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俄罗斯,波兰人的脸色立马就能拉下来。这个欧洲国家和俄罗斯语言相近,但奇怪的是,他们对俄罗斯的态度却是全欧洲里最差的,恨不得俄罗斯有点什么闪失。真的,就数他们最希望俄罗斯出事。
波兰和谁的仇那么大?要说起来,得从1610年他们被攻进莫斯科那会儿算起,再到二战时苏联把他们领土给分了,还有后来的总统飞机失事……这些事儿加一块儿,波兰这经历,简直就像是一本“仇恨大全”,而不仅仅是一段仇恨历史。
波兰为何总把俄罗斯视为“头号对手”?这长达五百年的地缘纠葛,是怎么一代接一代地积累、演变,最后形成固定看法的?
今天咱们来聊聊波兰,从它历史上的“三次国家覆灭”说起,一直聊到“北约东扩的第一步”。你或许会好奇,波兰为啥心里头总惦记着俄罗斯出问题呢?话说波兰这个国家,历史上经历过三次亡国的惨痛,这些记忆深深地刻在了波兰人的心里。而说到北约东扩,波兰可是第一个积极响应的。这背后,其实有着波兰对俄罗斯复杂的情感和战略考量。波兰和俄罗斯的关系,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但简单来说,波兰心里头对俄罗斯有种既敬畏又忌惮的感觉。敬畏的是俄罗斯的实力,忌惮的是俄罗斯的历史行为。所以,当北约提出东扩的时候,波兰看到了机会,觉得这是一个能增强自身安全、制衡俄罗斯的好方法。当然了,波兰盼着俄罗斯崩盘这事儿,也不是说真的希望俄罗斯这个国家消失,而是希望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能减弱一些,这样波兰就能在国际舞台上更有发言权,也能更安心地发展自己的国家。总的来说,波兰对俄罗斯的这种复杂情感,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现实的考量。而北约东扩,无疑给了波兰一个表达这种情感的平台。
【兄弟反目成冤家:一段仇恨从斯拉夫分家开始】
波兰和俄罗斯,虽然都说斯拉夫语言,本该挺亲近的,但历史的发展却让它们早早就走上了不同的路。
这事儿得从中世纪那会儿说起,斯拉夫民族那时候分成了三拨儿。西边那拨儿西斯拉夫,慢慢跟日耳曼和拉丁文化混到了一块儿。东边那拨儿东斯拉夫呢,就沉到了拜占庭的东正教圈子里头。
波兰采纳了拉丁字母和天主教信仰,而俄罗斯则选择了东正教和西里尔字母,这样一来,在宗教、文化还有政治体制上,它们就彻底分道扬镳了。
到了16世纪,两个国家之间首次展开了“国家级的比拼”。
那时候,波兰和立陶宛已经手拉手,组成了一个厉害的联盟,就是波兰-立陶宛联邦。这个联邦可大了,包括了现在的乌克兰、白俄罗斯西边的地方,还曾经对莫斯科公国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俄罗斯那时候还没实现真正的中央集权,国内老是乱糟糟的,这段日子大家都叫它“混乱时期”。
1610年发生了极具标志性的一事,波兰的贵族军队瞅准莫斯科内斗的机会,打进了莫斯科,还临时控制了克里姆林宫。
波兰有位王子,曾一度被大家看作是沙皇的热门人选。这事儿在俄罗斯历史上留了个大污点,被叫做“国家奇耻大辱”,但在波兰那边,这却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高光时刻。
然而,好景并没有持续太久,波兰的联邦制度使得权力过于分散,贵族之间互相牵制,导致王权变得十分虚弱,军队的经费也严重不足。
在那之后的一百年里,俄罗斯搞起了中央集权,彼得大帝的一系列改革也取得了成效。他们不再满足于现状,开始往东往西扩张,最后成了东欧的老大。波兰和俄罗斯的地位调了个个儿,两国之间的仇恨不但没消,反而越来越深。
从文化传承到武力较量,这两个原本血脉相连的民族,渐渐种下了矛盾的根。这怨恨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在长达三百年的东边扩张与西边抵抗里,一点点累积成了坚固的地域隔阂。
【瓜分三回、亡国百年:谁都忘不了那段羞辱】
1772年、1793年和1795年,波兰被分了三次,这事儿成了波兰人心里头永远好不了的伤疤。而这里面动手的,就有俄罗斯帝国。
