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选自“菁华荟”系列文章汇编第12期,2月初,我会将这期汇编共享到群中。
学习“笔杆子”对优秀文稿的解构、分析文章,是新手文友提高写作水平的“快车道”,也是文友一直期盼的学习形式。
因此,我组建了好文“品鉴官”团队,由各领域的“笔杆子”对近2个月公开发表的理论文章、署名文章、讲话汇报、经验典型、调研报告等优秀文稿进行筛选、甄别、推荐,并以文字的形式对优秀文稿进行点评、赏析。
我按月汇总,并形成汇编,命名为“菁华荟”系列,作为我原创整理、自用学习的15大系列资料之一。
截至目前,“菁华荟”系列已分享12期,共200多篇文章,150余万字。
这里共享该系列汇编中的一些文章,与文友共同研讨学习。
今天,向各位文友推荐的是海宁市委书记徐明良的《厚植文化力量 赋能“潮城”高质量发展》的评析。
按照规定,本号作为自媒体,无权转发政务类文章,因此,只能分享这篇文章的评析文字,不能附原文。
请按照标题和作者,自行网络查询原文。

一、推荐理由
这篇文章是海宁市委书记徐明良,在2024年12月2日中国文化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这是一篇关于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文章,文章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以“小切口”阐释文化“大文章”。
一是重点抓得准。写文章必须抓住重点,没有重点,就不能成其文章。文章紧扣海宁“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这些独具的特色,这些特点就是文章的重点,突出重点能够让读者高效获取信息,更容易引人入胜。
二是结构设计清。结构是讲话的骨架和脉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眉清目秀,切忌杂乱无章,眉毛胡子一把抓。文章首先鲜明提出海宁的三个文化特色,然后分三个部分分别阐述,结构清晰,简单明了。
三是语言风格新。文章要有血有肉、语言清新,读起来才能是一种享受。文章用词结合内容有的灵动、活泼,有的大气庄重,语言十分贴合文化主题。比如围绕“千年潮城”,提出潮祭、潮歌、潮诗、潮画的潮文化,还有改革潮、经济潮、创新潮、时尚潮、人文潮、运动潮的潮精神,以及起头潮、碰头潮、一线潮、回头潮“一潮多看”的潮文旅。

二、正文赏析
第一段:开篇点题,提出独具特色的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总体介绍了海宁的文化底蕴、文化理念、文化成果。
第二段至第五段:围绕以“潮文化”复兴“千年潮城”塑造城市精神,从海宁是钱塘潮的起潮地引入,由实体潮延伸到观念潮、精神潮,从解码“潮”的文化、丰盈“潮”的精神、打造“潮”的文旅三个方面阐述海宁的“潮文化”。
一级标题:以“潮文化”复兴“千年潮城”,塑造城市精神
二级标题:
解码“潮”的文化。
丰盈“潮”的精神。
打造“潮”的文旅。
第六段至第九段:围绕以“灯文化”点亮“万家华彩”助力文化传承,从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海宁硖石灯彩引入,从解码点亮传承之光、擦亮传播窗口、照亮历史街区三个方面阐述海宁的“灯文化”。
一级标题:以“灯文化”点亮“万家华彩”,助力文化传承
二级标题:
点亮传承之光。
擦亮传播窗口。
照亮历史街区。
第十段至第十三段:围绕以“名人文化”弘扬“百位乡贤”,凸显人文价值,从影响中国的海宁人引入,从历史中的名人、艺术中的名人、城市中的名人三个方面阐述海宁“名人文化”。
一级标题:以“名人文化”弘扬“百位乡贤”,凸显人文价值
二级标题:
着眼“历史中的名人”,展现时代价值。
着眼“艺术中的名人”,打造文化品牌。
着眼“城市中的名人”,实现场景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