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陈冲推出了她的回忆录《猫鱼》。书中透露,她来自一个在医学领域享有盛誉的家庭。这一信息让人颇感惊讶。究竟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团。
2024年,陈冲的新作品《猫鱼》在国内与观众见面,宛如开启未知宝藏的钥匙,向世人揭露了她鲜为人知的家族过往。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陈冲出身于一个赫赫有名的医学世家。她的祖父、外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享有盛誉的医学教授,这个家族在医学领域的深厚底蕴,确实让人感叹不已。
陈冲的父亲曾是上海华山医院的院长,在医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她的母亲则是神经药理学的权威,曾在上海医科大学任教,并指导过众多博士生。陈冲的父母在医学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们培养的学生中,不乏知名教授饶毅。
陈文镜,陈冲的爷爷,1903年出生,是家中的老二。他的哥哥陈文贵在志愿军对抗细菌战方面颇有研究。1909年,因为曾祖父陈海门不想让孩子们去镇上的私塾,所以在家开了私塾,还请了一位在当地很有名气的老秀才来教他们兄弟俩。
陈文镜与其兄长在私塾中勤学六年,随后他们迁至重庆深造中学。中学毕业后,哥哥有意投身政界,但父亲觉得他性情直率,不宜从政,于是决定让两兄弟转向医学。1921年,他们成功进入湖南雅理大学的医学预科,而这所大学正是现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前身。
1926年,陈文镜步其后尘,追随哥哥陈文贵的身影,加入了北伐军第二十四师卫生队,成为一名军医。这支部队源自叶挺独立团的改编。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里,他们肩负着救治伤员的重任,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激烈的战斗。
1927年,他们投身于南昌起义,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节点。本有机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崭露头角,成为领军人物,却因与大部队走散,错失了良机。随后,陈文镜决定前往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
1929年,陈文镜在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完成了学业。不久,他被推荐至武昌同仁医院任职。但战争的爆发打乱了陈文镜的生活。他随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在那里,他成为了宽仁医院的外科主任,继续守护患者健康。
陈文镜回国后,最初在上海第四人民医院外科任副主任。1953年,他从朝鲜归来,不久后便被调至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担任外科主任。他历经多所医院,频繁变动岗位,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陈冲的外公是张昌绍教授,他是我国药理学领域的先驱者之一。张昌绍教授在药理学界享有极高的声望,被尊称为开山祖师,为我国医学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吴石将军的女儿吴兰成,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她与这个家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张安中教授,陈冲的母亲,正是张昌绍教授的亲生女儿。她任职于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讲授神经药理学,同时辅导博士生。遗憾的是,张安中教授在2021年离开了我们。她的学生,饶毅教授,为此撰写了一篇文章,倾诉了对她的深切怀念。在文中,饶毅教授回忆起跟随张安中教授攻读研究生期间的点点滴滴,认为那段时光是他学术生涯中最幸福的时光。
陈冲来自一个代代行医的家族,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她在医学方面有了深厚的修养。尽管她走上了艺术之路,但家族的医学传统可能在无形中影响了她的性格和思维方式。这个家族在医学界人才济济,每一代人都在承担着医学责任,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陈家有着悠久的医学传承,曾祖父便非常看重后辈的学业。祖父与外公在医坛上成就斐然,父亲和母亲在现代医学领域也展现了卓越的才能。这种医学精神犹如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代代相承。如此杰出的医学世家,确实令人肃然起敬。不妨在评论区谈谈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