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天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父母应该注意一下这几种行为会毁了孩子。
“孩子在小时候所经历的事情,他们会内化到孩子的情感和行为当中,他们长大以后再遇到同样的事情的时候,就会映射出来,下面有一个小故事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童年的样子,有一个小孩他的母亲是工作狂,每天都在加班,然后父亲和老人承担着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母亲并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她怀孕的时候读了很多的书,上班之后就给孩子断奶了,也从来不给孩子做饭吃,但是他会按照书上的指导给孩子定一些规矩,让家里的人去做”
“孩子在一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母亲正在哄她睡觉,可是就是不肯睡,一定要父亲来他才睡,然后也不知道怎么了母亲就冲孩子发了火,最后只能惹得孩子和母亲都非常生气,孩子跟自己很疏远让她特别伤心,同时又很自责,所以她辞掉了工作,决定要好好陪伴孩子,但是很快新的问题又出来了,他发现自己在陪孩子的时候特别没有耐心,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也没什么经验,总是变得笨手笨脚的”
“甚至有的时候他认为家里的人特别多,特别乱,心里就不舒服,慢慢的他觉得孩子占用了所有的时间,她没有办法去购物去健身,觉得自己的生活都被打乱了一样,有一天他的同事邀请她一起吃饭,让她离开家里回到他们的团队中,他感觉自己又像复活了的样子,她觉得自己不适合做一个全职的母亲,而它更适合于在外面打拼,于是又重新返回了,继续过去那种和孩子聚少离多的日子,当然也继续在为陪不了孩子而感觉到愧疚”
“有的家庭里父亲的脾气特别急躁,看到孩子淘气的时候就忍不住想对她大吼大叫,有的时候还会动手,有一天小区里的孩子趁父亲不注意的时候爬上了小区里的假山,一不小心摔倒了,磕到了头,父亲看见之后紧忙过去了,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受了伤,父亲并没有上前面去安慰他,反而变得更生气了,然后给孩子踢了一脚,结果孩子哭得更凶了,这件事情结束之后,父亲感觉到特别的自责”
“父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从小就是为父母打大的,所以他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然后就喜欢用这种办法来处理问题,所以孩子的父亲也就是延续了自己父母的解决方法,在小的时候被打,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这种自责在对孩子之后,又会让孩子对他以后的孩子用这种手段,打孩子会让孩子内心受到很大的伤害”
“对孩子施暴的时候如果父母已经带着情绪,那对孩子伤害不仅仅在身体上,更是在心灵上会更加严重,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在特别着急的情况下打了孩子,比如说孩子要去碰一些危险的东西,母亲特别着急的阻止他,所以打了孩子的手,这样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多的伤害,所以父母在选择打孩子的时候,应该想一想后果是怎样的,而不是选择盲目的去打他”
“有的时候父母特别的节俭,所以就不给孩子买洗衣服,都穿别人旧的衣服,这样孩子在某些物质上没有得到满足的话,会让他们觉得他们自己不配拥有,但又模仿父母的这种节俭的方式,在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也改掉之前的毛病,也给孩子买几件新衣服,让孩子觉得他也是可以拥有这样的待遇,会让孩子的内心上有一种满足感,孩子应该得到父母的宠爱”
“而有的母亲他们看起来特别完美的女人,工作上特别优秀,在家里又把家人照顾的很好,她特别会安排自己的时间,所以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很好,每年在春节的时候,一家人都会在一起住一段时间,所有的事情都是母亲一个人做,但是就算是这样心中也会有一些小的遗憾,那就是他们对于孩子有一些偏爱,她更喜欢男孩一些,对于自己家的孩子都是有一些小的遗憾,所以总是在心理上有一些不舒服”
结语:“不要对孩子有过分的要求,有这种要求是因为父母的期待与现实生活中的差距很大,所以就会对孩子过分的要求,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特别无能,有很多母亲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他对一些东西都特别在意,他的自信心都是来自于别人对他的评价,每天活在别人的阴影下,让自己活得很压抑,所以父母不要把这种情绪带给孩子,孩子的生活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如果父母每天这样对待他们,他们也会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