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秀与孩子们
在民国那个新文化运动思想爆发的时期,很多文人高举自由和民主的旗帜,摒弃封建传统思想对人们精神的残害,反对父母包办婚姻,用自己的行动来抗争去寻求真爱抛弃发妻,让同样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女子却只能遵循父母意愿完成仪式,从此过上了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徐志摩和张幼仪是如此,鲁迅和朱安也是如此,郁达夫和孙荃亦是如此。
可是历史的潮流中,总有那么一两个女子是幸运的,虽然她也是父母包办婚姻,却能够与丈夫共度风雨,携手走完一生,成为当时千千万万不幸包办婚姻的幸福者。这个特殊的幸福女子就是江东秀。
江东秀,1890年生于安徽旌德县,其家族在旌德县算得上是名门望族,虽出身仕官之家,却只上过几年私塾,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在那个年代,她只是千万女性中得普通一人,却因为与胡适的结合,她的名字随着传播。
其实他们俩的结合相当的具有戏剧性,胡适的姑婆是江东秀的舅母。恰巧有一次江母来走亲,遇到了同样走亲的胡适,胡适长得文质彬彬、眉清目秀,江母一眼相中想把女儿说与他。只是胡适顾虑江东秀比他年纪大且属相不合,且两家的家庭背景较为悬殊,胡家如今已家道中落,而江家还是名门望族。所以种种考虑觉得不妥。无奈江母一心撮合这门婚事,便找人中间说和,一来二去,八字也测了,各个方面都比较合心合意,胡母也就同意了婚事。就这样,这门亲事在两位母亲的决议下确定了。
婚事定下以后,胡适就外出求学了,这一去就是十年。转眼间江东秀变成了快三十的大姑娘了,此时周围也开始流言四起,说胡适在外有了别的女子,已经跟她结婚生子了。可是江东秀并不顾及这些,她甚至应胡适要求放足,并搬到胡家,担起了照顾胡母的责任。
胡适与江东秀
胡适留学不久,就邂逅了一位精神上的爱人-韦斯莲,共同的爱好和学识使他们惺惺相惜。胡适为此写信给母亲,要求退婚。无奈母亲从心底已经接受江东秀这个儿媳,而且江东秀方方面面做的都不错,母亲严词厉色的拒绝了,如果他敢退婚,就等着回家参加母亲的葬礼吧。孝顺的胡适怎敢再坚持,无奈与韦斯莲做了了断。
这是胡适第一段暧昧关系,还没开始就被母亲扼杀在摇篮里了。这一次,有母亲出面,江东秀没有任何表示。但是当第二次胡适出轨的时候,江东秀勇敢的拿起菜刀捍卫自己的婚姻,如果胡适胆敢离婚,她就先杀了儿子再自杀,她抓住了胡适的弱点-懦弱、好面子,文人特别在乎自己的名声,就这样,这段不伦之恋被江东秀的刚烈所斩断。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后半生的幸福。
江东秀不仅维护自己的幸福,就连身边的朋友她也要管。当时的北大教授梁宗岱为了情人要与原配何氏离婚,当她知道此事后,她鼓励何氏要勇敢的争取自己的权益,于是本来一件平淡无奇的事就这样被闹上了法庭。江东秀亲自出庭为何氏辩护,列举梁的不忠,展示何氏对这个家庭的贡献,最终她替何氏打赢了这场官司,而她也因此事名声大振,都说胡适娶了一位悍妻。不仅仅是对梁宗岱,对于那个时期抛弃发妻另寻新欢的人都在她的黑名单上,徐志摩陆小曼是,蒋梦麟也是。她不许胡适再与这些人过多的接触,不仅仅是维护自己的婚姻,更是维护所有包办婚姻的女性。
江东秀不仅仅是在生活上给予丈夫照顾,在事业上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她劝胡适不要从政,安安稳稳的写作就好。无奈形势所迫,最终卷入政治利益场中,被国人所反。经过江东秀的奔走斡旋,最终胡适全身而退。
作为一个身在旧时社会,没受过多少教育的封建女子,靠自己的智慧与久负盛名的大文豪携手度过了一生。她打破了包办婚姻的不幸,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其实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她的一生是传奇的,她的一生是幸运的。
胡适与江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