工业, 2011, 08(No.134):16-17.

1 阅读:450

盖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