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雨天,我爹送摔倒的老伯回家,被他女儿瞧中,成就一番好姻缘

曼梅玩转生活 2025-03-19 18:58:38

  文/林林微故事

  素材/陈松辉‬

  为了阅读体验,文中用第一人称讲述

1976年春季的暴雨天,我爹送摔倒的老伯回家,不料却被他女儿瞧中,成就一番美好姻缘

1976年春,突然下了一场暴雨,勤快的我爹去后山砍柴火,却被这场大雨给搅黄了。

突然看见有个老伯背着一捆柴火,摔倒了,我爹心善,上前帮忙,并把老伯背回家。

因为家庭原因一直单身未娶的我爹,却被老伯闺女瞧上了,成就了一番美好姻缘!

我叫陈松辉,出生在七十年代末的农村。

我爹叫水生,是个敦厚善良实诚的人,因为他的善良,敦厚,这才遇上了他的好姻缘!

我爷爷奶奶生育了三个孩子,我爸,我姑和小叔。

我爸是家里的老大,1976年,我爹因缘巧合娶了村北六队的漂亮姑娘月梅为妻,她就是我的娘亲。

当时,村里人都说三道四,说我爹何德何能娶到我娘这么好的姑娘,真是上辈子积德了。

也难怪大家如此说,我爷爷在我爹14岁时,就过世了,那个时候,小姑十一岁,小叔九岁,奶奶一人辛苦拉扯着三个孩子,家里的日子水深火热。

幸好我爹已经14岁了,因为家庭原因,才上初二就辍学了,也就去下地赚工分!

小姑还在小学,放学回来也能帮忙,在家里煮饭,然后出去割猪草,捡牛粪,秋收时,拎着篮子出去拾稻穗。

虽然我爹能下地干活,可是只有大人一半的工分,队长看着我们家困难,有时给了五工分,有时四工分,多的时候六分。

每年我们家里的粮食都不够吃,我奶奶时常要出去挖野菜,晒干了,缺粮时拿出来,混着糠做成团团充饥,好不容易得张肉票,奶奶都宝贝似的拿去换了地瓜,薯,芋头回来。

我爹干活可勤快了,个头不高,干活特别卖力,话不多,却有一身的蛮力儿。

生产队下工后,我爹就去后山,砍两捆柴火,背着就回家。

有一日,下工后,我爹又像往常一样,去后山,不料还没到后山,就下起来瓢泼大雨,看这情形,是不能去砍柴了,可也不能空手而归啊!就想着顺手捡根木头也好啊!

突然,大雨中有人背着一捆柴火,山上雨大,路滑,一个不小心就摔倒了。

我爹心善,赶紧上前,发现是个老伯,老伯摔腿坏了,“哎呦哎呦”叫唤,我爹焦急问道:“大伯,来,我扶您起来,您怎么样,哪里摔疼了没?”

老伯见我爹热心又善良,感激地说道:“小伙子啊,谢谢你,我没啥大事,就是这腿疼得紧,起不来,走不了。”

我爹见老伯走不了路了,说道:“大伯,您家在哪里,我送您回去吧!”

就这样,我爹背着老伯,送他回了家,憨厚老实的爹,放下老伯后,就要转身离开。

老伯的女儿见恩人全身都湿透了,就拿来毛巾,给他擦身体,我爹害羞啊!

老伯家闺女长得可漂亮了,我爹脸一红,磕磕巴巴说道:“不…不…用了。”

然后转身冲进了暴雨中,老伯闺女在后面喊道:“唉,雨太大,歇一歇再走。”

我爹却头也不回消失在了暴雨中!

约莫半小时功夫,老伯闺女感觉院子有什么动静,就拨开窗帘子一瞧,这可不得了了。

只见我爹冒着大雨,把老伯那捆柴火给背了回来。

老伯闺女见此,就从房间里冲了出来,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转身去拿了一件蓑衣,可是当她跑出院子时,我爹神 出 鬼 没 不见了人影,只有一捆柴火静悄悄立在墙角!

老伯闺女,一边回屋,一边唠叨了起来,“唉,真是个怪人……”

正在给老伯收拾,包扎的老伯妻子问道:“闺女,啥怪人呢?”

