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防部头头到日本走了一趟,他当着大家的面说,美国把日本看作是“超级重要的帮手”,而且直接挑明了,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对付中国”。
不过,就在美国国防部长话音还没落地的时候,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两大铁杆伙伴,日本和韩国,却迅速和中国达成了一项关键协议。这下子,美国的拉拢策略算是结结实实地碰了壁。
就在美国国防部长发表看法的当天,中日韩三国的经贸部长在韩国首尔举办了第13次碰头会。按照“玉渊潭天”的消息,这次会议聊了不少真金白银的事儿:像怎么保证产业链、供应链不乱套,还有怎么在多边场合比如WTO、RCEP、APEC里加强合作之类的。
说起取得的显著成果,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无疑是个亮点。根据RCEP这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安排,中国和日本之间,大约有86%到88%的商品能享受到“零关税”的好处,而日本和韩国之间,也有高达83%的商品能得到这个优惠。
这就是说,要是以后中日韩能搞成一个全面的自贸区,那关税减免的力度和涵盖的商品种类肯定会更上一层楼,对这三个国家的经济提升作用将无法计算。
再说到之前存在不同意见的半导体行业,中日韩三方现在看法一致了。日本和韩国想从中国买半导体材料,而中国也想买他们的高端芯片。这样的合作要是更牢固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挡住美国对供应链的插手,让东亚的产业链更稳当。
这次聚会的收获明摆着给外界传递了一个清楚的信息:中日韩在一些方面已经整装待发,打算一起抵挡“美国带来的影响”。
日韩两国平时常跟着美国走,但这次美国防长亲自到访时,它们却和中国达成了挺重要的协议,真是挺让人惊讶的。不过,仔细琢磨琢磨,这事发生也说得通。说到底,还是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日韩实实在在尝到了“肉疼”的滋味。
听说啊,美国政府这个月要正式推出一个新的关税政策,叫“对等”关税,不光是针对中国,连日本和韩国也都包括在内。而且,他们还说了,除了这个“对等”关税,还会对半导体这类特定的行业加收关税。
中国经济规模巨大,国际贸易联系遍布全球。尽管美国的关税措施会给中国带来一些挑战,但中国具备足够的实力,通过优化供应链布局、提振国内消费以及加深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来有效减轻这些影响。相比之下,日韩两国的处境就大不一样了。
日本和韩国长久以来都主要靠出口来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像汽车、电子产品、半导体这些高科技玩意儿。这样一来,它们就非常看重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那边。比如说,日本造的汽车,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卖到美国的,而韩国的半导体产业,那简直就是国家的经济大动脉。因为这种出口占比特别高,所以当全球需求有点风吹草动,这两个国家就容易受影响。
现在来看,日本碰上的麻烦可不小,老龄化问题严重,东西生产得太多卖不掉,国内大家消费也不积极,这些都是老问题了。韩国那边呢,政治局势不稳,经济结构调整又疼得要命,导致经济增长慢得像蜗牛。这两个国家的经济,说实话,都挺脆弱的。要是美国真的加了关税,那日韩经济怕是要摔个大跟头,而且爬起来可没那么容易,得疼上好一阵子呢。
这种情况下,日韩的抉择其实挺容易看懂的,它们就是把经济利益摆在了第一位。虽说美国的军事罩着是挺关键的,但要是经济垮得一塌糊涂,变成了别人眼里的“提款机”,那跟被殖民也没啥两样了。
很明显,这次中日韩三国的经贸部长一碰头,就让美国防长去日本那趟显得有点“白忙活”了。美国那边本想趁着这个机会,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小圈子,好用来对付中国。但瞧瞧日韩两国的做法,明摆着是经济利益比美国的军事保证更靠谱些。
对日韩国家来说,美国的军事庇护确实是个大事儿,但如果得拿自己国家经济下滑和被人牵着鼻子走当交换,那这买卖可就亏大了。日韩两国的政府心里都明镜似的,不愿意在经济上被美国给拴住,所以他们更倾向于找个更接地气的方法,那就是跟中国加深合作,一起谋发展。
再者,日韩的这个决定,反映出美国对这两个盟友的影响力正在慢慢改变:美国在经济上施压,没想到却让日韩在跟中国合作上更起劲了。不难看出,要是特朗普政府还坚持搞贸易保护主义,日韩跟中国的经济合作说不定会走得更近,这样一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掌控力可就大打折扣了。
不过,咱们得明白,虽然中日韩在经济合作上越走越近,但在战略这块儿,还有好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中国在使劲儿推区域经济合作的时候,也得稳稳当当的,别在关键利益上被绊了脚。
合作能带来好处,但要是过于依赖就可能出问题。现在国际形势变得特别快,对付日韩关系,最聪明的做法还是得理智点、实际点,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