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疾病早期识别法,家庭作坊式养殖场,常见症状对照图谱,每日巡查不能少
在养殖界,鹌鹑可是个相当有特色的小动物。鹌鹑体型很小巧,鹌鹑蛋也是非常美味又营养的食物,鹌鹑肉也有它的市场需求。鹌鹑养殖相对来说比较适合家庭作坊式养殖场,它的养殖空间需求不像牛羊等家畜那么大。而且鹌鹑生长周期比较短,几个月就能出栏,收益相对比较快。比如说,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南方地区,像广东、广西,气候比较湿热,当地的很多小农户就会利用自家的院子或者一些比较简陋的小棚子来养鹌鹑。这些地方土地资源有限,养鹌鹑这种占地小的家禽就比较合适。
对于家庭作坊式养殖场来说,鹌鹑养殖有不少痛点。首先就是养殖技术的要求也不低,虽然鹌鹑小,但是它也容易生病,要是不懂怎么照顾,鹌鹑的死亡率可就高了。还有啊,鹌鹑的市场需求也是有波动的,要是养多了卖不出去也不行。这时候疾病预防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每天得好好巡查。
就拿我之前听说过的例子说吧。有个湖南的朋友,他在自家的后院搞了个小型的鹌鹑养殖。刚开始的时候啥都不懂,就是看到鹌鹑市场不错就想试试。他养了一小批鹌鹑,大概几十只的样子。一开始鹌鹑都好好的,可是过了一阵子,他就发现有些鹌鹑不太对劲了。有些鹌鹑变得没什么精神,不爱吃东西。他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就到处打听。后来才知道,可能是温度没控制好,再加上他喂的食物可能不太均衡。他那个地方是南方,夏天温度特别高,他就只是简单地给鹌鹑的笼子遮了点阴凉,没有采取更有效的降温措施。鹌鹑在这种高温又吃不好的环境下,就容易生病。
再讲讲北方的一些情况,比如在华北地区,有个养殖户叫老李,他之前没接触过鹌鹑养殖,但是看到邻居养鹌鹑赚了钱,他也想试试。他用之前养鸡的一些经验来养鹌鹑。他没有考虑到南北地域差异,北方干冷,湿度比较小,通风要求也不一样。他按照养鸡的方式,通风口开得比较大。结果导致鹌鹑很容易感冒。而且鹌鹑很容易受到惊吓,在一个不太安静、又温度不适宜的环境下,更容易生病。
鹌鹑生病可不是一个两个的事儿,根据一些养殖户总结的经验,鹌鹑常见的疾病有好多,而且还有一些典型的症状。比如说新城疫,得了这个病的鹌鹑会精神萎靡,翅膀耷拉着,拉的粑粑也不是正常的颜色和形状。还有新城疫早期,鹌鹑可能会有咳嗽的症状,这就像我们人感冒初期会咳嗽一样。还有腺胃炎,这时候的鹌鹑啄食可能会有异常,羽毛也不是那么光亮,看起来有点杂乱。就像那种有点病恹恹的感觉,不像健康鹌鹑的羽毛那样蓬松又光亮。这些症状需要我们细心地去观察才能发现。
这里我顺便给大家说说三种绿植,虽然和鹌鹑养殖看起来没什么直接关系,但是在养殖环境里,合适的绿植也可能发挥作用。一种是绿萝,它比较耐阴,在温度稍微低一点的时候还能活得挺好,而且它能吸收一些有害气体来净化空气。还有龟背竹,它比较适合在稍微湿润一点的环境里生长,叶子宽大能调节一定的空气湿度。再有就是芦荟,芦荟比较耐旱,在比较干燥的环境里也能生存,而且它有一些药用价值,如果鹌鹑有一些小的外伤,芦荟捣碎了外敷可能会有帮助。和上面说的鹌鹑在不同环境下易生病的特点对比,就能发现不同的养殖环境和鹌鹑的健康息息相关。
在我们国家,不管是南方的散养形式,还是北方的一些小作坊式养殖场,鹌鹑养殖都需要重视每日的巡查。这就像我们每天出门前要收拾东西一样,是个必须的步骤。
比如说在江苏的一些农村,家庭式的鹌鹑养殖户不在少数。有个张大姐就在家里养了一百多只鹌鹑。她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鹌鹑。她会把鹌鹑一个个都看过来,看看它们的精神状态,有没有吃多少食。有一回她发现有一只鹌鹑不吃东西,而且站在那里也不动,她还以为这只鹌鹑是老了要不行了呢。但是她还是细心地把这只鹌鹑单独拿出来,给它喂了点水。过了半天,这只鹌鹑就开始有精神了,后来她发现原来是喂的食物里进了虫子,鹌鹑不喜欢吃。这要是晚发现一会儿,说不定这只鹌鹑就生病了。
还有个四川的朋友在网上分享过他的养殖经验。四川的气候湿润,他在养鹌鹑的时候就特别注意防潮。他会在养殖笼的下面铺一些干燥的木板,还会经常换鹌鹑喝的水。他还发现,在潮湿的环境下,鹌鹑更容易滋生细菌,得肠道疾病的几率就会增加。他就会经常留意鹌鹑粑粑的形状和颜色,如果发现有异常,他就会赶紧隔离那只鹌鹑。他的养殖笼虽然不大,但是他把里面布置得很温馨,有休息的地方,有活动的空间,而且温度他也是能够控制的。他会根据季节的变化,把养殖笼放在不同的地方,夏天放在比较凉爽的角落,冬天放在避风的屋子里面。
