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金之都”破解产业同质化难题,拼多多千亿扶持产业破壁人

量子连线 2025-04-27 13:15:54

文|龙二

永康,位于浙江中部,四通八达。

永康是中国最早的“五金之城”。据《道光永康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就流传“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的民谣。

改革开放之后,永康人传承了“五金之都”的产业发展。

(永康市旧貌)

1981年永康古山镇大面积出现五金家庭作坊,1982年首家民营五金厂在永康创办,主要生产防盗门铰链;

1992年永康五金城首期市场开业,780 个摊位年交易额突破 1 亿元;

1996年全国第一届五金博览会在永康举办,吸引10万客商,成交额 5.69 亿元,“五金之都”名号一炮打响。

如今,永康拥有五金企业超6万家,防盗门、保温杯等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首屈一指,防盗门占全国70%,生产全球1/3保温杯,厨具生产更是永康支柱产业,出口覆盖194个国家和地区。

五金给永康人带来了财富,但是如今随着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许多问题也开始显现。

永康大部分企业以代工为主,严重产能过剩——经常几百家企业采用一样的流水线,生产着相同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产业内部恶性竞争,国际关税调整也给永康厨具出口带来了打击。

永康民营工厂近年来利润越来越低,量子连线访问了当地一些企业,他们表示当下代工企业普遍利润低于5%,部分工厂甚至不赚钱,开工仅为了养活工人。

(永康产业带)

永康企业急需摆脱“同质化恶性竞争”产业难题,找到新的市场增长点。在这场转型战役中,我们通过研究永康产业内部,发现了两个“产业破壁人”。

一个是靠优化供应链突围,刚诞生一年就做到拼多多厨具类目TOP10的"蓝洁仕",还有一个是从传统代工厂转型品牌成功的"伊之福"。

它们给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破局路径,都取得了成功,非常值得参考。

01 破局案例一:“蓝洁仕”优化供应链,摆脱质价同质化

95后女孩圣鹿和朋友2024年回到家乡永康办厂创业,仅一年就做出年营收超6000万元的厨具品牌“蓝洁仕”。

圣鹿之前在一家厨具电商公司做销售运营。她发现市场上的厨具,并未满足当下年轻人烹饪的需求。

年轻人喜欢做西餐,做蛋糕时1 克的误差都会影响口感,但市面上电子秤要么贵,几十块,要么精度差,误差接近3-5克。 依托产业带资源,她联合工厂研发新型电子秤,精度到0.1克,售价仅十几元,刚上线不久日销就超过了1000件。

圣鹿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借助永康产业带丰富资源,优化传统生产流程,通过大幅提高供应链效率,做出了比市场上更有“质价比”的新产品。

例如,电子秤主要成本是人工装配,“蓝洁仕”产线负责人就让合作的芯片厂家先把芯片和部分零件装好在电路板上再给他们,这样就省掉了一部分装配工序,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又提升了产品品质。

“蓝洁仕”还不断挖掘可替代零件,优化生产流程来进行生产,使得其产品更具质价比。

圣鹿团队这种提升供应链效率的方法,与马斯克造SpaceX火箭、Tesla汽车时的方法论如出一辙,颇具“第一性原理”的意味。

(“蓝洁仕”优化产业带生产模式,提效供应链)

在马斯克进入航天领域之前,造火箭就是“天价”。马斯克进入产业后发现1500美元的航天器门把手与30美元的超市日用门把手并无本质区别,他大胆进行替换。

在火箭外壳材料选择上,马斯克摒弃了行业通用的130美元一公斤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转而采用4美元一公斤的不锈钢。虽然不锈钢重量是碳纤维的5倍,但其耐高温特性使隔热层成本降低70%。通过优化结构设计与焊接工艺,星舰最终减重40%,实现总成本下降90%。

“通过供应链端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我们产品质量好又更便宜,还符合用户消费趋势,自然一上线就爆单”,95后的圣鹿总结。

圣鹿团队继续在供应链上优化流程和工艺,降本提质。他们后续打造多款厨具产品,例如铁锅等厨具都有着领先产业的质价比,一上线就成为爆款。“蓝洁仕”还获得了拼多多黑标(品牌标识认证商家,平台质检背书)。

02 破局案例二:从出口代工到自营品牌,“伊之福”通过创新摆脱产品同质化

“伊之福”厨具创始人周志宇也是浙江永康人。

他在2012年建厂,原本做的是其他五金类产品,2015年开始生产制作各类厨具。最开始周志宇的工厂主要为欧美地区企业代工,同时也为国内大品牌“九阳”等代工。

随着产业带同质化竞争愈发严重,代工利润越来越少。周志宇发现自己辛辛苦苦造产品,国外品牌放个Logo就能翻3至5倍价格卖给消费者,而自己只能分到几个点的代工利润。

“我看到了未来,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才有活路”,2020年周志宇下决心做自有品牌,他因此注册了“伊之福”。

做品牌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还需要有消费者趋势洞察,这是周志宇这样代工企业之前缺乏的。