老伯闺女说道:“唉,就是刚刚送爹回来那个小伙子,我见他浑身湿透了就给他毛巾擦擦,他说不用,我以为他回去了,不料,刚刚又送过来,爹的那捆柴火,我想给他送件蓑衣遮雨,怎料,我一出来,他又没影了,只有一捆柴火立在墙角里。唉,您说,他是不是怪人。”

老伯说道:“闺女,他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幸好有他,不然,你爹我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了?他可是救了你爹的命的人,以后咱们家要好好报答人家。”

老伯妻子说道:“这样好心肠的小伙子可不多见啊!也不知道他有对象没有?谁家女儿要是嫁给他就享福了。”

这老伯是村北生产六队的李长根,妻子翠萍,闺女李月梅!

“咦?老伴,你可知道他是哪个大队的?”翠萍问道。

李长根说道:“哦,说了,他说他是村西头第三大队的,怎么,想上门感谢他?”

翠萍说道:“是,我可得好好感谢感谢他,如果没有对象,我就给他介绍个对象。这样好的小伙子,可不能被别人抢了先。”

月梅惊诧道:“娘,您这是要把谁介绍给他啊?”

翠萍从头到脚打量了女儿一番,说道:“刚刚我看得真真的,那个小伙子长得可真不错,心也善,你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找婆家了。”

月梅一听,原来是要把自己介绍给人家啊,顿时红了脸,低着头,娇羞道:“娘……你可真坏。”

这边发生的事情,我爹自然是不知道的。他把老伯的柴火送回来后,就匆匆回家去了。

才到家,奶奶就着急了起来,“水生,你这是去哪里了,这么大的雨,也不懂得躲一躲,如果淋坏了,生病了,可不得了。”

小姑说道:“大哥,刚才那么大的雷,你没有回来,可吓死我们了!”

小叔也说道:“对啊,大哥,你刚刚去哪里了?”

奶奶:“好啦!水生,快去把湿衣服脱了,我去给你打热水,洗个热水澡暖和暖和。”

奶奶就去厨房,探了探小锅里的水,觉得可以,就提来木桶,把热水打了起来,提到了浴室门口。

我爹拿了换洗衣服,提着热水洗澡去了!

第二日,一早,村里的媒人丽红婶子笑呵呵来了,“水生娘,在家吗?”

奶奶听见有人喊她,放下猪食,匆匆跑了出来,一边还不忘叮嘱小姑,“闺女,快去给猪添食去。”

“哎呦,是他丽红婶子啊!怎么?有什么好事吗?”奶奶看到丽红婶子满脸高兴样,就知道有好事。

丽红说道:“水生娘,好事啊,真真是好事啊!有姑娘看上你家水生了。”

奶奶惊诧道:“是吗?哪家姑娘?”

丽红说道:“就是村北生产六队的李长根家的闺女,月梅,那可是一个水灵灵的姑娘,娶到了她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啊!”

奶奶有点不敢相信了,他丽红婶子,你说的可是真的,真看上了我们家水生?”

月梅,我奶奶自然知道,那可是一个漂亮姑娘,不仅人长得漂亮,干活可利索了,还有不少小伙子爱慕呢?

这么好的姑娘,怎么可能看上自己这个闷葫芦儿子呢?

丽红呵呵笑道:“这事怎么能拿来开玩笑,昨儿晚上,人家翠萍嫂子冒着大雨就来了我家,打听你家的情况呢?让我务必今儿一早来说亲呢?”

奶奶一听,高兴坏了,要知道,我爹今年已经二十有二了,在农村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同龄小伙子孩子都满地跑了,奶奶也早就托人帮忙介绍对象,只是,听到我家的情况,姑娘们都摇头拒绝。

因为此事,我奶急坏了。

如今,这么好的婚事,说来就来了,能不开心吗?

