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戏骨张国立出演的电视剧《我的后半生》,算是翻了大车,倒不是因为他的演技出了问题,而是因为剧情实在太辣眼了。
剧中张国立饰演一位70岁的老教授,在原配妻子刚过世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跟一位小他20岁的女护士长同居在了一起。
不仅大秀爱情戏码,甚至还吻戏不断,分分钟挑战观众的接受底线。
这真的是在打破老年人爱情的刻板印象吗?

剧中张国立饰演的沈卓然是个挺有故事的人,他年轻时是中文系的教授,和妻子静敏相濡以沫几十年,儿女都成才了,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静敏得了癌症,家里人忙前忙后也没能留住她。
妻子走后,沈卓然像是被抽走了魂,整天昏昏沉沉,甚至一度想随她而去。

这种丧偶后的空虚感,其实很多老人都能懂。剧里一开始把这种情绪刻画得挺到位,沈卓然坐在追悼会上,神色黯然,旁边孙子陪着,朋友劝着,生活好像就此定格在了灰色调里。
本来这样的剧情能得到很多人的共情,可没多久沈卓然就因为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遇到了50岁的护士长连亦怜。
她是个有故事的女人,43岁那年丈夫去世,一个人撑起了生活。

她在医院里忙碌,专业又温柔,和沈卓然聊着聊着,两人发现彼此都有过丧偶的痛,慢慢地就有了共鸣。
按理说这是个挺感人的设定,两个经历相似的人互相治愈,重新找到生活的光亮。
可剧情偏偏没在这上面多下功夫,而是让两人迅速走到了一起,甚至没多久就同居了。

屏幕上两人牵手、拥抱,甚至还有吻戏,观众看着却觉得怪怪的,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而这怪感很大程度上来自演员的年龄差,张国立70岁,杨童舒49岁,21岁的差距摆在那里,荧幕上怎么看都像两代人。
尤其是那些亲密戏份,比如月光下连亦怜涂护手霜,沈卓然借着影子摸她的手,导演想拍得含蓄点,可观众还是觉得别扭。

更别提还有一场沈卓然写藏头诗表白的戏,老爷子染了头发,硬是想让自己看起来年轻点,结果却被吐槽像“老顽童”。
这些画面要是换成两个年龄相近的人演,可能观众还能接受,可现在这个组合,总让人觉得像硬凑出来的。
除此以外剧里还有个设定更让人摸不着头脑,49岁的梅婷演沈卓然的儿媳妇,和杨童舒同龄,却一个是“妻子”,一个是“儿媳”。这搭配一出来,观众直接炸了锅,觉得这年龄安排也太乱了。

如果沈卓然的妻子换成67岁的许娣,或者保养得好的刘晓庆、赵雅芝,可能会自然很多,至少看起来像是一辈人。
可现在的选角,硬生生把家庭关系弄得像个拼图,怎么拼都拼不齐。

说到观众的反应,真是两极分化得厉害。有人觉得这部剧挺有胆量,毕竟敢把老年人的感情搬上台面,还让张国立这样的老戏骨来演,本身就值得点赞。
沈卓然住院时便秘那场戏,张国立的表情从尴尬到羞涩,演得活灵活现,连护士长进来时的那份窘迫都让人忍俊不禁。
他的演技确实没得挑,硬是把一个丧偶老人的脆弱和倔强撑了起来。

可更多人却看不下去,尤其是那些亲密戏份一出来,评论区直接刷屏“辣眼睛”“想弃剧”。
有人甚至说,看到70岁的老头和49岁的女人亲来亲去,实在接受不了,觉得这不是爱情,是硬塞的糖。
但其实沈卓然和连亦怜的感情线,本来可以拍得更细腻些。

比如两人可以从聊天开始,慢慢聊到亡妻亡夫的往事,再到彼此试着走进对方的生活。
这种循序渐进的治愈感,可能更能打动人。可剧里偏偏急着让他们同居,急着塞进吻戏,好像不这样就没法证明他们相爱。
结果观众没感受到爱情的温度,反而觉得像在看一场尬戏。

如果换个方式,比如让沈卓然和连亦怜一起去看场电影,或者在医院花园里散散步,聊聊过去,可能会更温馨,也更符合老年人的节奏。
而除了剧情和选角,张国立本人的争议也给这部剧添了把火。

他是老戏骨不假,演过不少经典角色,可这几年负面新闻也没少。
2021年,他在江西拍戏时,剧组为了赶进度把路封了,挡了家长接孩子的道,群众抗议后,工作人员还态度嚣张地说“别让他过”。
从那以后,不少人对他的印象打了折扣。

这次在《我的后半生》里,他又演了个刚丧妻就谈恋爱的老教授,难免让人联想到他过往的争议,觉得他演这种角色有点“用力过猛”。
再加上梅婷演儿媳的年龄违和,佟大为等其他演员也没能把口碑拉回来,整部剧的争议就这么越滚越大。
其实这部剧刚播出就拿了全国第一,说明大家对这个题材还是好奇的。

可评论区里的吐槽也说明,观众的期待没被满足。
老年爱情该怎么拍,才能既不让人觉得别扭,又能传递出幸福感?
或许可以少点吻戏,多点日常的陪伴;少点戏剧化的表白,多点细水长流的默契。就像现实里那些白头偕老的夫妻,他们的感情未必轰轰烈烈,但总有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信息来源:
电视剧《我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