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总是被各种压力和期待包围,仿佛每个人都在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断奔跑。但苏轼却告诉你:希望你做一个明媚、快乐、放下执念、看淡一切的人。
你可知道,允许一切发生,才是面对人生的顶级心态。正如苏轼笔下这五首豁达又清醒的经典诗词,首首催人泪下,让你学会如何看淡人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

苏东坡刚满20岁就成科举第二名,这是何等的骄傲!然而他一生历经沉浮,一生多次被贬,贬得一次比一次远。即使命运让他狼狈不堪,但他仍能在苦中作乐。被贬黄州的那段日子里,苏轼写下这首千古名篇。
他说,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可以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能过好一生。
在苏轼看来,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无论头顶带来多大的苦难和压力,都要保持乐观和坦然,只有内心保持平静和自由,才能得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满足;正因为他懂得看淡,才没有被困境击垮,反而在逆境中成就了文学与人生的辉煌。
2、关于聚散离别,苏轼有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不仅才华出众,也是一个深情的人。他与弟弟苏辙的手足之情让人感动,经常与弟弟书信往来,互相温暖鼓励对方。这首《水调歌头》同样饱含着他对弟弟的思念和祝福。
当时,苏轼因辗转各地为官,与弟弟已整整七年没有见面。到了月圆之夜,他对弟弟的思念愈加浓郁。在月圆中,他读懂了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人也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既然此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不如放平心态,只要能和关心的人望向同一轮明月,就是人间美好。
人生这趟旅途中,我们无法决定遇见谁,也无法决定留下谁。人来人往,人聚人散,都是缘分使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来来往往的人间,珍惜相聚,看淡离别。如此,才不负遇见一场。
3.关于人生失意,苏轼有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春景》

苏轼被贬惠州后的第一个春天,时年59岁。可能是在感慨自己身世飘零,苏轼借用了屈原《离骚》中的“何所独无芳草兮”一句,表达自己豁达洒脱的心态。
被贬到偏远的蛮荒之地,苏轼并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选择欣然接受当下的生活。在他看来,即使眼前的美好逐渐消逝,但只要心中有光,人生就还有生生不息的希望。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随遇而安的态度,让他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4.关于失去最爱,苏轼有词: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30岁那年,他的结发妻子王弗病逝。多年之后,苏轼仍对亡妻念念不忘,一首《江城子》道尽了他的深情,也成为悼亡词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的开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无需刻意去想,这份思念早已深入骨髓。这种对深爱之人的思念,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可谓是刻骨铭心。即使在梦里,都能看到两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可见苏轼内心有多受煎熬。
在这首悼亡诗的结尾,苏轼并没有沉溺于失去妻子的哀伤之中,而是看透生死,写下两人生生世世在松树下重逢的约定。他好像在告诉自己,也告诉世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一份千金难买的真情,当你还拥有它的时候,那便用心守护。如若已经失去,那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接受那些突如其来的失去,并努力看淡和释怀。
5.关于人生无常,苏轼有词: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是一场盛大的迁徙,我们如候鸟穿越四季,时而驻足,时而远行。于是苏轼会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不过是飞鸿踏过雪泥,虽然会消失,但总会留下痕迹。
苏轼一生坎坷,经历过的苦难一定也是数倍于常人。但他离世前留下的诗句却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无论失意或遗憾,他早已释怀和接纳,尽管人生充满偶然和不确定性,但这些经历对他而言依然值得珍惜。所以,当你还在焦虑“留不住”什么的时候,不如学一学那飞鸿踏雪时的洒脱,学一学苏轼内心的那份淡然。
我们的生活也许并不完美,我们的人生也许一团乱麻,但只要我们心中有光,有一份乐观和从容,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美好。愿你我都能从苏轼的诗词中汲取力量,得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