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来自网络;原创 篱山居士 篱山草堂 广东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美国政治家、科学家、作家、外交官,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从默默无闻的小辈到享誉世界的名人,富兰克林的一生是个极其精彩的励志故事。
他在暮年回顾一生时,说道:
要是有人向我建议将一生重新来过的话,我倒十分愿意这样做,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像作家那样,在再版时能有机会将初版的某些缺陷改正。
为了帮助年轻人度过更好的一生,富兰克林在自传中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 1 ·
“读书是我允许自己拥有的唯一娱乐方式”
富兰克林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且孩子众多的家庭。他八岁开始上学,仅上到十岁,就被父亲领回家中帮忙照看生意。虽然学业生涯很短,但他识字能力强,领悟力高,而且非常喜爱读书,常在晚上收工后或早上开工前阅读书籍。对书籍的渴望与追求,使他的知识储备一直在不断积累。
在费城创业成功后,富兰克林与社团成员策划成立了北美首个公共图书馆。他利用这个图书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他说:“读书是我允许自己拥有的唯一娱乐方式。”
富兰克林不仅热爱阅读,还热心创作。在自传里,他分享了自己年轻时模仿写作的经验,摘录如下以为借鉴:
我偶然看到一本《旁观者》的零本,是第三册。在这以前,我从没见过这个刊物。我买下这本散册,反复读了几遍,十分中意,我认为文章写得好极了,如果可能的话,我想模仿它的风格。因此我选了几篇文章,把每一句话作一个简单的摘要,接着把它放在一边。几天后,我不看原文,用自己记得的合适词汇,将所有主题摘要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再串联成整篇文章,使它表达得像以前一样完整。
之后我把自己写的《旁观者》与原文进行比较,发现我文章中的缺点,作了修正。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词汇十分贫乏,或者说我无法立刻想到用哪些词合适,我想假如我以前没有放弃写诗的话,我的词汇量肯定会比现在丰富得多,因为我需要不断寻找同义却拼写不同的词汇来配合诗的韵律,或是找一些不同音素的词来凑韵脚,这样会迫使我不断搜索拼写不同的同义词,从而有助于我记住这些单词并最终熟练掌握它们。

后来,我把其中的一些散文改写成诗歌,等过一段时间,当我差不多已经忘记原著的时候,我又把诗歌重新还原成散文。有时候我也会把自己做的内容摘要弄乱,几个星期后,又设法将它们以最好的顺序重新排列,然后再把它们写成完整的句子,串成一篇文章。这样做是为了让我学会如何排列内容思想的方法,在复原后与原文比较时,我会发现很多缺点,并一一加以改正。
很多人都缺乏富兰克林的这种实践精神——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果断采取行动去实践它,不遗余力地去做好它。
· 2 ·
用谦逊的语气发表个人意见
英国伟大诗人蒲柏说,傲慢即是愚蠢。
富兰克林认为,用谦逊的语气发表个人意见,能够使谈话进行得更加愉快,更易说服别人接受自己倡导的思想,并且很少引起人们的反驳。
书中有一段非常有哲理的话:
谈话的主要目的无非是教诲别人,或是被别人教诲,让别人感到高兴或是将他说服,所以我奉劝那些有头脑且善良的人们,为了让他们保持善意,切忌抱着一种独断、自以为是的态度。这样的态度通常会使人反感,往往引起别人持反对意见,完全破坏了语言存在的目的——交流思想、增进彼此的感情。如果谈话的目的是教诲别人,那么讲话时过于自信的独断态度有时会产生不好的效果,容易引起对方的反驳,从而使双方不能进行公平的讨论。如果谈话的目的是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吸取教训,而与此同时你又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那么如果对方谦逊豁达,不爱争辩,就极有可能不屑指出你的错误,让你永远错下去。同时,这样的态度,很难使你和交谈的对方感到高兴,或是得到别人的赞同。
谦逊,是中国传统儒家倡导的一项美德,古人早已用实践证明它对人际关系极有助益。谦逊能帮助我们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减少冲突和对立,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谦逊,不只是语言上的谦虚,还应表现为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当一个人真正懂得谦逊的时候,就是他开始进步的时刻。