鹌鹑养殖还和地域差异有很大的关系。南方地区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大,尤其是在雨季的时候。而且南方的养殖方式比较多样化,有散养也有笼养,像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他们还会利用一些天然的草地和树林来散养鹌鹑,这种方式养殖出来的鹌鹑品质可能更好,肉质也更鲜美。但是也因为环境比较自然,鹌鹑接触到的一些细菌和寄生虫可能会更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就更要精细化。比如在云南的一些山区,养殖户们会和当地的兽医合作,定期给鹌鹑做一些检查,还会给鹌鹑喂一些预防疾病的草药。
北方的养殖环境和南方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北方冬季寒冷,养殖户需要给鹌鹑提供足够的保暖措施。而且北方的养殖规模可能会比较大,因为北方的土地和气候条件适合大规模养殖。但是这样一来,鹌鹑之间的密度就会比较大,疾病的传播速度就会很快。比如说在东北,有个养殖户养了几千只鹌鹑。他为了防止鹌鹑生病,会经常对养殖场进行消毒。他每天会观察鹌鹑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饮水情况等。他发现如果鹌鹑长时间站在那里不动,很可能就是身体不舒服了。他还注意到,北方的鹌鹑在冬季容易出现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所以他会在饲料里添加一些维生素C和A,来增强鹌鹑的免疫力。
从鹌鹑的不同生长阶段来看,幼鹑时期的鹌鹑是最容易生病的。它们就像刚出生的小孩子一样,抵抗力特别弱。在这个阶段,每天的观察更是不能少。幼鹑的体温调节能力还不完善,需要给它们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比如说,刚出壳的幼鹑,温度要保持在35 - 37摄氏度左右。如果温度稍微低一点,幼鹑就会挤在一起,像个小肉团子一样,还会发出叽叽叽的声音,这可能就是在表示它们觉得冷。而且幼鹑的消化系统也不完善,喂养的食物要特别注意。有的养殖户在幼鹑的时候不注意饲料的质量,结果幼鹑的肠道就出了问题,变得消瘦,生长缓慢。
随着鹌鹑慢慢长大,它们的抵抗力会逐渐增强。但是也还是会面临一些疾病的风险。成年鹌鹑在繁殖期的时候也需要特别的照顾。比如在广西,有养殖户发现,在鹌鹑繁殖期,如果营养跟不上,鹌鹑产蛋量就会下降。而且这个时候的鹌鹑也容易出现一些生殖系统的疾病。所以这个时候,除了日常的巡查,还要注意饲料的营养搭配,给它们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在日常巡查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看鹌鹑的精神状态、采食、饮水和排便情况,还要注意它们的羽毛状态。健康的鹌鹑羽毛蓬松、光滑,如果发现鹌鹑的羽毛竖起来或者没有光泽,那可能就是鹌鹑生病了。就像我们人没精神的时候头发也会变得松散一样。而且鹌鹑的脚垫如果潮湿或者红肿,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比如说在河南的一些养殖场,有养殖户发现鹌鹑脚垫红肿,经过检查原来是养殖场地面太潮湿了,鹌鹑一直站在上面,脚垫就生病了。
而且鹌鹑的疾病传播速度是比较快的。如果我们发现有一只鹌鹑生病了,没有及时隔离和治疗,过不了多久可能就会有其他的鹌鹑生病。就像在江苏的一个养殖大户那里,刚开始只有一只鹌鹑有点精神不好,他没太在意,结果第二天就发现有好几只鹌鹑都有同样的症状。他赶紧联系了兽医,把生病的鹌鹑都隔离起来进行治疗,对养殖场也进行了全面的消毒,才没有让疫情扩散。
鹌鹑养殖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精力和心血的工作。不管是南方的散养还是北方的笼养,不管是春季的防虫还是冬季的保暖,每一个环节都和鹌鹑的健康息息相关。每一天对我们养殖户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我们要每天认真地去巡查,细心地去观察,才能确保鹌鹑的健康生长。
那我就想问问大家,你们在养殖鹌鹑或者其他家禽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那种特别难发现的健康问题呢?或者你们有什么独特的预防疾病的小妙招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