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马本斋,设下计谋后日军自己往里跳,这只能怪自己太矮!

柴米油盐评过去 2025-03-19 05:09:49

在一九四零年,马本斋带着部队在华北地区冲破了日军的封锁线后,到达了河北的深县,深县的地理位置是非常的重要,他是华北地区多个城市的咽喉要道,所以这个县城的战略位置是非常的重要,而马本斋在来到了深县之后,给予了周边日军非常大的压力,他的游击战术直接让日军胆战心惊,始终坐立不安的日军准备把对着马本斋进行剿灭。

日军在华北的主要的一些手段就是修建炮楼和搭建据点,然后在一些公路的两边又挖出了小沟,这是日军针对我军游击队的防御措施,他们每次进出的时候都会有汽车或者马车一类的交通公工具和一些重型装备,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像游击队那样灵活,所以他们每每都遭受到了我军的伏击。

日军为了改变这个被我军伏击的局面,他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在公路的两边挖了小沟,这样他们受到我军的攻击之后就可以跳进小沟中躲藏,而日军就直接胁迫村民们给他们挖掘沟渠。

让日军没有想到的是,村民们并没有反抗或者怠工,而是一个个的非常有劲的干活,这个行为直接让日军摸不着头脑,这让日军以为他们的扫荡或者三光政策把所有的村民给震慑住了,为了能够活下来才这么努力干活的,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马本斋设下的计谋。

日军想要针对游击队做出防御策略,在知道日军要挖建沟渠的时候,如果跟村民们说消极怠工的话,肯定会受到日军的迫害的,面对这样的情况下,马本斋若有所思的想着,要把村民们给日军挖建的沟渠能够为自己所用,最后他想到了一个万全的计策。

在投身到我军的之前马本斋有过在军阀手下服役的经历,他精通各种的工事,这些沟渠可以作为日军的掩体和防御手段,也能变成他们的陷阱,沟渠的挖掘是有一定讲究的,如果太浅的话就没办法进行掩护,如果太深的话战斗一开始就很难进行反击,这时马本斋就想到了,何不把这些沟渠给深挖呢?这样日军就没办法借助沟渠来正常作战了。

想到就做到,马本斋直接暗中和村民开始通气,让他们表面上对日军百依百顺,在干活上多多卖力,但是在挖掘的时候把沟渠尽量的往深了挖,这时村民们就立马的清楚了马本斋的意思,很快沟渠就很快的挖好了,而日军对村民的工作表示非常的满意,还直接夸奖他们说挖的好,都是良民,大大的良民!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都是马本斋设计好的。

日军的沟渠在挖好以后,马本斋便是直接开始了伏击行动,他开始就派出了一支小部队对着驻扎在安家村日军的一个据点进行佯攻,而这个据点的日军在受到我军的攻击之后,马上进行了求援,盘踞在衡水的日军就立马前来进行救援,他们前进的非常谨慎,之前就有多次的遭受了我军的伏击,日军在进入伏击圈之前他们就停了下来,直接进行了一轮火力的侦查,确定没有问题的情况才慢慢的来到我军设置的伏击内。

当日军进来之后,马本斋就马上命令部队开始攻击,而在战斗开始以后,一切都跟马本斋设想的一样,日军直接跳进了沟渠里面,可是在他们跳进去以后才发现这个沟渠的深度太深了,日军本身的身高就矮,这样的情况下根本就没办法进行战斗了。

而我军这边见到这个情况以后,马本斋就直接下令发起了冲锋,在距离沟渠只有几米的时候,直接朝着沟渠里面扔手榴弹,而在沟渠里面的日军根本就没地方可躲了,惨叫声不停的传了出来,这时马本斋之前对着沟渠里面的伪军就开始喊话,马本斋说你们要是想活下来的话,就把日军给我消灭,我就继续用手榴弹轰炸,在听到这话后的伪军,直接把枪口对准了日军。

在沟渠内的战斗结束以后,马本斋直接上前进行战场的打扫,沟内的日军全部都消灭了,而伪军方面也没剩下多少人了,这场战斗结束之后,我军缴获了不少的武器弹药,马本斋的策略也让日军说损失惨重,把日军挖掘的沟渠变成了他们的葬身之地。

在经过这次的战斗以后,整个战斗的经过直接传到了总司令朱德的耳中,朱德直接大声叫好,整个战斗直接把马本斋的军事能力给体现了出来,另外也体现了我军和民众之间的联系,就像主席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军民一心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