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短剧反盗版,微短剧内容创新与版权保护研讨会召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5 20:55:49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4.4亿元,用户规模已达6.6亿人。作为新兴文艺形态,微短剧已成为互联网内容生态的重要力量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然而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侵权盗版现象频发、版权纠纷争议不断等严峻挑战。

日前,微短剧内容创新与版权保护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认为微短剧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技术赋能与市场驱动,但行业要实现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转型,必须将版权保护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研讨会现场

目前,各视频平台上的盗版内容通过改名规避监控,隐匿扩散,短剧的盗版问题逐渐显现。研讨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表示,微短剧版权保护首要是对版权保护形成共识,其次是司法渠道、学术界、平台企业等各方统筹联合。此外微短剧版权保护还需建立行政管理机制,形成行业自律,并具备对作品进行身份标识的技术手段。

微短剧的视频形式和巨大产量令版权保护难度空前。中国视协副主席胡智锋提到,短剧市场规模庞大,作品生产高频、量大,应依照生产主体、传播主体、用户主体三个环节来明确盗版的主体责任,警惕恶意的抄袭、“二创”“三创”行为。

盗版短剧往往进行隐匿传播,各平台处理标准不一,北京大学副研究员、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吕帆建议,可通过联盟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并推动建构微短剧版权管理的交易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视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冷凇呼吁,短剧反盗版要多端联动,通过共同普法让更多的制作公司、小微团队明晰权益,使市场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邱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