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四时八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清朝之前,这天都会放假三天,让人们回家祭祀先祖,消暑避灾。农历的五月十六日,公历的6月21日,将会迎来夏至节,那么在这样的日子当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夏至节气,不管有钱没钱,记住:做3事,吃2物,忌1事,顺利入夏。夏至,是炎热的开始,老话说不到夏至不热,到了夏至之后,气温会一天比一天高,紧接着就是三伏天,一年当中最热的一个阶段。
作为四季变化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时令,夏至节的到来,也是在告诉我们阴阳交替之时,应该注意气候的一个变化。这个时候,农忙进入高潮,雨水最为充沛,燥热难耐,在华南地区,以及东部地区,此时也是最有出现伏旱天气的时候。
夏至节的习俗相对比较多,比如说吃夏至面,庆祝丰收,还有祭祀祖先等,另外还有给牛改善伙食等等。除此之外,大家对夏至节还了解多少呢?老传统说的“做3事,吃2物,忌1事”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做3事:除杂草、降暑热、扫房子
夏至节气的时候,我们要记得除杂草,这个时候是农忙的关键期,作物迎来了疯长,如果不注意把杂草除掉的话,尤其是水稻当中的杂草,这个时候都要把它给剔除,不然的话,后续庄稼就容易出现减产的一个情况。
所以在夏至前后,田间地头的杂草,都要统统清理干净,这样也是为了作物可以更好的生长。
降暑热,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夏至节的时候,阳气达到最盛,在阴阳转换的时候,人体容易受到气候的一个影响,此时本身又特别的闷热,所以,人们会通过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来滋补养身,这样整个人,也会更加的舒坦。
如果大汗淋漓,还不知道降暑热的话,就会导致人体汗液流失的过多,从而造成身体的不适,甚至还会出现中暑的一个情况。
扫房子,就是打扫卫生,很多人都知道这天是夏至节,但是你可知道,它也是梅雨时节,梅雨时节,雨水相对比较的集中,而且湿热也比较重,这就容易导致发霉的一个情况,家里的物件,尤其是木质的东西,都容易发霉。
因此家里的环境要打扫干净,尤其是房子之类,如果出现了潮湿,有太阳的时候,也要及时的拿出来晾晒一下。
吃2物:吃面条、吃馄饨
夏至节,在饮食上,人们会吃上一点面条,俗语就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因此,在很多地方,这天都会吃上一点面条。另外这个时候吃点面条,也容易消化吸收,补充体力。
吃馄饨,这个时候,正好是新麦成熟的一个阶段,人们会选择吃馄饨,里面还会包上一些猪肉,不仅容易消化,而且还能补充体力,让整个人的体力更加的充沛,这个也是为啥在夏至的时候,人们会选择吃上一点馄饨。
忌1事:理发
理发,在《清嘉录》记载,“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也就是说,这天不要去理发。夏至是一年的一半,也是下半年的开始,老辈人认为,夏至日剃头理发会破运。所以在这天忌讳理发。
夏至节到了,民间传统诸多,不同的地方流传的说法也不一样,但是其意思大致相同,那就是希望在夏季可以顺顺利利,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