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张东雨”再到如今的“张皓越”,看得出来频繁改名的他是想挣扎一把,试图扩大点名气的。
可现实很残酷,年龄见长,演技见长,倒不见他火——没能在演艺圈站稳脚跟的张皓越一直游走于各大“上不了台面”的打酱油角色中。
这不,《梦中的那片海》里,他又来了。
他饰演的“李上游”一角,是一个应该就地改名为“李下流”的地痞流氓。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他是个过于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真小人。
以一举之力,李上游成为了主角团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好色、贪婪、阴狠、猥琐,为非作歹的李上游尽使些下三滥、不入流的手段。
因欲对贺红玲占便宜,齐天废了他一只手,从此他便怀恨在心,一直想报仇,出一口气。
不仅向公安局举报把齐天送进了监狱,还一面想勾搭赵小惠,一面利用怂恿黑子对付肖春生。
利用黑子对陈宏军刺瞎他眼睛的怨愤和肖春生对兄弟的义气最终害得肖春生挨了一记管叉。
可以说,李上游是将一切厄运推波助澜的始作俑者。
他可恨就可恨在,不仅“杀人”,还“诛心”。
看到坐了轮椅的老仇人肖春生,李上游不仅肢体挑衅,还穷尽侮辱,严重挫伤他的自尊心。
李上游更可恨的地方就是他就像是狗皮膏药一样,你甩也甩不掉,简直“如影随形”。
齐天的生意被他从中作梗,暗地搅黄了。
他甚至还大庭广众欺负佟晓梅一个弱小女子,完全没有底线。
如今的李上游不仅心怀旧仇,眼睛里还只有金钱,可以预见的是此后他还会不断给肖春生下绊子。
不过,退一万步讲,李上游这个角色可恨归可恨,但演员的演绎是真不错。
实话说,看得让人恨不得抽一个巴掌过去给他。
张皓越,名气上不了台面,但演技还真的没话说。
尤其是这种京味儿十足的角色,他简直信手拈来。
《胡同》里,他是从昔日的皇亲国戚沦落为街边混混的“索谦”索爷。
他游手好闲,油腔滑调还好面子、浮夸,虚荣、不靠谱。
但他也专情,对一个青楼女子是一片痴情,他的骨子里是善良的。
《什刹海》里,他是厨子杨师傅。
他骨子里是傲气的,但见到庄大爷的真本事也肃然起敬,不得不服,在醉八仙遇难时,他更是仗义相助的。
《全家福》里,他是吊儿郎当,处处针对王满堂一家,总趁人之危做一些腌臜之事的彪子。
这个角色不讨喜,但张皓越的演技却让人叹为观止。
尤其是堪称高光的那段在灭了玉满堂威风之后志得意满的一段唱戏,算得上一绝。
张皓越饰演“老北京大爷”是越发游刃有余,浑然天成也活灵活现,别人演是故作姿态的尴尬,他却有本事注入了灵魂,简称“有那味儿了”。
毕竟,他从初出茅庐的时候就演“京味儿剧”了。
在曾风靡一时的青春年代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那会儿还叫“张昊”的他就饰演了其中一个角色——汪若海。
这不算是主要角色,但却算是其中为数不多比较成功的角色。
大家都叫他“孙子”,他差点对乔乔霸王硬上弓酿下大错,许逊入狱后又和乔乔走到了一起。
除了这点值得诟病,总体上汪若海是最为人能接受的一个角色了。
他讲义气,尽管朋友们常常打击他的自尊心,但他每次都不计较,很够朋友。
而且对爱情也忠贞,从始至终,对感情都很专一。
最重要的是,他是最早醒悟的那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还能随形势改变自己,不沉溺于幻想,面对现实。
在别人吃喝玩乐浪费青春的时候,他早早就有了目标和计划,入伍参军,复原后考大学,最后汪若海成了小说家还是一名老总,他付出得到了回报。
那会儿,张皓越刚出道,就能把这个角色演得可圈可点,虽然戏份不算多,但是他也凭此出圈了。
就此,他走上了“北京爷专业户”的道路。
当然,张皓越没有长短腿,脱离了京味儿,他也塑造了不少好角色。
《大秦赋》里的韩非;
《风再起时》里的赵飞鹏;
《悍城》里的苏卫国;
《宋耀如·父亲》里的孙中山;
《天行健》里的闻一多;
《国家命运》里的任新民;
《流星蝴蝶剑》里的石鹏;
《独刺》里的阿贵;
《踏破硝烟》里的春上......
总体上,张皓越很多时候算是远离演艺圈的。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一鸣惊人之后,他并没有深耕影视剧,而是扎根在了戏剧舞台上。
也许是由于父母都是京剧演员的缘故,张皓越比较沉迷于戏剧这种直接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表演形式。
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张皓越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一名演员。
刚开始,他是专职演音乐剧的,在《想变成人的猫》《美女与野兽》《青鸟》《西区故事》等经典剧目中,他都贡献了优秀的表演。
但现实上的窘境是,张皓越发现音乐剧实在过于小众,在中国的发展土壤实在很贫瘠,他的处境是令人堪忧的。
可以说,如果不接接影视剧拍摄,张皓越生存都是一个问题。
毕竟,总不能一辈子啃老吧。
而且那会儿,他已经得要承担起一个男人的责任了——张皓越有一个女朋友陪他走了5年。
他再不能拘泥于“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日子了,他得想未来,给爱人一个归宿。
于是,他更多地转到话剧领域,再怎么说,话剧还是比音乐剧受众面多了不少的。
《北京法源寺》里的谭嗣同;
《查理三世》里的查理三世;
《兰陵王》里的兰陵王......
张皓越演话剧还是很有一手的。
“表演不是戴面具,而是让角色长到身上。”
曾在话剧《霸王歌行》的他,就一人分饰过13个角色,可以说他就没从台下下来过,最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他还能把每个角色都能刻画得入木三分,最终荣获了剧场话剧节的最佳男演员奖。
后来,他主演的话剧《查理三世》也让他获得了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与他一齐获奖的还是黄渤、袁泉,而且在国外演出时还被英国《卫报》大为赞赏:
“这个查理三世第一次有了说服力。”
这些光荣是由张皓越的努力争取到的,也是他对戏剧表演的热爱浇灌的。
但是说实话,对他来说,这一切都通通比不上他的家庭。
2016年,张皓越跟恋爱长跑多年的爱人步入了婚姻还有了自己的宝贝女儿。
以前,他觉得事业是他的唯一,但有了三口之家之后,他改变了既有的观念。
家庭成了指导他行动的第一顺位,对他来说,事业和家庭没有取舍,只有平衡,家庭永远是比事业更高上一个位置的存在。
其实在张皓越的圈子里,大多是放弃家庭的事业狂,这更符合男人的形象,但张皓越偏偏违背了大流。
他曾坦言,自己并不在乎别人说他没有事业心,他只在乎这个家能不能和谐,因为这是他所有精神力量的来源。
为了让妻儿过上更优渥无忧的生活,也为了能给他们更多的陪伴,张皓越更多地进入到了影视剧拍摄的行列中。
没啥,就是因为“来钱快”、“拍摄周期短”,他能快点回去陪妻儿,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人总是在纠结选择,其实很多时候压根就没选择。
选项其实都一样,都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
不愿意成为妻子“丧偶式育儿”的罪魁祸首的张皓越自然得尝事业发展不如意的苦头。
这是客观规律,人不能既要又要,那不现实,只是异想天开。
但仔细想想也挺值,起码张皓越拎得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洽的人是无敌的。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演的李上游演的不错,都有种想揍他的感觉!
汪若海演技不错[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