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无人机越境,遭我军远程控制,并“送回机场”!印媒:奇耻大辱

青筠谈世界 2025-04-01 03:00:54

为集中精力应付美国,在去年喀山金砖会议前夕,中国积极推动中印关系改善,缓解西部边境形势,但树欲静而风不止,特朗普上台之后,印度继续迎合美国的遏华战略,在边境地区频繁搞小动作,结果却惨遭解放军羞辱。

据印度“阿尔法防务”网站近日的报道,一架隶属于印度陆航兵团的“苍鹭”无人机,在中印边境执行巡逻任务时,“不慎”偏航进入了中方实控区。防守该区域的解放军立即启动电子战系统,在数分钟内就完成了对该机的“信号截获”、“加密破解”以及“远程接管”,最后“人工操作”该无人机“精准”返回印度机场,整个过程既没有对印方无人机造成物理损害,也没有触发印方的警报系统。

这一事件被曝光后,印度陆军“光速否认”,宣称相关报道“毫无根据”,威胁记者“不要制造恐慌”,但需要指出的是,印媒与国际媒体的相关评论,显示这一事件绝非空穴来风。比如说,Vuink网站就以“中国控制印度现役无人机:为本土发展敲响警钟”为题,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警告印度政府“必须紧急解决关键漏洞”;再比如说,《经济时报》表示,这是“印度国防史上最尴尬的技术羞辱”。

由此可见,这一事件大概率是真的,更何况中印曾经进行过多次电子对抗,涉及到无人机诱导和欺骗。比如说,据《今日印度》报道,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期间,中方启用西藏军区的SLC-2E雷达干扰车,对印度部署的“苍鹭”无人机实施导航信号欺骗,迫使其偏离航线。2021年,据《南华早报》的报道,中印互相干扰对方无人机,后来中方改用北斗3号加密信号,而印方无人机因GPS持续受干扰而被迫返航。

此外,据印度智库“空中力量研究中心”2022年披露,中国军队曾启用电磁脉冲武器和激光拦截系统,在10秒内就瘫痪了印方首批30架无人机,此后,解放军又启动北斗导航诱骗系统,将后续进入抗干扰模式的印度无人机蜂群,“诱导”到预设的“电子围栏”区域坠毁。由此可见,中国早就具备了“远程接管”并指挥敌方无人机降落到具体地点的能力,这次让印军无人机“原路返回”,已经“很客气”了。

事实上,类似这样接管对方无人机,并让其降落在指定区域的例子有不少,伊朗就曾经用这种方式羞辱过超级大国。2011年开始,美国频繁使用RQ-170无人机监视伊朗核设施,该无人机采用飞翼布局,隐身涂层和无垂尾设计,是专门执行高风险任务的先进无人机。结果伊朗使用俄制“汽车场”电子战系统,向其发送虚假坐标,让其误以为已经在美军机场附近,最终诱使其自动降落到了伊朗境内。

△伊朗公开展示捕获的RQ-170无人机,对美国啪啪打脸

由此可见,通过“信号截获”、“加密破解”最终“远程控制”敌方无人机,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所以此次解放军截获印度无人机并指挥其原路返回,大概率是真的。按理说,咱们既没有摧毁印方的无人机,也没有让其坠毁在中方实控区,而是无损伤地将其“送回”印度境内,已经是非常礼貌,非常客气了,但印度方面却并不领情,将其视为“故意炫耀”,是对印度的“公然羞辱”,这就让人无可奈何了。

这可能是源于印度方面“脆弱的自尊心”。比如说,1962年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取得巨大胜利,印军在东西两线均遭重创。出于“与邻为善”、“睦邻友好”的外交原则,咱们在取得绝对优势后主动撤军,并无条件释放战俘,归还武器。按道理讲,新德里应该对此深表感激,但印度却认为,这是中国摆出“胜利者的姿态”,“刻意展示道德优越性”,是对失败者的“施舍”,印度总理尼赫鲁甚至认为,这是“国家的巨大耻辱”。

所以,虽然咱们低调处理印度无人机越境事件,事发时没有损坏,事后没有张扬,而且还在远程控制后礼送出境,但依然被印媒、印军解读为“故意炫耀”,是对印度的“无声羞辱”,并引发了“深深的危机感”。这就是文化与文明之间的隔阂吧,可能在印度看来,宁可自家的无人机被解放军击落,或者坠毁在边境,也远比被中国军队“远程遥控”原路返回,来得更容易接受,后者太丢脸,太屈辱了。

0 阅读:0

青筠谈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