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起青春疼痛剧大家脑海中冒出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作者:无病呻吟。
虽然刚播出就被全网嘲扑得一塌糊涂,热度也一直“吊车尾”;但是冲着对《小巷人家》中王安宇的精彩表现,《值得爱》宣传的电影班底,原创剧本,真人真事改编,作者还是选择追了四集。

看完后作者好像明白这部剧为何在不同年龄层,不同性格人群观众的评价如此两极分化了。
因为一代人不懂另一代人的青春。

《值得爱》的故事有两条时代线,一条是80后的周水大吉,还有一条是“恋爱观察室”的00后“硬盘观察员”苏子豪和童乐怡。
以00后的视角去观察80后的爱情故事,童乐怡用的最多的形容词便是“纯爱战神”,“恋爱脑”,“单纯又无厘头”。

观察室00后的少年少女谈起爱情:上香的时候一心求财求事业,月老庙避而不及,深怕引来烂桃花。
80后的周水大吉谈起爱情:谈什么面包?我只要爱情。

时代真的在变化,两代人对于爱情、梦想的看法真的完全不一样。
但是谁又能说得清究竟哪个年代更好,哪个想法更对呢?不正是现在几代人思想的不同碰撞。

全剧采用老胶片的质感,更能还原千禧年的风格,就是有一种独属于千禧年的明媚朝气;以及有很多复古DV的拍摄手法,演员还会看镜头自述。
真的不禁让作者回想起年少时对着DV机喃喃自语时的模样。

刚大学毕业时的作者真的就如同剧里的那般,自信真诚热烈勇敢。
提着一个行李箱就敢一个人北上闯荡,就算住着群租房隔断房,天天担心墙被砸,行李被丢,也对生活充满了希冀,阳光朝气。

“北漂”这个词真的承载了太多人的理想和信念;即便充满了压力又没钱,那个时候的人也有着如今年轻人没有的活力和冲劲。
远离市区的群租房,却偏偏有着与国贸CBD遥遥相望的天台;曾以为找到北京的海(什刹海)的波光倒映着每个年轻人破碎的幻想,北京这座城市真的承载了太多年轻人的梦想与欲望。

即便如此,当年的他们也不像现在的孩子们一样死气沉沉,不自由没希望没冲劲,毕业了也迷茫惶恐。
作者想说其实作者真的真的挺喜欢《值得爱》前几集的,让作者想起了那些曾经的年少时光。
那个满街小吊带、超短裤,开放又色彩明媚,大家都充满活力,奋博向上,无知无畏的年代。
那个哪来的权衡利弊,只有奋不顾身、不顾一切爱人的年代。

喜欢文艺的,80后的观众应该会喜爱这部剧的吧。
看不懂的人“疯癫无厘头”,看得懂的人“热情自由”。
青春的结局大多是无疾而终,所以作者选择弃剧,实在是看不得be,太虐了;不过还是感谢这部剧让作者回想起了曾经的那个自己。

作者对于这部剧的评价便是:写给所有理想主义和文艺青年的悼词与情书。

最后补一句:王安宇真是帅,越哭越帅,看的人心软软,果然男人的眼泪是最好的武器,他的剧下次还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