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视剧市场的表现不尽人意。
偶像剧的盛行将整个市场笼罩在甜宠与恋爱升级的包装之下。
观众们在这样的负面环境中,频频发出“剧荒”的感叹。
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电视台突然推出了一部犯罪剧《大河之水》,成为了二月的瞩目焦点。
看过预告片后,我可以大胆预言,这部剧必将引发观看热潮。
税务犯罪的崭新尝试不可思议的是,在昨天晚上的央视八套黄金档,这部积压了两年的“税务犯罪大剧”终于与观众见面。
面对观众对偶像剧的吐槽,这部剧直接砸出了一枚“王炸”——首播收视率破1.5,抖音上的话题播放量更是在短短三小时内破亿。
连税务局的官微也毫不犹豫地转发剧中的经典台词,势头之猛让人惊讶。
但一切并非偶然。
事情要追溯到半年前。
那时,狗仔在青岛的某座写字楼天台拍到聂远与杨蓉在拍摄。
导演喊卡后的突然笑声与紧张对峙形成鲜明对比,但谁又能想到,他们所演绎的竟是中国首部税务犯罪题材剧?
剧集的真实面目曝光后,观众们才意识到背后的故事深度。
不同于其他行业剧在商战与医疗纠纷方面的惯用模式,《大河之水》则将聚光灯照向了增值税发票这个看似单调却深不可测的领域。
剧中,聂远饰演的税务稽查员光靠比对电子发票流水便成功破获了跨境洗钱案,这一场景让人不禁惊呼:“原来税务局抓人比刑警还刺激!”
但更为引人入胜的内容却在于更深层次的情节发展。
当杨蓉饰演的顶级税务师,将她的前男友聂远直接送入留置室时,观众们的心弦被狠狠拨动。
大学教授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竟沦落为犯罪集团的白手套,让人唏嘘不已。
更不可思议的是,老戏骨许亚军在会议桌上将五百万现金铺满的戏份,犹如梦魇,让人不寒而栗。
这样的戏剧冲突和人性狼人杀般的对抗,让观众感受到别样的心跳。
不仅如此,老中青三代演员之间的精彩表演更是为整部剧升华了层次。
聂远此次彻底颠覆了自己古装男神的形象,以一头简洁的板寸头,在数据屏幕前展现出剥茧抽丝的气势,令人想起《人民的名义》中的侯亮平。
而杨蓉对税务师角色的攻守兼备演绎,让观众在“我宁愿你恨我一辈子”的对话中,感受到心碎。
老戏骨们的表演更是戳中了无数观众的痛点。
许亚军的“年度最瘆人微笑”成为了网友新一轮的表情包,而吴冕老师的压迫感强烈的表演也让不少观众为之颤动。
史可虽出场不到十分钟,但她的审讯戏却瞬间让人感受到《今日说法》的现场氛围,令人叹为观止。
这部剧之所以不播先火,绝非巧合。
三年前立项之时,税务总局便已派专家驻组,坚持对涉及的18个真实案件进行考证。
每个细节的呈现都充满了真实的质感,许多观众纷纷对影片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特写惊叹,甚至有会计小姐姐评论:“这简直是把税务局档案室搬空了!”
观众的热议与思考剧集的播出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热议。
有人迅速整理出剧中涉及的37种偷税方式,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交话题。
反诈APP也紧急上线“企业税务风险自测”的功能,这样的反应似乎在提醒着每一个观众,遵守税务的重要性。
更有趣的是,东南沿海多家企业竟然要求财务人员利用工作时间追剧学习——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被聂远盯上的倒霉蛋。
不过,不同的观众也带来了不同的声音。
不少人表示,感情线太过虐心,质疑“税务人员的恋爱怎么如此危险”。
更有专业人士分析,剧中关于大数据查税的细节略显理想化。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大河之水》通过新颖的视角撕开了行业剧的全新口子。
当聂远说出“每一分税款都是老百姓的救命钱”时,弹幕中闪现的“致敬”二字,或许就是最好的口碑证明。
从不同的剧集中,观众对“依法纳税”这一理念也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甜宠剧仍在轻松调侃时,这部剧却让观众注重起了现实中的税务问题,开启了人们对社会责任的反思。
结语影像不仅仅是娱乐的载体,更是对于现实的问题探讨。
在《大河之水》中不仅有包罗万象的人性描绘,还有潜在的社会责任与公共意识。
这样的作品无疑是对当下电视剧市场的一个良好反思与提升。
期待更多这样的作品能够进入大众视野,让观众在享受剧集的同时,唤起关于社会问题的更多讨论。
正如文中所述,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
我们应当理性看待这些内容,在评论时多一份理解与理性,把握每一个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