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到汽车:小米的千亿IoT生态,真能撑起35万台交付目标吗?

蘑菇科技 2025-04-08 03:04:14

小米15年成绩单里藏着几道硬菜,也有几块难啃的骨头。2024年营收3659亿,净利润272亿,这两个数字直接把小米推上新高度。手机业务在国内4K-5K价位市占率24.3%,全球前三的位置被Omdia夸“超预期”,这说明小米的高端化确实尝到甜头。但IoT板块更猛,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暴涨30%-50%,IoT营收首破千亿,这波“手机×AIoT”战略打了个漂亮翻身仗。汽车业务首年交付13.7万台,SU7 Ultra提前完成目标,但35万台的2025目标,得先过产能和市场竞争这道坎。研发投入241亿,比去年多砸了25.9%,这钱花得值不值?现在还不好说,但技术储备总比被对手甩开强。

要问小米现在过得好不好?手机引流、IoT变现、汽车拓场景的闭环确实跑通了,但多线作战的副作用也明显。高端手机卖得不错,但苹果华为还是老大,小米能靠性价比起家,现在想甩掉这个标签,得问用户愿不愿意为“小米牌高端”多掏钱。反问一句:当华为Mate60系列能卖到断货,小米的高端机真能靠参数堆砌赢过对手吗?汽车赛道更难,小米从手机跨界造车,供应链管理、品牌认知、智能化体验这三关,哪一关掉以轻心都会摔跟头。研发投入再大,落地能力才是关键,现在看小米的车机系统和自研芯片,到底能不能比肩特斯拉或者比亚迪?

说到底,小米现在是科技生态巨头,但生态链再长也得先解决核心问题。智能手机是根基,IoT是枝叶,汽车是新长出来的枝干,资源分配要是失衡,再好的战略也会变内耗。比如IoT营收破千亿,但家电行业利润薄,小米得想办法提升利润率,不能光靠销量堆数字。汽车业务更需要精准计算,13.7万台和35万台之间的差距,不是靠营销就能填平的。再反问一句:当小米把手机卖到全球,造车能复制同样的渠道优势吗?供应链管理出问题,交付目标就成空谈。

未来小米要打的,是场技术攻坚战。自研芯片、车机系统、AI算法这些硬骨头,必须啃下来才能形成竞争壁垒。高端手机利润率要提上去,不能总被“性价比”标签捆住手脚。汽车业务更得稳扎稳打,别学某些新势力车企,上来就搞百公里加速3秒的噱头。小米的生态优势在于连接,但连接的基础是每个环节都得过硬。要是能把手机、IoT、汽车的技术壁垒都筑起来,再平衡好资源分配,或许真能和苹果、三星掰手腕。不过现在说这个还早,先看小米能不能把承诺的35万台车按时交到用户手里。

0 阅读:0

蘑菇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