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亲去养老院看姑姑,临走时给的一张纸,是我收到最贵重的礼物

小妖的感情日记 2025-03-01 09:53:06

转过年,我已经快四十岁了。这个年纪的人,总爱说自己“不惑”,可实际上,作为一名小公司的部门经理,我的日子忙碌而单调,每天奔波于会议、报表与客户之间,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平日里,我和妻子带着女儿住在市里。虽然房子不大,但一家人其乐融融,也算是一种幸福。女儿天真烂漫的笑容总能让我暂时忘却烦恼,妻子的关怀也让我感到温暖。然而,这种幸福似乎总是被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房贷、学费……这些现实的责任像一座座山压在我的肩上,让我喘不过气来。每晚回到家,疲惫感席卷全身,连陪孩子玩耍的力气都所剩无几。

我的父亲年近七十。身体还算硬朗,但性格内敛,不善表达感情。他和母亲一起住在乡下老宅,过着俭朴的生活。每次通电话,他总是轻描淡写地问几句我的工作情况,然后叮嘱我要注意身体,别太累。有时候,我会因为工作繁忙经常个把月都不回老家,甚至用“等忙完这一阵”这样的借口安慰自己。其实,我知道,这不过是逃避罢了。

至于姑姑,她是父亲唯一的妹妹,今年65岁了。早年丧偶后没有再婚,一直独自生活。随着年纪渐长,她住进了城郊的一家养老院。姑姑的两个子女都在外地做生意,事业有成,却很少回来看望母亲,平时只通过手机联系。每次提到这些,姑姑的眼神里总是闪过一丝落寞,但她从不抱怨,只是淡淡地说:“他们忙,我能理解。”

上周末,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说想让我陪他去养老院看看姑姑。我虽然工作有些忙,但还是答应了。一路上,父亲坐在副驾驶座上,目光望向窗外,神情有些凝重,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而我则想着公司还没处理的事情,心里有些烦躁。

养老院坐落在城郊,四周环绕着低矮的树木和青翠的草地,环境安静而祥和。走进大门时,我注意到院子里只有零星几位老人坐在长椅上晒太阳,有的低头摆弄手中的拐杖,有的呆呆地望着远方,仿佛在等待什么永远不会到来的东西。

姑姑住的是一栋三层的小楼,房间布置简单却整洁。当我们敲开房门时,她显然有些意外,随即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哎呀,你们怎么来了?”她一边招呼我们进屋,一边忙不迭地从冰箱里拿出零食和水果,“快坐,快坐!”姑姑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那双布满皱纹的手不停地为我们倒茶、递果盘。

父亲坐在沙发上,神情比平时柔和了许多。他主动开口,聊起了小时候的一些趣事,比如某个夏天捉知了的经历,或者某次偷吃邻居家玉米差点被抓的糗事。姑姑听得哈哈大笑,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来,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焕发。

在欢声笑语之中,我还是捕捉到了姑姑言语间流露出的一丝孤独感。她提到孩子们最近又寄来了钱,语气看似平淡,却难掩失落。“他们啊,现在生意做得不错,就是太忙了,已经好几个月没回来了。”说到这里,她的声音微微颤抖了一下,随后又迅速岔开了话题,仿佛害怕让我们察觉到她的情绪波动。

姑姑对我的关心溢于言表。她拉着我的手,详细询问了我的工作状况和家庭生活,还特别嘱咐我要注意身体健康。“你爸爸以前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拼命干,结果把胃给折腾坏了,到现在吃饭都不香。”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你可别学他。”

眼看天色渐晚,我们起身告辞。临走前,姑姑悄悄塞给我一张折叠好的纸条,低声说道:“这是给你的,回去再看。”我疑惑地收下纸条,心想可能只是一些祝福的话,并未多加留意。然而,当我离开养老院,回头看到姑姑站在门口目送我们的身影时,心中莫名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那张纸条,上面的字迹略显潦草,但每一笔都饱含深情:

“孩子,我知道你很忙,但不要忘了多陪陪父母。年轻的时候,我也曾以为只要给足物质条件就够了,可现在才明白,陪伴才是最重要的。等你意识到这一点时,可能已经太晚了。珍惜眼前吧。”

看完纸条,我陷入沉思。脑海中浮现出姑姑子女每次打电话时敷衍的态度,以及她独自坐在窗前发呆的画面。联想到自己平时总是借口工作繁忙,很少主动回家陪伴父母,甚至连节假日都未必能抽空探望,每次通话时,父亲总是说“没事,你忙你的”,可他的语气中隐藏着多少期待和无奈呢?

从那天晚上开始,我决定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每个周末,我都会尽量抽空回老家探望父母,哪怕只是短短几个小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我并没有忘记他们。有时候,我会带上妻子和女儿一起回去,当母亲见到孙女时总会开心得合不拢嘴,我则会饭后陪父亲在村里逛一会,他会指着菜园里的蔬菜,跟我分享种植的心得,也会讲一些村里的新鲜事。

有一次,父亲在散步时突然对我说:“你最近好像变了不少。”我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轻轻拍了拍他坚实的臂膀。夕阳的余晖洒在我们身上,拉长了我们的影子,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姑姑给我的那张纸也是我收到最贵重的礼物。

0 阅读:0

小妖的感情日记

简介:记录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社会大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