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每月2千生活费不够,父母吃面条不舍得加菜,你家呢?

育娃百宝箱 2025-03-04 23:18:05

小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是全家欢喜的一天。

大家都围着他,询问彼此的大学生活梦。

当谈到大学一个月要花多少钱时,小李抬头说:“大概两三千吧,不然生活有点紧。

”爷爷奶奶微笑着点头,还夸奖孙子懂事。

这时,小李的妈妈却在厨房忙活,听到这话,砸进锅里的盐有些多了。

节俭的母亲抿嘴一笑,没有说话,却心里在琢磨这钱怎么过。

家长们的无私付出

中国式父母总是默默地为孩子准备好一切。

小李的妈妈每月都从工资里挤出2000元,作为小李的生活费。

即便家庭并不富裕,但她坚信,不能让孩子在外求学时吃苦。

她说:“孩子没在家的时候,我们就简单一点。

”于是,一锅面条、一点酱菜,俨然成了一家三口的日常晚餐。

许多家长跟小李的妈妈一样,宁可自己吃得简陋,也不愿让孩子在外面吃不好。

每次孩子出门在外,她总会偷偷向别的家长打听一些“省钱大法”,为的就是让自己多存点儿给孩子。

可以说,他们的付出是无偿的,甚至很多时候,连他们自己都习惯了这种付出。

父母省吃俭用的日常

孩子们看不见的是父母在厨房里的“算计”。

一锅清汤面里能省下一点绿叶蔬菜的钱,每天的一餐可以不饱,但不能缺少。

小李的妈妈经常听到这里的邻居提到生活的艰难,“居家过日子没有不精打细算的”,她一边做饭一边说。

有一位家长聊起,孩子爱吃的麻辣香锅每周末总得来一回,但对于要给孩子汇生活费的关键时刻,她和丈夫总是以一碗面换一盒方便面的日子度过。

正是如此,孩子们的欢笑和梦想从来不断,回忆起来的大学故事中,家长们的贡献不可或缺。

大学生与父母的立场差异

小李的同学阿丽在刚上大学时,成功“要”到3000元每月的生活费,但当她第一次给父母打电话后才意识到,这些钱是通过父母的节衣缩食得来的。

她似乎意识到,自己的享受要求是父母负担起的巨大压力。

大学生与父母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信息与价值观的差异让他们在花销方面产生分歧。

有些学生觉得2000元花得紧张,父母总是觉得“够了够了”。

这种分歧常常让无数家庭冒出争执。

父母的不理解和孩子的要求,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感恩与理解

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很多大学生在步入职场后才更能体验到父母的辛苦。

有位大学生毕业后说:“以前觉得爸妈每个月能给2000元是理所应当,后来工作后,发现省下2000元是多么不容易。

”在这种情境下,理解与感恩显得尤为珍贵。

我们常常忽视了父母的辛勤付出,不是因为疏忽,而是因为这种付出太过于常态化。

其实无论是2000元还是3000元,背后都是父母努力所托付的期盼。

希望有一天,孩子们能站在父母的立场,以更深的理解和体贴去回报那些默默付出的人。

中国父母的付出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爱,而真正的爱是能彼此心生理解,孩子们也许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那些节俭背后的铺排,但一声“谢谢”和一份理解,已经足够回馈许多。

希望这种互相理解和关爱的故事,在更多家庭中上演,让父母和孩子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

这样,当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孩子也步入为人父母的行列时,他们便会用自己的方式,延续这份无言的爱。

6 阅读:4534
评论列表
  • 2025-03-25 05:09

    谁没上过大学一样!如果不是消费特别高的城市,生活费绝对超不过2000!奶茶,外面聚餐。。。等等这种,根本没必要!

