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度问题研究室
近日,叙利亚西部沿海的枪声打破了短暂的平静。
自前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倒台以来,HTS过渡政府首次遭遇大规模武装反抗。
这场被称为“血色三月”的冲突,不仅暴露了叙利亚权力重构的深层裂痕,更将俄罗斯推向了地缘博弈的风口浪尖。
3月6日凌晨,拉塔基亚省和塔尔图斯省多个检查站突遭袭击,效忠前政权的武装团体与HTS安全部队爆发激烈交火。
据英国“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统计,冲突已导致超400人死亡,其中包括至少142名平民。
社交媒体流出的画面显示,HTS部队对阿拉维派村庄展开报复性清剿,甚至动用重机枪扫射居民区。
此次冲突的导火索,是前政权残余势力对杰卜莱市检查站的突袭。
HTS国防部迅速调兵镇压,宣称“已重新控制部分冲突地区”,但拉塔基亚郊区的伊斯塔莫机场等战略要地仍被反对派占领。
分析认为,阿拉维派大本营的失守可能引发教派仇杀的恶性循环,进一步撕裂叙利亚社会。
尽管HTS以“推翻暴政”为旗号夺取政权,但其极端主义基因始终未被国际社会接纳。
该组织前身为基地组织分支,虽通过“去极端化”包装组建过渡政府,但核心层仍坚持推行伊斯兰教法。
经济崩溃更让HTS雪上加霜。叙镑汇率暴跌至35000:1美元,电力、供水系统瘫痪,民众生活陷入绝境。
与此同时,HTS内部派系斗争激化——原基地系与土耳其支持的“国民军”矛盾公开化,甚至出现士兵因抢粮火并的丑闻。
美国智库学者格雷戈里·沃特斯指出:“HTS的统治犹如沙上筑塔,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崩塌。”
拉塔基亚的炮火声中,最尴尬的莫过于俄罗斯。
作为阿萨德家族的长期支持者,克里姆林宫至今未承认HTS政权,却仍与其就赫梅明空军基地的存续秘密谈判。
普京虽公开呼吁“维护叙利亚领土完整”,但私下被曝向反抗武装输送武器。
这种摇摆源于俄罗斯的战略焦虑:若放弃HTS,其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将失去法理依据;若彻底倒向HTS,又可能激化与伊朗、黎巴嫩真主党的矛盾。
更微妙的是,土耳其近期以“反恐”为由在叙北部新建两座军事基地,直接威胁俄军战略走廊。莫斯科的犹豫,正让叙利亚沦为大国代理战争的棋盘。
目前,“叙利亚解放军事委员会”的成立为冲突注入新变量。该组织宣称要“推翻HTS暴政,建立包容性政权”,但其成员混杂前政府军、阿拉维派民兵甚至库尔德武装,松散联盟恐难持久。
国际社会反应呈现分裂:土耳其、沙特力挺HTS“反恐行动”,伊朗谴责“针对平民的暴行”,而联合国特使裴凯儒的停火呼吁沦为空洞口号。
值得警惕的是,若俄罗斯最终选择武装干预,叙利亚或将重现2015年俄军直接参战的危局。
从阿萨德时代到HTS治下,叙利亚民众始终在求生与抗争中挣扎。
当大国为地缘利益讨价还价时,拉塔基亚街头流淌的鲜血提醒世界:和平从未真正降临这片土地。
未来的叙利亚,需要的不是又一个强权傀儡,而是一场彻底的政治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