头一回分割时,俄罗斯拿走了波兰东边的很大一块地方,那里现在成了白俄罗斯西边的一部分。再到后来,波兰的地盘被砍掉大半,只剩不到一半了。最后一次分割,波兰这个国家就彻底没了,地图上再也找不到它的影子,超过六成的土地都归了俄罗斯管。
波兰人的说话方式、信仰还有身为波兰人的认同感,在沙皇的统治下被全面打压。
在沙皇俄国的统治时期,一旦发生起义,就会遭到残酷的镇压。特别是1830年和1863年的那两次波兰起义,俄军都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手段来平息。在1863年的那次起义中,他们更是在华沙大庭广众之下,绞杀了数以千计的青年。
在教育领域,俄罗斯实施了“消除波兰影响”的政策,他们停办了用波兰语授课的学校,不让再出版拉丁文的教科书,还要求民众改信东正教。
到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总算是打完了,波兰趁着德国输了的机会,短暂地恢复了国家。可惜这好日子没过多久,1920年,波兰和苏联之间又打响了战争。
在这场冲突里,波兰军队曾深入到苏俄的内部区域,紧挨着基辅和明斯克,而且在“华沙的较量”里让红军吃了败仗。之后,他们签订了《里加协议》,成功收回了西乌克兰的大片领土。
这本是波兰期待中的“一雪前耻”时刻,但从苏联的角度来看,那却是一场颜面尽失的战役。斯大林亲手掌舵的红军在华沙遭遇了惨败,这成了他政治路上的一大绊脚石。
之后,不管苏联怎样在外交上耍手腕,它对波兰的敌对态度一直都没怎么变过。
波兰从未释怀过往。“三次被瓜分”和“国家消失百年”这些事,在波兰的中小学课本里占据着重要位置。一个消失了123年的国家,对造成这一切的敌人,心里的恨意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淡,反而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历史学习中,变得越来越深。
【从冷战到坠机:仇恨进入现代化包装阶段】
1939年9月17号,二战刚开始那会儿,苏联和纳粹德国悄悄签了份《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定》,说白了就是一块儿把波兰给分了。苏联的红军从东边儿越过国界,德国军队则从西边儿往里打,两边儿在布列斯特这个地方碰头了,波兰的独立就这么没了,又一次。
卡廷事件真是骇人听闻:1940年春天,苏联的内政部门在卡廷森林等地方,秘密杀害了大约22000名波兰的军官、文化人和警员。这事儿一直到1990年代初期,才被俄罗斯官方给正式认了账。这场大屠杀,在波兰社会上,成了对苏俄最严厉的历史谴责。
冷战结束后,波兰很快就倒向了西方那边。到了1999年,波兰就成了北约往东边扩展时首批加入的国家,比乌克兰足足早了25年呢。
波兰多届政府都曾明确表示,他们从骨子里就不信任俄罗斯。
2000年以后,波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恩怨又变得紧张起来了。到了2010年,波兰的总统卡钦斯基带着他夫人等97个人,坐着一架图-154M飞机去俄罗斯斯摩棱斯克,是为了纪念卡廷事件。可没想到,飞机在降落的时候出事儿了,机上所有人都不幸遇难了。
虽然这件事官方给出的结论是“由于恶劣天气加上飞行操作失误”,但在波兰,很多人心里都嘀咕着这事没那么简单,各种猜测和阴谋论传得沸沸扬扬。
那起飞机失事,成了波兰现在对俄罗斯反感情绪的导火索。打那以后,波兰不光是军事上更靠拢美国那边了,还在国际上说话时,老站在反对俄罗斯的最前头。
2022年,俄乌之间的冲突突然升级,波兰迅速行动,率先站出来表示要支援乌克兰,提供军事武器。它还带头呼吁欧盟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的制裁措施。此外,波兰还是第一个表示欢迎美国军队重新驻扎的国家。
在波兰人谈论政治时,俄罗斯不被看作是一个邻近的国家,而更像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个国家曾三次让波兰遭受重创,所以现在波兰人觉得,必须全力提防俄罗斯,甚至希望它能分裂。对俄罗斯的这种敌对态度,已经不仅仅是情绪上的反应了,而是成为了波兰的一种战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