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对孩子说“努力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也经常对在社会打拼的年轻人说“努力就能实现梦想”,但许多人心里其实清楚,很多时候,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值一提。
1)
天赋是命中注定的东西,人人都想拥有它,可是大多数人是天赋一般的普通人,他们在学习方面没有很高的悟性,学得很辛苦成绩却一般般;他们在工作方面也没有很高的创新能力和很好的前瞻性,辛勤劳作的他们只能获得微薄的薪水勉强让家人过上温饱的生活。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值一提”,而这背后是以下3个底层逻辑,太现实了。
第一个底层逻辑:能力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能力也不一样。比如有些学生,学习效率很高,一天的课上完,知识马上就消化了,而其他的学生则要花好几个小时的课外时间来消化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
能力因人而异,部分成绩好的学生,每天只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去学习,剩余的时间就是看课外书、运动和休闲;许多成绩一般的学生,则巴不得每天24小时都用在学习上,他们勤奋刻苦,但受能力的限制,很难走在同龄人的前面。
在职场上打拼的人们也是如此,大家的能力有强有弱,工作热情有高有低。有些人就是干不了大事,有些人稍微动点脑子就能拿下一个大商单。
第二个底层逻辑:认知有高有低
人的认知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个层次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个层次是“知道自己知道”;第四个层次是“知道自己知道,但假装不知道”。
认知处于第一层次的人,因为无知而自信,他们自以为是,但不管怎么努力都干不了大事;认知处于第二层的人,因为知道自己不知道而表现出谦卑,他们内心充满敬畏,但思维仍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成功概率低;认知处于第三层次的人因为博学而表现出自信,他们有理想有目标,会想方设法把某件事干好;认知处于第四层次的人因为看懂了整个世界而表现出了智慧,他们是大智若愚。
天赋可以影响人的认知。有天赋的人,敏锐性高,他们的认知层次会呈现跳跃式提升,很快就可以从第一层次跃升至第四层次;他们在剧烈变化的世界中,能根据周边环境、当下形势,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最合理的判断和选择。
认知决定未来,如果我们的认知始终处于低水平,那所有的努力都终将化为泡影。
第三个底层逻辑:努力与成功没有必然联系
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吗?有人给出肯定的答案,有人给出否定的答案。应该讲,努力与成功没有必然联系。
在工厂打螺丝的年轻人,每天都努力地工作十几个小时,经过两年的奋斗,终于成为了熟练的“打螺丝工人”,他成功了吗?开水果店的小店主,每天凌晨三四点去批发市场买水果,然后在店门口招揽一天的客人,辛辛苦苦干了好多年,父母生病住院的钱都挣不够,他的努力让他成功了吗?认真求学的孩子,每天花十几个小时学习,成绩却比每天只花两三个小时学习的同学差,他是不是要更加努力呢?
很多时候,成功跟天赋有关,跟选择和机遇有关,跟努力没有关系。
2)
我们要承认,许多在行业领域取得较大成就的人,都是有天赋的人,他们在学生阶段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实力;他们用一分力,效果比别人用十分力都强。不过,大多数人是天赋一般的普通人,我们不求跟天赋高的人一比高下,而是尽可能在普通人中拔得头筹。
确实,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值一提,但努力决定下限,努力勤奋的普通人,获得成功的机会远远高于那些躺平的普通人。况且,在越来越内卷的时代,普通人不努力就可能被市场淘汰,到时候别说成功了,就是混一碗饭吃都难。
话讲回来,我们不努力,不多尝试,又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天赋呢?
今日话题:你觉得自己的天赋怎么样?你身边有天赋高的同学或者朋友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