奶奶高兴说道:“好好好,太好了。”

就这样,双方父母约了时间,坐在了一起,商量起了婚事。

这个年代的爱情真的特别纯粹,不看家庭背影,有无房子,存款,彩礼钱也随意,只要男女看对了眼,三天就定下来,婚事就定在两个月后。

我妈进门时,家里还住着多年前太爷爷建的泥土房,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锅碗瓢盆接了一盆又一盆水,屋顶补了又补。我妈没有嫌弃。

新婚夜,我爹怯生生坐在床沿边,问道:“你,你咋就看上俺了?”

我娘:“你心善,是个难得的好人。”

说来,这是他们第四次见面,第一次就是送我外公回家,第二次,就是双方家长见面,按照我们老一辈就是相看姑娘,第三次就是定下了婚期后,双方父母让他们小两口去镇上买结婚用品,买婚服等。

如今,新婚夜就是第四次见面,双方还是有点陌生呢?

我爹见我娘夸他,高兴坏了。

冷不丁,我娘说道:“你真是个二 愣子,那天雨那么大,给你毛巾也不接,真是怪人。”

自从我娘嫁过来后,家里慢慢好了起来,我娘不仅是干活能手,心灵手巧。

一边去生产队上工,回来后就干家务,怕家里青黄不接,腌萝卜,腌菜干,以防不时之需!

还从外公外婆家抓来一窝草鸡,养在院子里,挖蚯蚓,抓虫子喂它们。说等它们长大了,下蛋了,就拿去街头卖钱,又是一笔收入!

我娘出嫁时,我外公外婆陪嫁了一台缝纫机,我娘手巧,给全家做衣服,做被子,做鞋子。

因为,衣服做的好,村里头大姑娘,小媳妇,都会裁块布过来,让我娘帮忙做衣服,裤子,我娘还能用边角料做围裙,做袖套,就算是做出来的围巾,也特别精致,小花边锁着,可洋气了!

尤其是农闲时,或者下雨天,我娘就天天在缝纫机前做衣服,缝纫机“哒哒哒”,小剪刀“刷刷刷”,布条在我娘手中飞舞着,转眼间,一件件漂亮的衣服就做好了!

我娘进门后,也不像别人家的大媳妇,吵着早分家,早发财,我奶奶不想拖累我娘,我娘进门两个月后,就提出分家!

我娘说道:“妈,不用,等小叔娶亲后,我们再考虑分家。”

第二年冬天,我出生了,家里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

我娘出去上工,奶奶带着我,我饿了,哭了,就背着我去田里,找我娘喂奶,我半岁多了的时候,我娘就背着我去上工!

转眼间,我也长大了,上学了,我娘给我添了一个妹妹,一个弟弟,村里也分田到户了,我们家里分到了二十多亩水田。

那个时候,小姑也出嫁了,小叔也到了娶亲的年纪。

此时,我们家里的日子已经蒸蒸日上,还建起来五间大瓦房,想要嫁给小叔的姑娘可不少。

小叔高中毕业,有文化,人长得帅气,还勤快!

后来,小叔娶了一个他自己中意的姑娘。

两个儿子娶上了媳妇,我奶奶终于松了一口气。

奶奶抓着我娘的手说道:“月梅,我们这个家,多亏了你,要不然我们水生可能还单着呢?”

这话我信,我娘更信,要不是我爹善良,救了我外公,又那么实诚,被我娘看中,就我爹那个性子,见到姑娘就脸红,一句话都不敢说,那会有姑娘看上他?

所以啊,我爹娶了我娘,村里人都说爹祖坟冒青烟,上辈子积德了!

要我说:“这哪是祖坟冒青烟,分明是善心化作了连理枝。”爹听了只是憨笑,转身又去院子劈柴火了。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爹我娘感情好的真让人羡慕不已,我爹从来就没有和我娘红过脸,家里一切大事小情都听我娘的。

我和弟弟妹妹们在爹娘的关爱与教导下长大成人,奔波在各大城市,各自在不同的领域有不错的成绩,我们始终记着爹娘的善良,继承她们的美德!

每当回到家乡,看到那五间大瓦房,以及院子里的一草一木,仿佛时光又回到了小时候。我仿佛又听到了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看到娘在灯下专注做衣服的身影。

0 阅读:16

曼梅玩转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