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李迎希听闻自己是中将改授少将,遂向粟裕反映,结果如何

枕猫 2025-04-19 20:13:37

1955年5月,时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李迎希得到内部消息,自己将被授予中将军衔,十分高兴,然而当年9月22日那天让他终生难忘。李迎希接到通知他只是被授予少将军衔,气得差点把茶杯摔了,当时授衔原定中将175人,少将1360人,两者之间含金量可想而知。

事后他听闻是有人在背后说坏话,这才导致自己“名落孙山”当即给自己的老首长粟裕写信,痛斥对自己的不公。

【部下的控诉】

不久在粟裕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蜡黄的信封,粟裕一看信封表面,认出是李迎希的字迹,抽出信纸展开一看,顿时一皱眉头,心中尽是满腹牢骚。

李迎希跟随粟裕多年,他深知这位老部下耿直的脾气,以他的性子,如果抹不直得话,说不定他还会闹到毛主席那里去,不过自己也十分为难,首先整个授衔的评定是非常严格,不会因为个别人的干预就改动。

那时候革命老同志都比较淳朴,有些人还主动要求降衔,而自己老部下这种“不吃亏”的态度,容易遭人唾弃。如果放任不管或者敷衍的话,又会被老部下认为是坐着说话不腰疼,从而寒了部下的心,以致威信受损。

于是在回信中他首先肯定了李迎希的功绩。

【出生贫寒】

1902年4月17日,河南省商城县吴河乡一个瘦弱的婴儿降生,男人焦急的神情终于消失,妻子将刚生孩子紧紧抱在怀里,丈夫提起菜刀将家里两只老母鸡中的一只给宰了,另一只留着下蛋。夫妻俩给孩子取名李迎希,过了两年家里又迎来一个弟弟。

父母对兄弟俩非常疼爱,李迎希曾上过三年私塾,后来因为田地年年歉收,家里太穷了供不起自己,只能辍学放牛,长大一点有力气,便跟着父母种地,他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除了有空的时候,自己跑到学堂偷听之外,还发誓让弟弟读上书,为此他去城里打工。

24岁的李迎希在城里听闻到社会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北伐、黄埔军校等等事情,同时他也接触到了共产党思想。

当时全国不少农村地区在进步青年及共产党思想的影响下成立农协会,主要与地主作斗争,为农民争取权益,1926年李迎希也加入进来,农协会并不单纯是临时组织,有自己的组织框架,他们白天种地,晚上抽出时间办夜校,学习知识文化。

李迎希在这种氛围的感召下快速成长,接着组织当地民众成立游击队反抗土豪劣绅的盘剥。1927年,全国各地血雨腥风,在这种环境下,李迎希带着游击队与前来搜捕的军警展开抗争。

那些曾经受到压制的土豪劣绅立马报复,他们没有抓到李迎希,却把怒火撒到其家人身上,李迎希的父母、弟弟被抓,残忍的敌人将他们全部处死。在外躲避的李迎希得知噩耗,气得当场晕厥,苏醒后的他发誓要给家人报仇。

第二年,4月份,他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年之后,李迎希再次参加商城起义,全面占领这座重要的战略要地。很快由于他表现英勇,组织上正式任命他为游击队的大队长。后来李迎希又进入红军开办的学校学习。

1932年是李迎希人生转折的大事年,当时他担任商光边独立师副师长,他率部参加了苏家埠战役,此战打败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歼灭数以万计的敌人。

可就在这时前方在打仗,后方却开展肃反运动,李迎希虽然取得战功,不仅没受到嘉奖还被保卫部门隔离审查,原因是有人指控他是第三党,李迎希闻之大呼冤枉,全家都为革命死光了,这要是被杀头了,找哪里说理去。

李迎希大怒,将审讯人员怒斥一顿,你们要整就整我,何必让我牵连别人。审讯人员见没办法撬开他的嘴,最终在三个月后把他放了,李迎希出来后胡子拉碴活像个叫花子。

不过这还没完,李迎希的副师长被撤,发配到后方搞起了文职工作,且一直担任团级工作,想必是当时骂得太狠,得罪了人。审查之后,李迎希被撤了职,调去当后方参谋,从此再也没有升过职。

