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萍今年58岁,是一名住家保姆,丈夫在她50岁时就因病去世,儿子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她想找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
想想自己最擅长的应该就是照顾人,因为丈夫去世前的最后两年都是李翠萍在身边照顾。
经朋友介绍,李翠萍见到了雇主,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男人穿着一身运动装,看起来价格不便宜,身材微胖,他说自己常年在国外出差,几乎没有时间回家,家里就父亲一个人。
男人提出的条件是必须住家,他父亲今年72岁,有脑梗病史,半边身体不是很灵活,但是基本自理能力没有问题,给出的待遇对于李翠萍来说也很不错,一个月八千。
李翠萍想这个工资在不生病的前提下还可以帮助儿子,自己住家也没有什么开销,所以很快就答应下来。
老人家是在中高档小区。
给李翠萍开门的就是她以后要照顾的老人,个子很高身材偏瘦,走路一瘸一拐。
见到李翠萍态度不是很好,李翠萍弱弱介绍了自己,并且说明以后长期住家照顾他,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她会及时改正。
老人名叫张瑞,是一名退休教师,言语间能感觉到他严肃又冷漠。
李翠萍称呼他张老师。
老人: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个不孝子我还是了解的,这个不行换下一个,总归他是不会回来的。
李翠萍听见老人这么说就知道背后一定有什么故事,但是她不会多嘴,只要听他说就可以了。
李翠萍:张老师,我会好好照顾您的,我很羡慕您是老师,有学问有素质,希望以后能相处愉快。
老人:哼,我还没到动不了的地步,用不着你照顾,待几天就走吧。
李翠萍张张嘴想说点什么,还是没说出口。
几天下来李翠萍就有点后悔了,老人脾气太不好了,动不动就发脾气,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就会大声责怪她。
今天菜做的不好吃,明天衣服洗的不干净,各种挑刺。
李翠萍看在钱的面子上忍了又忍,每次都微笑说她记住了,下次一定做好。
但是这几天相处下来她觉得老人也挺可怜的,平时一个电话也没有,也没有社交,她到这家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没有听见他儿子打电话问问情况,老人每天都会拿起手机看看又生气的扔下。转身就对李翠萍发脾气。
李翠萍发现这一点对老人又多了一份耐心。
慢慢的老人觉得李翠萍和之前的保姆不太一样,很有耐心,脾气也不错,没有因为他的责怪想辞职,所以他对李翠萍的态度也缓和了很多,慢慢的开始说点家长里短,还会打听李翠萍的家里情况,两个人的关系拉近了很多。
原来老人只有雇主一个儿子,是做生意的大老板,在美国定居,有时候一年能回来一次,有时候两三年才会回来看他。
李翠萍很不理解他儿子有这么忙?扔下有病的老人在家一年才回来一次。
之前的接触能看得出来老人和他儿子关系不好,儿子虽然有钱,但是给不到老人真正想要的关心。
李翠萍每天都会带老人下楼溜达,慢慢和小区的人也混熟了,知道老人的脾气不好,她不会背后和别人讲雇主家的事情,反而听周围人说老人过的挺惨的。
他的惨不是经济上的,而是老年人的孤独。
以前老人是人人尊敬的老师,退休后本来就不适应,天天郁郁寡欢,小区老年人活动他也不会参加,慢慢的脾气还变得特别臭,总会和别人吵架,一点也看不出教师风范。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他没有子女,后来听说他有一个大老板儿子,但是从来不会来看他,逢年过节别人家都热热闹闹,只有张老师家比平时更冷清,大家都说他儿子不孝顺。
张翠萍听到这些话后对老人更好了,家里也收拾的很温馨,赶上过节还会做上一桌子丰富的饭菜,尽量让老人能开心一点。
李翠萍把老人照顾的很好,比之前也胖点了,第三年的时候老人再一次脑梗复发,幸好李翠萍及时发现,打了120,老人逃过一劫。
李翠萍给老人儿子打电话说了情况,男人回答会把医药费转过来,既然病情已经稳定,他就不回来了,说完就挂掉电话。
看见老人期盼的眼神,李翠萍拿着电话没放下。又假装没挂断,继续说张老师挺好的,让他不要担心等话,
最终没有听见儿子的声音老人还是非常失落。
出院后李翠萍每天帮助老人做康复训练,虽然恢复的很慢用拐杖还能自己走。
这天李翠萍接到老人儿子的电话,说工资给涨到1万,让她费心照顾,自己还是没时间回去,有事情随时联系。
时间过得很快,李翠萍都要忘了老人还有一个儿子,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却越来越深。
他有时候会让李翠萍给他儿子打电话,自己在旁边听着,例行公事的几句话他都很开心。
老人最后一次生病就再也没有起来,这几年相处下来老人非常依赖李翠萍,在医院不要找护工,必须李翠萍在他身边他才放心。
老人把退休金每个月都会取出来点给李翠萍当零花钱,她不要,老人不让。
李翠萍最近一次给老人儿子打电话,就是医院下病危通知的时候,这次爷俩终于通话了,老人说让儿子原谅他,儿子沉默不语,说会回来看他。
为什么要让儿子原谅他?
老人临终前终于和李翠萍说了心里话。
原来老人年轻时候出轨了自己同事,那会他儿子才高中,亲眼撞见了他们拥抱在一起,正处在叛逆期的他无法接受,离家出走了十多天,老人妻子没过几天也知道了这件事,一时想不开自杀了。老人儿子没有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从此对老人恨之入骨。
两个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形同陌路。
后来老人儿子自己打工出去住,再后来自己创业,再也不回家。
这么多年过去,老人心里一直充满了愧疚,却不主动和儿子低头认错,直到病危,老人才想得到儿子的原谅。
第二天老人儿子回来了,看见儿子第一眼,老人含糊不清的说着对不起,然后安详的走了。
老人儿子抓着父亲的手,很用力,没有哭。
八年的相处李翠萍哭的很难过,他没有立场去评判这对父子之间的事,只希望老人的死能和解这件事,老人儿子也能放下心中的芥蒂,轻松的生活。
感谢您的阅读 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最亲不过骨肉情,毕竟父子一场,最后还是原谅了父亲。
李翠萍[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