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造五轴机床实现进口替代大汉智能突破"卡脖子"技术

机床说 2025-02-24 11:14:38

——镗铣五轴加工中心领航中国高端制造

近年来,中国机床产业加速向高端化转型,而山东滕州作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正以镗铣五轴加工中心为核心突破口,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其中,山东大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精密数控机床与AI融合技术,成为这一领域的标杆企业。

柔性加工单元·AI孪生平台

一、滕州机床:从“中小制造”到“高端突围”

1.产业集群升级

滕州机床产业历经70余年发展,已形成涵盖600余品种、年产10余万台的规模,钻铣床产量占全国80%。近年来,当地聚焦工业母机赛道,投资50亿元建设高端五轴机床加工中心项目,填补大型精密加工空白。

2.突破“五轴之困”

5轴卧式加工中心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航空航天、精密机械等领域的关键装备,但长期依赖进口。滕州通过大汉智能等企业与高校合作,攻克五轴联动核心算法与结构设计,研发出可替代进口的精密数控坐标铣镗加工中心,解决“卡脖子”难题。

二、大汉智能:AI赋能,镗铣五轴技术领跑

1.技术突破

大汉智能的镗铣五轴加工中心融合深度学习与物联网技术,首创国内“智能制造云平台AI大模型人机对话”系统。其设备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生产线振动频率与温度变化,实现无人化“智能体检”,加工精度可达微米级。

5轴立式加工中心

2.应用场景

航空航天:为叶轮、螺旋桨等复杂曲面零件提供超精密加工,替代进口设备。新能源汽车:配套涡漩盘压缩机生产线,入选国家“07专项”,提升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工业互联网:通过柔性加工单元AI孪生平台,实现“一键换产”,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定制需求。

三、国产替代背后的创新生态

1.政企协同

滕州推行“一企一策”帮扶,为企业争取超8000万元政策资金,并搭建墨子科创园等平台,推动110家机床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2.全产业链配套

从机加、钣金到整机制造,滕州形成自我配套体系。大汉智能等企业不仅满足自身需求,还为周边企业提供共享服务,助力打造国家级工业母机产业集群。

四、向“世界机床之都”迈进

5轴车铣复合

大汉智能等企业将持续深化AI与制造融合,推动“智能工厂”全球化布局,为中国高端装备贴上“自主可控”标签。从“中小机床之都”到“高端制造标杆”,滕州以镗铣五轴加工中心为支点,撬动产业升级。大汉智能的突破,不仅是中国智造的缩影,更彰显了“技术自立”的决心。由AI驱动的精密革命。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