这也与粟裕猜想的一样,当他把信交给军委其他负责人看的时候,大家也是颇为感慨,不仅仅回忆起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那些苦难的肃反时期,又哪几个能保持他这样的气节。

中央军委决定就李迎希的评衔结果不变,粟裕听了之后刚要发火,随即而来一个“但是”,军委要把李迎希的行政待遇由少将的八九级直接提到中将最高的六级。

粟裕听闻之后这才点了点头,好在大家也都能理解粟裕的苦衷,再说李迎希确实有两把刷子,他不仅战术战略过硬,居中策划及战法也很强。

粟裕当即给李迎希写去了回信,在信中粟裕将情况及时做了通报,李迎希看到老领导为了自己的事情忙前忙后,也是非常感动,对于给予他行政6级的待遇,他喃喃自语:我并不是一定要中将军衔,我只是想让他们知道情况,组织确实没有忘记我。

妻子谢荃见丈夫态度缓和了不少,也趁机劝说:“你看你的上级张才千不也刚刚只是授了一个中将,他还说好了要降衔呢。”李迎希本身性格耿直,脾气火暴,听了妻子的唠叨,回复说:“老娘们懂什么。”

李迎希的耿直性格正如妻子所言确实也得罪了不少人,此外他在担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时,对财政抓得很紧,别人甚至讥笑他为抠门,不过碰到给基层士兵修缮营房,改善伙食的要求,直接大笔一挥,如果是提高干部福利待遇,他便装聋作哑,搞得别人意见老大,于是就在背后说的坏话。

彭德怀离职后,好多与他有过交情的人都避而远之。原因之一就是彭总秉性耿直,治军严明,对于军中一些不好的风气,他可是敢当面指出的,李迎希胆子很大,不怕受到牵累,主动找彭德怀聊天,成为唯一一个彭德怀能够说真心话的老同志。

离休后的李迎希并没有闲着,又一次得罪人的嘴炮,有一次他听说干部食堂里买来一批甲鱼,脑海中浮现出美味的甲鱼汤画面,馋得他直流口水,当即叫来秘书。让他把眼睛擦亮点,待会儿去挑一只肥的,早点去可别让他人抢占先机,这种率性而为的性格充满戏剧性。

等了半天工夫,他还在惦记晚上甲鱼汤的配菜,却见秘书两手一摊。

“咋啦?去晚了。”李迎希问。

“我第一个去的。”秘书愤恨回答。

“甲鱼没到,还是分完了?”李迎希。

“好多,正往我伸脖子呢,又大又肥,只是说先让在职的首长挑。”

这不说还好,李迎希听闻,一蹦三丈高,这明明就是搞特权,搞特殊。

那股当年评军衔的气势又来了,加上已经离休,多多少少感受到人走茶凉的悲悯,再说现在也没什么事情干可以转移注意力,这心里火越烧越旺。终于等到一次机会,在大会上李迎希开启自嘲模式。

“今天啊,我要说个事,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小王八。”大家一听知道老李这是要发威,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准备拉意大利炮。“为什么我这么说呢,你看看,在职的都是亲爹亲妈养着,怎么一离休就转成后娘养了,吃个王八还只能分小的。”

旁边人瞅见他越说越起劲,怕大伙脸上挂不住,赶紧捅了捅他,李迎希老大不情愿,这才曹操结束发言。不过当天晚上,一条肥大的甲鱼送到他家里,可把他乐坏了,他说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叫物归原主,吃得才香。

1981年5月22日,革命大个世纪的李迎希走到了生命的终点,病榻上他强撑身体叫来子女,叮嘱他们一定要踏踏实实地为国家做贡献,不要整那些没用的糊涂心思,不久当晚离世,享年79岁。李迎希的儿子李际后来也在军中效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