  • 2025-03-25 08:01

    家庭成员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待遇,不搞特殊伙食就行,别自我感动,饿肚子啃馒头,给孩子大鱼大肉

  • 阿芙 14
    2025-03-28 15:06

    我女生,目前大四快毕业,生活费一直是1500,没觉得不够用,有时候还能攒下几百块。也有可能是湖南物价不高,学校食堂的饭也相对便宜吧(食堂吃饭一般15一顿)。不过我是不化妆不出去玩的宅女,要是喜欢打扮的女生可能就不太够了[笑着哭]

  • 2025-03-30 21:30

    我是在深圳工作,除去房租一个月花一千,然后父母这边在老家不用房租,给一个月三千的生活费,他们都不够用,唉,真难养,我大学所有费用都是借的,需要我另外攒钱来还,父母和父母真的差很多

    天辰 回复:
    疯了吧,自己的钱放自己手里,不够用就自己去赚,给基础生活费就好,参考农村五保户的补贴
  • 2025-03-24 22:41

    孩子没在一样要吃啊!不说多好,反正每天要有肉,鸡肉,鱼肉,猪肉换着来,其实天天吃,吃不了多少的。

    不见光 回复:
    大学学校食堂挺贵的
  • 2025-04-16 16:22

    比节省,是可以做到的。看你自己内心。不管你是学生还是打工的,一心想要节省,外在的影响不了你。能确定的是,一旦钱越挣越多,节省是不复存在的,在你的眼中或许存在节省,对于别人来说,就是奢侈。

  • 2025-04-11 22:03

    我小孩读大学时,我就跟我儿子讲了,他是大学生了,算成年人了(有身份证的人),该懂事了,家里挣钱不稳定(收入不固定)他读大学期间,我跟我老婆把每个月挣的十分之一寄给他,如果我们那个月挣了两万二,我们一号的时候就寄二千二给他,他要自己学会管理钱,这个月能拿到二千二,说不定下个月我们只挣一万五就只寄给他一千五。我小孩也就从那会开始自己学着管理钱规划钱节省钱了。有人问你们没挣到钱怎么办?能咋办,借钱给孩子寄过去呗,难道跟小孩说没挣钱所以这个月生活费一分都没有吗,只能我们夫妻俩想办法借钱寄给孩子,好在那段苦日子熬过去了

  • 2025-04-15 20:52

    我上大学时没有固定生活费,每周和家里通电话时都会问我钱够不够用,够用就不要,不够就要。不过我大致估过二三线城市,一个月一千多也够了,我也没去打工啥的。除了毕业前一个月,每天都请别人吃饭,那个月花多了点

  • 2025-03-28 10:53

    还要被许多学生说家长没苦硬吃呢

  • 2025-03-30 16:52

    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

  • 2025-03-16 22:51

    我的原则是。一个家里花钱的不能比挣钱的生活费高。单论生活费。(学费,材料费那些不包括)

  • 2025-03-25 18:31

    我上学一个学期是2000

    刚刚 回复:
    看什么年代,我还30元一个月呢
  • 2025-03-24 22:42

    大学时期 时间相对宽裕很多 完全可以勤工俭学 我孩子一个姐姐大学做家教 参加各种比赛 所以一毕业就去曲江做代课老师了 现在自修心理学 以后准备考研 我孩子上学期拿到一笔奖学金 够吃一学期学校餐厅

  • 2025-04-14 20:46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穿名牌衣服,用高档手机,

    无牙仔爱吃鱼 回复:
    呃,虽然但是,农村又不是山里,有稳定工作的都还是有点钱的,而且地区差异也很大,内蒙古的农村和陕西山西的农村能一样吗?江浙沪的农村也富啊,你说的那叫偏远山村
  • 2025-04-16 10:02

    上学那会第一部手机也是自己打零工赚的一天那会就30元,电脑也是1400元淘的网吧退役机记得硬盘是80G的。那个时候生活费和物价是真的低,没其它乱七八糟花销。

  • 2025-04-17 16:37

    早饭5块午饭10块晚饭10块,一天25。一个月750。一天零花10块。1050,杂七八啦de350。一个月1500够够的

  • 2025-04-21 23:54

    看了心塞, 大学毕业就要失业,部分同学还要领低保,,可他们能体会父母无条件付出的艰辛吗

  • 2025-03-25 09:18

    我自己一个人也正经炒俩菜做饭,每顿饭灶台不生火我都感觉没吃饭,哪怕是煮泡面,也要切一些东西进去。。治好了我对象爱吃零食的坏习惯,她都没机会吃[笑着哭]

育娃百宝箱

简介:收纳丰富实用的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