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又传新动向,要抛售另一千亿资产?巴菲特早就坐不住了

迎丝聊历史 2025-04-04 12:40:5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李嘉诚的长和集团最近又有大动作了。

他们在3月底发公告说,正考虑把全球的电信业务拆出来,单独送到英国伦敦上市。

虽然公告里反复强调"还没最终拍板",但这消息一出来,资本市场已经热闹得像菜市场。

这个操作,跟他们在巴拿马港口吃的大亏脱不了干系,原本说好228亿美元卖掉港口的生意,硬是遭到了口诛笔伐,害得公司市值一天就掉了800亿港元,换成谁都该急眼了。

说到老李家的电信生意,确实是个能下金蛋的母鸡。

这摊业务铺得特别开:在香港澳门有800来万用户,在欧洲更是重头戏,英国、意大利、奥地利这些发达国家的客户加起来超过3000万。

去年光靠这块业务就给长和集团贡献了四分之一收入,说是"钱袋子"都不夸张。

更别说东南亚那边,越南、印尼这些人口大国虽然现在只有1800万用户,但每年用户增长都在12%以上,明显是未来的摇钱树。

按市场估算,要是真在伦敦上市,说不定能套现出190亿美元。这数字,跟咱们国内互联网巨头上市时的规模都有一拼。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老李为啥要动这块肥肉?

原因至少有三个。

首先是救火救场。

巴拿马那档子事对长和系股价打击太大,拆电信业务就等于给市场喂定心丸,"看,我们还有硬货能盘活"。

其次是现在全球都在高喊"现金为王"。

巴菲特老爷子早就在囤钱了,他公司的账上趴着3340亿美元现金,都快赶上总资产的三成了。

老李这些年也不是吃素的,长和集团目前欠着3680亿港元的债,里头七成都是要付利息的硬骨头。

卖掉电信业务不仅能立刻套现,还能腾出钱来给其他项目填窟窿,比如他们承诺要给英国电网升级的57亿英镑,还有在澳大利亚搞基建的132亿澳元计划。

不过最敏感的,还是地缘政治的风险。

现在中美之间高科技领域掐得厉害,光去年美国就新增了十多个对华技术限制领域。

比起之前想卖的巴拿马港口(那可是全球5%集装箱货运的咽喉),电信业务明显"安全"多了,毕竟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哪个国家也不敢随便拿这个开刀。

选伦敦上市也算老谋深算,英国市场对外资接受度高,去年六成以上的上市公司股票都被外国投资者捏在手里。

有意思的是,公告里还藏着小心思:就算把电信业务拆分出去,老李家还要保留至少35%的股权。

这招他们以前就玩过,2015年拆电能实业的时候留了34.9%,2020年卖欧洲通信塔也设了五年回购权。

说白了就是养只母鸡下蛋,时不时还能拔几根毛,但绝对不让鸡跑了。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大家都盯着巴拿马港口的事怎么收尾。

据报道,李嘉诚的长和集团虽然暂时推迟了和贝莱德的港口交易,但还没有完全松口说取消交易。

说白了就是抱有侥幸心理,想看看国家的反应,看能不能过了风头再继续交易。

不过,以国家目前的重视程度来讲,李嘉诚注定是痴心妄想。

说到这儿,咱就得把时间轴拉长点看了。历史上那些卖核心资产的操作,没几个能讨得了好。

2006年新加坡淡马锡把澳大利亚电信股份抛了,结果人家立马出台《关键资产保护法》;

2018年法国威立雅把东欧的水务公司卖掉,到现在还在欧盟法院吃官司。

这些前车之鉴告诉我们,卖港口这种生意,赚的可能是快钱,赔的可不止是名声。

根据国际运输工会的统计,过去十年全球前50大港口里,有31个被私募基金控制后,码头工人的平均工资降了18%,装卸费倒涨了22%。

联合国最新的投资报告说得更直白:全球79个国家已经专门为这类交易设了防火墙。

像老李这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主儿,虽然眼下可能躲过法律追究,但以后写商业史的时候绝对跑不了。

就像《经济学人》说的:"当赚钱凌驾于基本责任,这个污点拿漂白剂都洗不干净。"

说到底,现在全球经济走到十字路口,跨国公司的每个动作都得承担国家和社会责任。

巴拿马港口每年处理的货物值4700亿美元,这种级别的战略资产要是真被华尔街装进口袋,国家以后还怎么做自己的经济规划?

就算买卖程序全都合法,这种不顾国家利益,掏空家底式的商业操作,早晚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李嘉诚现在面临的局面也是给后来者当警示牌,也是让所有商人记住:钱能买来股权,可买不回良心。

——THE END——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又要拆分电信业务赴英上市?长和回应

新浪财经——李嘉诚出售港口交易暂缓

0 阅读:35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