周志宇认为拼低价出不了品牌,“你卖 50 元,马上有人卖 40 元,甚至 30 元,大家只能靠压价抢生意,最后把品牌口碑都搞坏了”,他认为摆脱同质化困境,做品牌办法就是围绕用户需求做创新,靠新设计、新功能吸引消费者。

而互联网是最能和用户互动的地方。2020年“伊之福”入驻拼多多,周志宇在拼多多业务小二的运营策略指导下,开始搭建电商团队,针对性地开发产品。

拼多多向周志宇团队开放用户数据,并且进行新品研发指导。

“拼多多的小二天天扑到产业带里去,他们还有用户数据,会提非常多有用的建议给我们,指导我们进行创新产品生产,例如爆款喷倒一体壶的灵感就来自拼多多用户的反馈”,周志宇说。

“伊之福”通过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平台数据,洞察用户需求,先把研发的新品上架看用户反馈,然后根据反馈再不断优化,最后产生创新爆款,建立品牌认知。

“我们老一辈做饭,酱油醋就会搁在原装瓶里,但年轻一辈无论是否经常烹饪,他们都乐意使用各类精致的容器去盛放调料”。

针对年轻一代的这一消费特点,周志宇推出了很多精致的厨房用具,“一要好用,二要品质,三要好看”。“伊之福”推出的如单手按压冰块模具、喷倒一体壶、乌檀木不锈钢双面菜板、食品级硅胶铲勺等,在拼多多均成为爆品。

(伊之福创新产品)

周志宇表示,拼多多对比其他平台,给予产业带新品牌更多机会。

“拼多多只要新品牌产品质量好,创新符合用户需求,不用投入营销成本,搭上官方运营活动就能卖爆。我们一个员工能管3个拼多多店铺,而有的电商平台需要复杂的引流和运营,新品牌需要投入品牌营销成本,需要6~10个员工去运营一个店铺”,周志宇说。

周志宇的产品部门进行原创设计,并且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提升竞争壁垒。通过建立新品牌,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伊之福”很快就在电商平台取得了成功。目前“伊之福”在拼多多的所有店铺均是黑标品牌,一年能在拼多多上销售1亿元的厨具。

拼多多还通过运营的方式,让利“伊之福”这样产业带优质商家——通过推广费返还,如给广东隐形眼镜厂家每月40 万元返还,还有保证金下调,大家电类目保证金从 1 万降至 500 元。

拼多多这些举措,把利润留在了产业带里,直接降低商家运营成本,鼓励商家节省资金被投入到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中。

拼多多的黑标认证和百亿补贴资源位,帮助产业带商家实现品牌溢价。平台通过用户教育推动消费者认知升级,“伊之福”通过黑标认证之后复购率翻了好几倍,形成 “生产高品质创新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继续创造高品质创新产品” 的正向循环。

“伊之福”是永康产业带少数这两年还保持高增速的企业。“证明我之前做的选择是对的”,周志宇表示。

品牌产品创新给周志宇的企业创造了远高于代工的利润,通过创新摆脱了同质化竞争。随着国际关税的动荡,更让周志宇坚定了做品牌的决心,如今他们工厂只有30%的产能还在做代工。

03 拼多多入局,千亿扶持破局者

永康的“蓝洁仕”和“伊之福”两个产业带同质化难题破局企业,都属于拼多多“千亿扶持”重点支持项目。

拼多多的 “千亿扶持” 计划于2025 年 4 月 3 日正式启动,计划未来三年内将投入超 1000 亿元资金和流量资源,重点覆盖中小商家、农特产区及跨境供应链,目的在推动产业带升级、激发消费活力,构建 “用户 - 商家 - 平台” 多方共赢的生态体系。

“千亿扶持”是拼多多继 “百亿减免”、“电商西进” 等政策后推出的又一重磅商家扶持战略。

例如,针对永康厨具、惠东女鞋、六安婚纱等产业带,提供用户数据洞察、供应链改造建议、黑标品牌孵化等全链路支持。 拼多多的补贴并非简单降低成本,而是定向资源倾斜。

首先是流量补贴:帮助优质新品牌曝光,例如帮助蓝洁仕、伊之福等优质新品牌快速获得市场认可;

其次是技术补贴:用户消费数据共享,指导伊之福开发喷倒一体壶等爆品;

最后政策补贴:“新质商家扶持计划” 为优质商家提供技术和推广费用减免,让它们有更多资源投入产品研发和生产。

这种多维补贴模式,使商家从 “依赖低价” 转向 “依赖创新”,最终实现产业带创新企业利润的可持续增长,摆脱同质化竞争。

量子连线认为,拼多多的千亿补贴本质是“产业利润再分配” 工具 。

通过降低物流、营销、研发等环节的成本,将原本被渠道商、中间商赚取的利润重新分配给生产商、品牌商和消费者。

同时,通过运营扶持、黑标认证等方式,将产业链利益重新分配,把“蛋糕”奖励给主动做创新的产业带优质企业,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良好产业创新生态。

这种模式不仅破解了传统产业带的同质困局,更为全国 2000 + 产业带提供了 “制造升级” 的可行路径。

The end

0 阅读:2

量子连线

简介:《量子连线》深耕智能产业-让商业创新者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