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周期各不相同,有的人能维持较高的竞技状态很长一段时间,比如足坛双星梅西和C罗,即便是在职业生涯的末年,依然可以拿到体育界数一数二的高工资,走到哪里都有忠实粉丝追随。
反之,有些知名运动员却因为成名后的不思进取和过度纵欲,导致职业生涯如流星一般,短暂的绚烂过后迅速消失,着实令人惋惜,接下来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伤仲永”的故事。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是中国人家门口的奥运会,我们派出了639名运动员的豪华阵容,参加全部28个大项,38个小项的角逐,准备借天时地利争夺金牌榜和奖牌榜的头名宝座。
在传统优势跳水项目上,我国共派出6男4女参赛,名单中既有郭晶晶、吴敏霞、何冲、秦凯等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有陈若琳、周吕鑫等上升迅猛的新秀,大有包揽全部8块金牌的势头。
然而在男子十米跳台项目中,周吕鑫前几跳优势巨大的情况下,竟在最后一轮被澳大利亚选手马修·米查姆实现了逆风翻盘,只获得了一枚银牌。
那届奥运会的跳水项目落幕,中国跳水队虽然交出了7金1银3铜的喜人成绩,但毕竟没有做到万众期待的包揽,还是有些遗憾的。

2008年马修·米查姆20岁,跟周吕鑫同龄,奥运会之前他的成绩只能说平平无奇。
2006年常熟跳水世界杯男子跳水决赛,马修只是得到了第5名,连个奖牌的边都没摸到。
在赛前研究对手的录像带里,中国跳水队压根就没把马修的视频录进去,主要的心思都用在研究跳水沙皇萨乌丁领衔的俄罗斯队上。

可就是这小小的“轻敌”,加上马修在10米跳台决赛时的超水准发挥,他的最后一跳以近乎完美的动作拿到了4位裁判的10分满分,跳出了112分的奥运历史最好成绩。
凭借这个动作,马修决赛总分反超周吕鑫,从中国跳水队的口中硬生生抢下了一枚金牌,令中国“八金”梦碎水立方。
20岁就夺得奥运金牌,马修的运动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他的运动生命却只维持了短短4年,2012年伦敦奥运会就状态全无,频频出现失误无缘决赛,更是在2016年就直接宣布退役,这位奥运冠军的状态下滑为何如此之快呢?

马修·米查姆出生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在他还没记事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他是被母亲一手带大的。
长期缺少父爱的小马修,非常渴望成年男性的关爱,他的性别认知偏差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相比女人,他更愿意跟成熟稳重的男性交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同性恋”。
今天我们也许不会认为同性恋是多么严重的问题,但是在马修青春期的时代,整个社会对同性恋还是持排斥和鄙夷态度。
马修在学校期间,就经常因为跟男同学的“亲密举动”遭到谩骂和嘲笑,甚至成为了校园霸凌的受害者之一。

马修非常痛苦,一方面是对美好恋情的向往,一方面害怕自己的男同身份曝光后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灾难,失眠和焦虑如影随形。
15岁的时候,马修被诊断出抑郁症,这进一步加重了他对生活的绝望。
一天夜里,他鬼使神差地拿出刀片割腕,任鲜血汩汩流出,幸好母亲发现及时,这才捡回一条性命,但是母子关系因此降至冰点,马修被赶出了家门。
马修母亲的心真的被伤透了,她无法接受跟自己相依为命十多年的儿子竟然是同性恋,还要自杀。她恨马修,更恨自己的教育失败,所以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将“逆子”逐出家门,而这也成为压垮马修的最后一根稻草。

离开家的马修彻底堕落,他频繁出入灯红酒绿的酒吧和夜总会,跟社会青年们厮混,他吸毒、酗酒,以此逃避他无法直面的真实生活。
据马修回忆,那段时间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的,基本每天都在喝酒,喝多了就会呕吐、昏迷,然后醒来继续喝。
等到酒精都无法给他带来快感的时候,他就会抽吸大麻,让自己飘飘欲仙,忘掉烦恼。

那你可能要问了,马修的生活费从哪来的,他怎么喝的起酒、吸得了毒品呢?
其实马修一直是布里斯班比较有名的“体育生”,他在11岁的时候就开始练习蹦床,13岁时候就拿到了世界青年锦标赛蹦床冠军,平日训练的补贴加上冠军奖金,他还是有点积蓄的。
即便在他最低迷的这段时间,他也还是澳大利亚跳水队的一员,还在有一搭无一搭地参加队内训练,挣着工资呢。

经常看跳水的朋友都知道,男子跳水运动员的着装是比较清凉的,全身上下就一条三角裤,肌肉线条轮廓能够非常清晰地展露出来,尽显人体之美。
对于喜欢男人的马修来说,很容易产生生理反应,为此他专门在手腕处绑了一个弹性十足的皮筋,一旦胡思乱想,就要用力弹自己一下,提醒自己要伪装直男。
马修伪装的很痛苦,训练状态自然一落千丈,教练经过调查,了解到他的放纵生活特别是吸毒的情况后,立即将他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参赛名单中剔除,并严词告诉马修,要是还想吃运动员这碗饭,就赶紧去把毒品戒掉,全心全意回到训练场上来。

教练的当头棒喝让马修如梦方醒,他开始戒毒、戒酒,专心训练,还参加了2年后的2006年墨尔本英联邦运动会。
但是这次参赛马修的表现并不理想,与奖牌失之交臂,这让他再次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废人了,即便再努力,也找不回曾经的状态了,马修开始厌恶跳水运动,甚至一度退出国家队。
在此期间,关于马修是同性恋的消息不胫而走,而让他意外的是,此前最担心舆论一边倒的情况并没有出现,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的声音。

