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我身体带毒,一生气就会变成一颗“球”

派大星的海底世界 2023-04-07 19:48:03

河豚学名河鲀,别称气泡鱼、吹肚鱼、气鼓鱼等,我们这称之为“鱼龟”。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鱼类的统称,鲀科有16属约118种,我国有11属39种,常见的有虫纹东方鲀、横纹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刺鲀、绿河鲀、黑斑叉鼻鲀等。

形态特征

河豚体呈圆筒形、向后渐狭,上下颚各生2个板状牙齿,体裸露无鳞或被覆刺鳞,背鳍一个,无鳍棘,与臀鳍相对,无腹鳍,尾鳍截型、圆形或新月型,食道结构特殊,向前腹侧、后腹侧扩大成囊,遇敌害时能吸入水和空气使胸腹部膨胀如球,体色、花纹等均因种类不同而不同。

分布范围

河豚广泛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是近海肉食性底层鱼类。 在中国,河豚分布范围北至中朝界河的鸭绿江、辽河、白河;南至长江、钱塘江、珠江,分布遍及沿海和各江河下游和近海区。

生活习性

一、胀腹习性。河豚鱼胃的一部分形成特殊的袋状结构,它可以吸入水和空气而使腹部膨胀,此习性被认为与威吓对方和自卫有关。

二、闭眼习性。一般来说,鱼类没有眼睑,无法闭眼,但河豚鱼的眼睛周围有许多皮皱,通过来回运动,这些皮皱使河豚鱼可慢慢眨眼。在鱼类中,迄今发现只有河豚才有此习性。

三、钻沙习性。河豚鱼经常会将腹部朝下,“坐”在海底,将躯体左右剧烈晃动,拨开海底沙子,并用尾部将沙子撒在身体上,埋于沙中,眼睛和背鳍露于外面。

四、呕吐习性。当钓上来或网住的河豚鱼放入水槽中后,由于水质等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刺激,河豚鱼即刻将胃中的食物吐出,因此,常常会发现水槽中有大量的呕吐物。

五、咬尾性。河豚鱼的牙是愈合齿,呈鸟喙状,若身体互相接触,有疯狂撕咬的习性。

繁殖方式

河豚于每年3~5月的生殖期间喜集群,由海中上溯江河产卵,亲鱼产卵后即回海中;幼鱼在饵料度丰盛的江河或通江湖泊中育肥,到冬季末冬初水温下降时趋归大海。在海中长大到性成熟时再溯河产卵。

主要物种

1、

虫纹东方鲀:虫纹东方鲀是常见的一种河豚,最大个体可达300毫米,肉食性,主要以软体动物、甲壳类、头足类、小型鱼类等为食,我国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均有分布。

2、

暗纹东方鲀:暗纹东方鲀是常见的一种河豚,仅分布在我国和朝鲜,我国产于东海、黄海、渤海,可沿长江溯河而上产卵,也可在长江及洞庭湖、番阳湖等淡水湖泊中定居。

3、

红鳍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是常见的一种河豚,最大个体可达800毫米,肉食性,主要以软体动物、甲壳类、棘皮类、小型鱼类等为食,我国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均有分布。

4、

横纹东方鲀:横纹东方鲀是常见的一种河豚,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区,分布范围从南非到菲律宾、北达日本、南低澳洲,台湾省西部、北部、南部及澎湖海域均有分布。

食用价值

1、河豚中含有不少的营养物质,主要含有不少的蛋白质、脂类物质、胆固醇,核黄素、以及少量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B等多种维生素,以及烟酸、钙、磷、铁、硒、钾等矿物质元素

2、河豚中含有丰富的锌元素,能够增强体内新陈代谢酶的活性

3、河豚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物质

4、河豚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利于被人体所吸收消化

家庭烹饪

鱼龟干炖排骨

1、事先将河豚干鱼泡水软化【河豚一定要专业清理干净内脏,不然有毒性】

2、切好均匀的小块

3、买回来的排骨清理干净切块

4、准备炖锅加清水,放入排骨炖20分钟

5、接着放入切好的河豚鱼干放入锅中一起煮,中火煮40分钟

6、最后加入盐,一点胡椒粉即可

仅供参考,成品图与做法无关

0 阅读:45