· 3 ·
和身边的人搞不好关系是十分愚蠢的
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讲了一个关于妥协的故事。
他第一次去伦敦的时候,进入一家印刷厂工作。厂里有个工会,入会费是5先令。这里的工人们普遍嗜酒,会费基本上都被他们用来买酒喝了。
富兰克林一开始在印刷房工作,后来被调到了排字房。排字工人们要他重新付一笔会费作为买酒的钱,富兰克林不愿意,因为他在印刷房时已经交过了,而且,他很反对嗜酒。就这样,他被工友们孤立了。他们开除了他的会籍,私底下对他做了许多恶作剧,比如趁他不在把他排好的铅字搅乱,把他的页码顺序颠倒等等。
富兰克林只好再交一笔会费。他觉得,如果和身边的人搞不好关系,那真是十分愚蠢。
后来,富兰克林与这些工友们相处得非常好,还帮他们改善了饮食习惯,在他们当中得到很高的声望和威信。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富兰克林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明哲之处。面对矛盾冲突,退一步为自己赢得转圜之地,再另外开创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新局面。
· 4 ·
“勤劳让我受益很多”
富兰克林说他父亲常提到这样一句所罗门箴言:一个人若是勤勤恳恳地工作,他将与君王同列,而不是与普通人为伍。
富兰克林在创业初期,他的敬业精神使人佩服。当晚上人们已经上床休息时,他仍然在工作;第二天早上人们还在睡梦之中时,他又开始了工作。这种不辞辛劳的精神,给他带来了声望和名誉,邻居和朋友们纷纷给他介绍生意。
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当我的子孙们看到勤劳如何让我受益更多,他们就知道这一品德有多么可贵了。
强调勤劳的重要性永不过时,唯有勤劳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 5 ·
培养完美品德
富兰克林备受世人赞誉的一件事,就是他的培养完美品德的计划。
富兰克林概括了13种他认为必须具备的好品德:
一、节制 --- 食不可过饱;饮不可过量。
二、沉默 --- 避免无聊闲扯,言谈必于人于己有益。
三、秩序 --- 把每一件东西都安置得井然有序;每件日常事务必须按期完成。
四、决心 --- 当做必做;切忌半途而废。
五、俭朴 --- 花钱必须于人或于己有益,切忌浪费。
六、勤勉 --- 时间勿浪费,做有益的事,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活动。
七、诚恳 --- 不恶意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应诚实。
八、公正 --- 不做损人之事,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而又是你应尽的义务。
九、中庸 --- 避免极端;以德报怨;别人冒犯你时要善于容忍。
十、整洁 --- 身体、衣服和居所力求整洁,注意个人形象。
十一、镇静 --- 勿因小事或寻常的不可避免之事而惊慌失措。
十二、贞节 --- 除了为健康或繁衍后代起见,节制房事,切忌房事过度,以防伤身或损害自己和他人的安宁或名誉。
十三、谦虚 --- 仿效耶稣或苏格拉底。
富兰克林并不要求自己马上全面地去尝试做到,为了不分散注意力,他决定在一个时期内集中精力执行其中的一条。
他的做法是:对每一项美德进行一个星期的严格关注,依次进行,13个星期完成一个过程,一年循环4次。
他让人们看到,养成好习惯并不难,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就能做到。
这个培养完美品德的实践,为富兰克林塑造了极大的人格魅力,非常值得普通人效仿。虽然不一定能达到完美的境界,但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能变得更好,更快乐。
结语
好学,谦逊,勤奋,自律,还有实践精神,让富兰克林的一生充满能量和智慧,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之一。
临摹字帖的人,虽然很少能够写出和贴本一样完美的字体,但是通过不断努力地练习,书法总会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把字写得越来越整洁,越来越清晰。
读《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效仿伟人,让人生变得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