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反酸烧心,6个症状最典型,用这7招“治服”胃食管反流

马谡看养护 2024-12-03 03:12:11

“刘主任,我反酸、烧心都1年了,平时吃‘奥美拉唑’缓解症状,但是一停药就反复,严重的时候咽喉难受,呛咳,晚上睡不着觉,真的太痛苦了!”

胃反酸烧心是许多人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尤其在饮食不当或生活习惯不良时更为显著。作为一名脾胃科医生,我希望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一症状,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6个最典型的胃反酸烧心症状

1.烧心感:这是胃酸过多的典型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骨后方或心窝位置的烧灼感。进食后、平躺或弯腰时尤为明显,尤其是摄入油腻食物、高糖食品、咖啡或酒精后。

2.吃饭后疼痛:高脂食物尤其难消化,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不适感。

3.吃东西有苦味:当胃酸进入喉咙部位时,会产生苦味,甚至有窒息感。

4.咽喉哽咽,声音沙哑:反酸会刺激声带,导致进食后声音沙哑或喉咙痛,但没有感冒或上火症状。

5.咳嗽或哮喘:胃酸反流可能刺激胸腔神经,引起咳嗽或哮喘等症状。

6.恶心:胃酸通过松弛的下食管括约肌进入食道,会刺激呕吐中枢,引发恶心感。

为什么会有这些感觉?

是因为胃和食道之间的“阀门”关不紧了,胃酸反流到食道以及咽喉。导致胃内容物中的酸或胆汁等反流至食管、口腔及咽部,会刺激食管、口腔及咽部粘膜,可引起食管炎症及咽喉炎症等异常病理改变。

六招“治服”胃食管反流

1.姿势调整

睡觉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使头部和上半身高于胃部,有助于减少胃酸反流的机会。进食后保持直立位,或采取俯卧位30~45度,有助于防止胃酸逆流。

2.饮食调整

选择低脂、低糖、低盐、高蛋白的食物,如蒸蛋、燕麦、水果等,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避免高脂、油炸、辛辣食物以及浓茶、咖啡、巧克力等,这些可能刺激胃酸分泌。

3.穿着宽松

穿着过紧的衣物会挤压胃部,加重胃酸反流。选择宽松的衣物,尤其是腰部和领口部分,让胃有足够的空间。如果腹部脂肪较多,建议减肥。

4.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但需注意避免饭后立即运动,最好在饭后1~2小时开始。

5.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可以有效减少胃酸反流。使用制酸剂、乌拉胆碱等药物,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减少反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降低LES压力的药物,如安定、阿托品、普鲁本辛等。

6.中医辨证治疗

肝胃不和型:易怒,生气后胃胀、胃痛、反酸、烧心,舌淡红、舌苔白、脉弦。治疗方法为疏肝和胃,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加减,能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脾虚气滞型:反酸或泛吐清水、胃脘胀满、嗳气则舒、食欲减退、大便不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治疗方法为和胃降逆,常用方剂如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具有健脾和胃、理气降逆的功效。

寒热错杂型:既有反酸、烧心、胃中灼热感,同时伴有面色萎黄、大便稀溏、手脚发凉等寒象。治疗方法为调和寒热,常用方剂如半夏泻心汤加减,能寒热并调,既清泻胃火又温中散寒。

肝火犯胃型:如伴有烦躁易怒、胁肋疼痛等症状,可采用清肝泄火、和胃降逆的方法。推荐方剂为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加减,此方中旋覆花、代赭石和胃降逆,黄连、吴茱萸清泻肝火,共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此外,中医还强调整体调理,包括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过饱、过饥、过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针灸疗法也是中医调理脾胃功能的重要手段,常用穴位有足三里、关元、中脘等。

胃反酸烧心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通过体位疗法、饮食调整、穿着宽松、适当运动、药物治疗以及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和控制症状。

但请务必遵循医嘱,避免滥用药物。若症状持续不减或加重,请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 阅读: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