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链式思维”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天眼新闻 2025-04-21 06:11:13

日前,黔南印发《黔南州深化产业创新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这是黔南州“链式思维”破题县域经济的又一具体措施。

依托资源禀赋,黔南围绕工业、农业、旅游三篇大文章,强化产业协同、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强链、延链、聚链”,推动县域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崛起。

4月初,位于福泉的川恒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该公司营业收入为59.06亿元,同比增长36.72%。2024年,磷酸及饲料级磷酸二氢钙实现营业收入33.17亿元,创历史新高。

好成绩的背后是川恒股份将传统磷化工产业与新能源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了从传统化工向高端新能源材料的跨越。该公司董事长吴海斌表示,这一转型不仅符合国家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方向,还为公司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川恒股份生产基地

目前,川恒股份在协同区域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方面,已与福泉当地裕能、盛屯等企业构建了“磷化工+金属冶炼+新能源材料”耦合产业链,实现磷酸、硫酸等资源的循环共享。

3月31日,比邻与福泉协同发展的瓮安县同样传来好消息,辖区内贵州胜泓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胜泓威110千伏变电站正式投运,标志着公司年产1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及其配套项目离投产更近一步。项目预计年产值达到7亿余元,为黔南州新增就业达300余人。

工业“强链”,从“富矿精开”到产业集群,黔南聚焦现代化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优势产业,推动福泉与瓮安两大工业重地携手形成上游供给+下游应用的闭环模式,使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三年保持15%以上。

当福泉、瓮安在工业赛道加速打造千亿级磷化工产业园区时,正在大量上市的都匀毛尖春茶区域品牌价值已超52亿元。

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子渊最近正忙着在都匀闹市区新茶饮店面装修,与都匀毛尖打交道10多年来,她的公司从简单的卖茶逐渐延伸到茶艺研学、采茶炒茶体验、茶园康养旅居等等。

“茶制做的体验从春茶开采以来客流源源不断。”陈子渊说,企业将继续通过茶精加工延长产业链,全面提升茶色素产业综合效益。

“毛尖茶香鸭”“都匀毛尖茶味糕点”“都匀毛尖老冰棍”“毛尖冰激凌”......目前,依托都匀毛尖品牌衍生出的系列商品越来越年轻化、时尚化,进一步为毛尖品牌传播带来新增长点。

深耕主导产业向优向好、提质增效,黔南推动生猪、茶叶、蔬菜、水果、刺梨、中药材六大主导产业全链条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024年,黔南州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2%,居全省前列。

农业“延链”,从“小特产”到“大产业”。未来,黔南州计划深化“品牌建设+文化赋能”战略,打造茶文旅融合示范区,并研发新式茶饮,进一步拓展市场。同时,深入推进瓮安县黄金芽种植省级标准化示范区、长顺县生猪养殖省级标准化示范区、三都县周覃马桑菌标准化示范区等省级标准化示范建设。

推动县域旅游业提质增效,荔波县再次成为今年年轻游客假期选择“下县”踏青目的地,进一步带动了县域文旅经济蓬勃发展。

据大众点评“必玩榜”数据显示,清明热门目的地贵州省内各宝藏县域流量大幅攀升。其中,黔南州荔波县环比增幅分别达到25%位居贵州省内第二,且荔波县“必玩榜”上榜游玩地荔波小七孔景区流量环比增长近20%。

另一边,作为“中国天眼”落户地的平塘县,将天文科普与研学旅游有机结合,大力打造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和研学旅行产品,吸引了众多天文爱好者前来参观。

旅游“聚链”,从“山水游”到“国际化”,黔以荔波世界级旅游景区为龙头,串联平塘“天眼”、都匀影视城等节点,2024年接待游客超8000万人次,入境游客增长300%。

接下来,黔南将立足资源禀赋、强化产业链思维、激活县域创新动能。根据规划,到2027年,黔南各县(市)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达10%左右,新增中国西部百强县1个以上;县域主导产业、“一县一特”产业支撑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10%左右;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7%以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亚丽

编辑 高荣华

二审 虞思滔

三审 张发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