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二届山东省文化艺术节群众优秀新创文艺作品汇演圆满落幕。此次文艺作品汇演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备战练兵,是山东省群众文艺界的“奥斯卡”。参加汇演的78件作品,是从近两年来全省群众文艺工作者创作的685件作品中精选而来,代表了山东群众文艺创作演出的最高水平。为充分展现近年来济宁市群众文艺创作最新成果和艺术成就,济宁市精锐尽出,10件作品参加最后的汇演,数量全省第一。
两年多来,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挖掘,精心准备作品征集选拔等各项工作,先后开展了两轮选拔汇演,共征集群众艺术新创作品60余件;分赴邹城市、曲阜市、嘉祥县、鱼台县等多个县市区开展新创作品征集调研,召开重点作品座谈会,邀请国家级、省级专家对作品加工提高,筛选了23件作品上报组委会。经过半年来对入围的10件作品的倾力打造提升,最终完美亮相省第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参演的作品中既有为建党百年献礼的歌曲《中国路》、也有展现传统艺术的吹打乐《吆嚎!大运河》、山东琴书《鳖塘风波》,有讴歌时代楷模的戏剧《心灯》,还有展现群众生活的舞蹈《距离》等作品,主题鲜明,植根时代,内涵丰富,受到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本届文化艺术节上刮起绚丽的“济宁风”。
济宁作为文化资源大市,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素有“曲乡艺海”之美誉。历史上,曾于1999年、2001年、2013年、2016年等四次共7件作品获得全国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在全省群众艺术优秀新创作品选拔中,入选作品数量更是连续三届位居全省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得奖大户,成绩遥遥领先于全省其他地市。近年来,济宁市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繁荣济宁市群众文艺创作,巩固创作成果,常态化举办吹打乐汇演、曲艺汇演、庄户剧团文艺汇演、全市群众艺术优秀新创作品汇演、广场舞大赛等活动,选拔、储备了一批优秀作品和优秀创作表演人才,高标准、高频次开展各类群众文艺演出、巡演、送戏下乡等活动,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促进全市人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下一步,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继续做好新创文艺作品的培育和提升工作,扎实提高群众艺术创作演出水平,推动全市群众艺术持续蓬勃发展。本次入选的优秀作品将广泛参与全省、全市“五个大家”系列活动,开展进红色景区、进农村、进社区、进广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等进基层活动,真正实现艺术创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时继续培育打造时代性强、艺术精良、示范明显的优秀群众文艺精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群众文艺创作骨干梯队,培育彰显济宁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促进全市群众文艺事业更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