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特朗普挑起全球关税战,对包括中国、日本、印度、欧盟在内的各国征收额度不等的“对等关税”,此举造成全球一片哗然,美国内部都出现了抗议示威活动。而现在特朗普的全球性关税战似乎已经趋于平静,之所以会这样,主要还是因为特朗普“中途罢手”了。一方面,特朗普宣布对大约75个国家暂停加征关税,时间大约是90天;另一方面,特朗普事实上对大部分中国产品的关税予以了“豁免”。

因此,简单地说,目前特朗普的关税战之所以没有继续在全球内掀起“滔天巨浪”,是因为他暂停“发功”了,但是这个“关税战”的架子还在,等于是随时可以继续打出去。那么,特朗普为何突然就“暂停”发功了呢?有一个原因值得一提,那就是在特朗普挑起关税战的这段时间里,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一位神秘卖家,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导致长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飙涨,这引起了特朗普的“恐慌”。
有人可能表示,国债收益率飙升,这不是好事吗,这是看涨的节奏啊,但事实却正好相反。因为美债在发行出来时,其利率就是固定的,之所以在抛售的过程中会出现美债收益率飙涨的情况,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卖家在“贱卖”美债。长期美债收益率持续飙涨,说明什么?一来说明抛售规模大,价格低;二来说明,没有人要。

咱们曾经说过,特朗普之所以挑起“全球关税战”,有可能是向故意制造可控的美国萧条或者全球性萧条,其目的是将资本从股市赶到债市,因为债市避险啊,从而降低美债利息,减轻美国的偿债压力。现在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确引起了全球金融恐慌,也的确造成了包括美股在内的全球股市崩盘,但美债收益率却并没有降低,相反还在走高,也即卖盘大于买盘,特朗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这下特朗普有点害怕了,因为美元霸权的核心在于“输出美元-回收美元”的闭环机制,输出美元就是印钞购买全球商品,向全世界提供流动性;而回收美元,就是通过国债的方式,将放出去的美元“收回来”。怎么收回来?
一方面,美国国债收益稳定,毕竟有美国国力背书,3%、4%的收益率貌似不高,但是一次性买个几百上千亿美元试试,你是愿意放在银行贬值,还是用它来购买美债?
另一方面,就是强制别国购买美债。比如说,中东产油国出口原油获得的美元中,70%通过主权财富基金购买美债,你必须要买,没得商量。
如果美债卖不出去,或者没人接盘,也就意味着“回收美元”出现了问题,这会导致美国政府“借不到钱”,无法“借新债还旧债”,美国政府的信用也就破产了。所以,当有人在国际市场大规模抛售美债,且长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的大关时,特朗普坐不住了,因为他这一通乱搞,严重影响美国信誉,也引发了全球各国的不满,美债遭大规模抛售,却没人愿意接盘,“美元回流”出现问题,严重影响美元霸权的根基。

那么这个抛盘侠是谁呢?一开始,据外媒的报道,是日本某对冲基金因高杠杆投资失败,在东京交易时段恐慌性抛售美债,导致收益率飙升。后来,据《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可能是中国正在大量减持美债,日媒称,截止到2025年4月,中国持有美债约7590亿美元,较历史峰值减少了约5577亿美元。然而,对于“中国抛售美债论”,美国前财长耶伦却“很不以为然”。
耶伦表示,“我不认为”中国会抛售美债,此举会推高人民币的汇率,损害中方自己的利益,也会给美债市场和全球金融稳定造成风险,“那将是非常严重的升级”。应该说,耶伦说得有道理,目前人民币汇率比较稳定,且中国致力于扩大对外出口以稳定就业,留住产业链,的确不大好通过抛售美债来推高自己的汇率,这会增加出口困难,更何况针对中国的关税本就够高了。
因此综合起来看,背后大规模抛售美债的,大概率是日本。一方面,日本惨遭特朗普的关税制裁,内心颇为不满,但却无法发泄,通过“民间市场行为”来抛售美债,的确可以警告美国。与此同时,自民党高官小野寺五典宣称,“作为盟友,我们不会故意抛售所持美国公债”,“不会动用美债作为谈判工具”,此举又能顾全美国的面子。另一方面,日本长期面临日元贬值压力,大规模抛售美债,又能干预汇率,一箭双雕。

至于日媒“反诬”中国抛售美债,也有多个目的。
洗清自己,至少给老大哥一个台阶下,不是小弟“背刺”,是中国干的;显示自己不是中国的“同伙”,避免美国怀疑日本“不忠”、“有异心”;表面上口口声声不拿美债做“谈判工具”,事实上就是以美债作为谈判筹码,“此地无银三百两”,给美国施压。提醒美国,中国也是美债大户。耶伦话里有话,她知道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债权国”,如果中国真的大举抛售美债,那就是“鱼死网破”了,就是“非常严重的升级”,这也是对中国的一个警告。不管怎么样,这次日本大规模抛售美债,既反映了日本日益不满正在衰退的美国,“下克上”的嘴脸暴露无遗;同时也反映出,特朗普一通乱搞,的确让美国在全球离心离德,信誉扫地,“天下苦美久矣”。且看特朗普的“关税战”如何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