布里斯班的LGBT(性别认同不同于传统价值观人群)社区还主动联系马修加入,通过后续的种种社区活动和心理疏导,让马修不再忌惮同性恋的身份,变得乐观自信了,抑郁的程度也减轻了不少。
这期间,马修去悉尼游玩时结识了他的男友莱克兰,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开始了同居生活。马修和莱克兰说了自己的过往,他说自己很迷茫,不知道还应不应该回到跳台上,最终是在男友莱克兰的鼓励下,马修决定复出,弥补错过上届奥运会的遗憾。
2006年底,马修换了一位新的跳水教练,发文宣布复出,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此时留给他的只有不到15个月的训练时间。

马修和莱克兰
澳大利亚有着绵长的海岸线,水上项目一直是传统优势项目,有着全民参与的基础,也涌现出不少的天才运动员,马修正是其中之一。
马修的实力和毅力都是顶级的,毕竟不借助外力就能戒毒的绝非常人,备战的日子里,他严格遵守教练制定的训练和饮食计划,不该去的地方再也没去过,不该碰的违禁品再也没碰过。
除此之外,马修还比其他人到的更早,走的更晚,练的更猛,以至于后来每个跳水动作都已成为他的肌肉记忆。马修暗暗发誓,要为澳大利亚跳水队和他自己争取到一块奥运奖牌。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正是这位天才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灵光一现,不但捅破了奥运男子十米台跳水分数纪录的天花板,也成就了一段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传奇故事。

20岁的马修获得奥运冠军后,不出意外地飘了,他认为自己的跳水时代已经来临,经常以成功者的姿态对公众发言,也不再忌讳自己是同性恋的话题。
马修认为自己可以在今后的比赛中都拿到冠军,这些高光时刻足以掩盖他曾经堕落和畸形的过往。
可马修却选择性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他拿到北京奥运会的冠军本身就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如果不是周吕鑫最后一跳的发挥失常,加上他自己难以复刻的超常发挥,这枚金牌大概率还是中国队的,周吕鑫其实不是输在了技术,而是输在了家门口比赛的心态失衡。

面对舆论的一轮轮批评和怀疑,马修再次选择逃避,开始抽吸冰毒。
不得不佩服马修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即便不断重复吸毒——戒断——再吸——再断的过程,他的日常训练和比赛倒是都没耽误,也没有在赛前药检的时候检出问题。
2010年常州跳水世界杯和2011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意大利站,马修·米查姆都表现出色,在强手如云的情况下拿到冠军,称他是跳水界的“小天才”并不为过。
虽然马修是天才,但也架不住他的放纵,本来应该能持续更久的巅峰期转瞬即逝,没撑过他的第二届奥运会。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十米台跳水决赛,马修的动作失误连连,早早就退出了奖牌角逐,这令澳大利亚全体国民非常失望。
竞技体育就是如此残酷,失败者就要面对山呼海啸一般的指责,于是马修过去出柜、酗酒、吸毒、抑郁的种种黑料都被爆了出来,这让他非常痛苦,一度不敢出门。
原生家庭的影响导致马修本来就存在非常明显的性格缺陷,他非常在乎旁人对他的看法,敏感而脆弱,很难从逆境中里走出来。
从此之后,他频频缺席澳大利亚跳水队的训练和比赛,4年时间几乎人间蒸发,等到2016年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时候,大家等来的却是他宣布退役的消息。

2019年,马修通过自媒体宣布他要结婚了,爱人是英国籍男子卢克·卢瑟福。
虽然人们早就知道他是同性恋,但是两个大男人结婚这种事还是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又一波关注,有网民持强烈反对态度,认为这会教青少年树立不正确的性取向,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让马修和卢克低调同居就得了,干嘛非要领证,没意义。

英联邦国家在同性恋问题上比较开放,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同性恋结婚都是合法的,马修和卢克自然根本就不在乎无关之人的说三道四,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是真心相爱的,那就要通过婚姻仪式给这份感情一个承诺。
两人于2020年2月办理了结婚手续,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婚后,两人定居英国,目前还兼职做了英国社交网站onlyfans的网红博主,以“擦边”内容博流量赚外快。
其实早在1990年,同性恋就被世卫组织从精神类疾病中剔除了,2001年,中国也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列表中拿掉,它只是一种不同于大多数的性取向,不应该被歧视。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包容度也在提升,马修和卢克的这段婚姻只要没有伤害到他人,就理应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祝福。

回看马修的前半生,总体来说是充满遗憾的,他生在一个缺少爱的家庭,这是原生家庭的伤害,无法逃避,且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幸运的是,他曾凭借强大的天赋和能力站在了世界之巅,但因为长期吸毒酗酒等不良恶习对身心的伤害,注定了他的职业巅峰只能如昙花一现般短暂,着实令人惋惜。
这么长的吸毒史居然在比赛检不出违禁品,还可以反复戒毒谁信啊。检不出那是西方人主导的检测机构不想检出而已。
这证明了毒品对大脑神经的改变是不可逆的,哪怕你再有毅力也完蛋[流鼻涕]
太恶心了🤢一篇洗白文,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国外的跳水动动员,特别是有些实力的男运动员,知道正常比赛肯定赢不了中国队,都会兵行险招,加大难度,发挥好了能冲金夺银,偶尔能赢一次也正常,并不是实力的真正体现。
太恶心了🤢一篇洗白文,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英国双人十米台那俩不也是同性恋吗?
我们体育圈同性恋还少吗?写国外的干嘛!
洗白文
师哥?王宗源是广东的吗?什么都扯上全红婵!无聊死了!
欣赏好友精彩佳作点赞
关全红婵什么事?扯人家干什么?
别造谣传谣!会受罚的!如果真有这事,也轮不到你来说!国家队会出手!
没有全红婵三个字,这篇文章没有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