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问道士:你给我算算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过今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赵匡胤偶遇道士,改变人生赵匡胤在年轻之时,遇到了一位道士,结果后来改变了赵匡胤的命运。那时,后周并未建立,天下尚处于五代十国的混乱中,各地的势力争斗不休,赵匡胤的身世并不显赫,且自身并未找到明确的归属。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匡胤并未急于投奔任何势力,反而选择了一个相对平凡的路径。他投靠了自己父亲的旧识王彦超,希望能在王彦超的庇护下有所作为。然而,王彦超态度冷淡,基本没有给赵匡胤帮助。面对冷遇,赵匡胤选择离开,继续在江湖中摸索。
随后,赵匡胤得以与董宗本结识。董宗本原是随州的刺史,他对赵匡胤的才华颇为欣赏,便将其纳入麾下。然而,董宗本的儿子董遵海却是一个毫无作为的纨绔子弟,赵匡胤在与其发生冲突后不得不再次离开。接连的失望与挫折让赵匡胤的内心充满了迷茫与沮丧,他逐渐对自己未来的道路感到困惑,无法看到出路。
就在这时,赵匡胤在一座小城中偶遇了那位改变他命运的道士。那时,赵匡胤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心情沉重,步伐缓慢。忽然,他察觉到身后有人的跟随,这让他警觉起来。凭借多年的江湖经验,他意识到有人在暗中观察自己。
赵匡胤转进一条偏僻的小巷,希望能甩掉尾随之人。然而,当他转身之际,却看到一个年迈的道士站在了他的身后。道士神色从容,眼神里带着微笑。赵匡胤心中微动,心想这人既然敢紧跟自己,定非等闲之辈。
赵匡胤不悦地质问道士为何尾随自己。道士听后稍显尴尬,但随即解释称自己并无恶意,只是见赵匡胤气度非凡,感到好奇,所以不自觉地多看了几眼。道士的话让赵匡胤稍感宽慰,但依然对其真实意图心生疑虑。
于是,他提议道士为自己算一卦,看看未来的运势如何。道士答应了,并从怀中取出卦具,开始占卜。不久后,道士口述了自己得出的卦象:“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
这些话让赵匡胤困惑不解,根本无法明白其中含义。他迫切地询问道士详细解答,却被道士拒绝。道士提醒他,天机不可泄露。接着,道士只留下模糊的一句话:“往北走,阁下迟早会明白我这番话的意思。”话音未落,老道便匆匆离开了。
赵匡胤站在原地,回想着道士的言辞,心中依然不明其意,最终决定按照道士的指示,前往北方一探究竟。
这次偶遇对赵匡胤而言,绝非简单的命运邂逅。尽管当时他并未意识到,但这个偶然的相遇,实际上已在不知不觉中铺设了他未来的道路。
这一决定,不仅让赵匡胤走出了困境,还为他日后成为帝王奠定了基础。他的命运轨迹,因道士的一番话而发生了剧变。
赵匡胤北上之后,加入了郭威麾下,这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当时,后汉枢密使郭威与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正在北方展开激烈的战斗。赵匡胤选择了郭威的阵营,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很快获得了郭威的青睐。
在郭威的支持下,赵匡胤逐渐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在后来的战争中屡立战功。随着后周的建立,赵匡胤更是凭借自己的实力,逐渐步入了高层,并成为后周朝廷的核心人物。
在后周建立后,赵匡胤的军事才能和文人气质使他迅速受到柴荣的器重。柴荣,作为后周的实际掌权者,看中了赵匡胤的能力,将其任命为开封府马直军使,负责管理军队。
赵匡胤凭借自己过人的才能,迅速获得了柴荣的信任,并在禁军中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柴荣的逐步病重,赵匡胤也逐渐接管了大部分的军政事务,势力日益增强。
柴荣病重后,赵匡胤凭借黄袍加身,成功篡位,成为了后周的新皇帝,建立了大宋王朝。直到此时,赵匡胤才终于明白道士当年的预言。
他回忆起道士所说的“金猴虎头四”和“真龙得真位”,才恍然大悟。原来,道士的预言早已为他指明了未来的方向。“金猴虎头四”正是指赵匡胤即位的时机,而“真龙得真位”则是暗示他本应登上帝位。赵匡胤感叹不已,心中充满了对道士的敬佩。
尽管赵匡胤登基后常常怀念道士的指点,但他始终未能找到那位道士。在赵匡胤即位后的16年里,他命人四处寻找,终于在976年找到了那位老道。当赵匡胤见到老道时,心中激动万分,想要感谢这位为自己指引未来的神秘人物。然而,老道并未对赵匡胤的谢礼表示兴趣,他表示自己并非为功名利禄而帮助赵匡胤,而是因为赵匡胤的“机缘”到了,他只是顺势而为。
赵匡胤被道士的高洁情操深深打动,但在这之后,他却又向老道询问自己的命运。赵匡胤心中想知道,自己能活多久,毕竟作为一国之君,死期的预测对他而言意义重大。老道沉默片刻后,推演出赵匡胤的寿命。
他告诉赵匡胤一个天大的秘密,如果当年十月二十日的晚上是晴天,那么赵匡胤可以再活12年;假如是阴天,则命运将发生巨变。老道没有详细透露后续的事情,只是留下了这句话,之后便没有再谈及此事。
赵匡胤对于老道的预言,既感到震惊又充满不安。尽管老道并未详细解答,但赵匡胤心中依然埋下了深深的疑虑。此后的日子里,赵匡胤过得焦虑不安,始终心神不宁。
尤其是当他盯着十月二十日的日历时,心中的紧张与压力愈加剧烈。他终于意识到,不论如何努力,自己始终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最终还是不得不面对那个决定他生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