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家庭聚会上,小李和他爸又因为孩子的问题争论了起来。
小李的儿子小明在学校成绩不错,但最近却对读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常常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
爷爷觉得小明不务正业,应该多念书,别整天想着那些有的没的。
小李则觉得这是好事,认为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
爷爷和小李的争论似乎没有尽头,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不听话”恰恰说明了孩子的优秀?
主体:著名作家的观点:进步来自“不听话”著名大作家毛姆曾经说过:“人类之所以进步,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老一辈的人总是觉得自己经历丰富,应该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想想看,如果牛顿没有突破前人的思维定式,只是中规中矩地学习,那万有引力定律可能永远不会被发现。
同样,爱因斯坦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就不可能提出相对论。
现代科学的进步,诸如人工智能,也是因为新一代的科学家们不断挑战和打破前人的认知框架。
创新突破离不开下一代的“不听话”。
读书这件事,有主见的孩子更有前途小明的爷爷始终觉得,孩子就应该老老实实读书,别整天想那些“歪门邪道”。
但小李认为,这种站在原地不动的观念已经不合时宜。
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能有自己的主见。
在一些农村和小县城,仍有不少人觉得读书没啥用,尤其是女孩子。
她们早早被父母安排出去打工、结婚、生子。
这种传统观念往往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小李的朋友圈里有个女编辑,大学毕业后不辞辛苦地写稿,她的朋友都不理解她为什么这么拼命。
她说,如果不是拼命读书、赚钱,她现在可能还困在老家的穷山村,除了生孩子没有任何选择。
有主见的孩子,愿意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他们不会走上父母的老路,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
人生规划,靠自己才行得通“自己的人生由谁来负责?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只能由自己负责。
我们常常被告知要听父母的话,但是父母能替我们过一辈子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即便父母有一定的资源,也无法照顾我们一辈子。
一个成熟、独立、有主见的人,必须学会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
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二代”、“三代”,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未必能成器。
只有学会自立、自力更生,才能真正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小明今年刚进入高中,他的父母为他安排了未来几十年的规划,但小明却有自己的想法。
他想在学业之余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并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通过这些比赛,他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还拿到了一些奖项,为他未来的大学申请增加了不少资本。
父母可以给孩子建议,但终究不能替孩子过一生。
有主见的孩子,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活法不同,每代人有自己的方式谈到活法,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
50后的生活可能注重耕田、传宗接代,70后则偏向于投资、生孩子,而90后更关注职场成就和个人发展。
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假如小明被强迫去过爷爷那样的生活,他能接受吗?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而一些老观念,恰恰是时代淘汰的对象。
每一代人都有与时代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这种“活法”的多样性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丰富和多彩。
新时代的孩子需要适应新环境,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而那些固执于旧有模式的人则越来越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结尾:每一代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正因为有了不同的观点和选择,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
小明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规划,通过不断的努力,他不仅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还能为社会带来新鲜的活力。
如果你的孩子在一些事情上“不听话”,恰恰说明他们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
这种特质,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们应当鼓励孩子在必要的时候“敢于不听话”,而不是一味地让他们服从和循规蹈矩。
这样,下一代才能不断突破,迎接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